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链接的流行大概是从微博的流行开始的。起因是微博限制了用户输入内容的长度(比如140个字符),而很多网址链接会占用较多的字符数。因此有网站提供服务用一个较短的链接来代替较长的链接。这就是短链接服务。
短链接服务很显然利用了HTTP的“重定向”技术。谈不上太多的技术含量。
今天发布了一条新浪微博之后,收到了一条伪装成系统通知的消息,引诱人去点击其中的一个短链接。而这个短链接被Firefox报为”可疑网站”。短链接的“邪恶性”之一由此体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方案:
而这两种没有抛弃短链接的“方案”显然还不够。因为它不能体现对链接所指向资源的尊重。用户——包括搜索引擎——不能从链接上直接得知目标资源属于哪一个站点。
问题的关键是,短链接对人们究竟有什么意义——除了一些“不可告人”的用途之外。我们完全可以不需要它,除非确实是要通过手机短信来发送这个链接的情况下才也许需要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