电脑中的硬盘很多时候用的是SATA总线接口。SATA是一种串行总线接口。
版本 | 速率 | 速率 | 发布日期 |
---|---|---|---|
SATA 1.0 | 1.5 Gbit/s | 150 MB/s | 2003/01/07 |
SATA 2.0 | 3.0 Gbit/s | 300 MB/s | |
SATA 3.0 | 6.0 Gbit/s | 600 MB/s | 2009/05/27 |
到2010年4月时,10000转(RPM)的机械硬盘的最大传输速率达到157 MB/s,超过了SATA 1的最大传输速率。SATA 2于是应需而生。
机械硬盘的数据传输基本上不再成为问题。
高速flash存储器的传输速率超过了SATA 2的能力,SATA 3应需而生解决了这个问题。
SATA几个版本都向后兼容,即如果主板不支持新版本的SATA,则会自动按照较低的速率进行数据传输。
SATA的数据传输用到了8b/10b encoding。
这种编码在传输一个8bit(1 byte)的数据时,实际上会传输10个bit。主要目的是平衡`1`和`0`的数目。
比如要求:不能有连续的1或0的数目不能大于5,连续地至少20个bit中1和0的数目不能大于2,等。
这也解释了SATA总线传输速率 b/s 和 B/s 之间的差异。前者指的是物理总线传输速率,后者则指实际传输的字节数。
eSATA是External SATA的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