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圣杯

原文: www.taoguba.com.cn
                                                         心灵的圣杯 
   
                                                      投资家1973
   
                                                         2012.6.1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应该被称之为垃圾。每个人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面临他和命运之间的一场艰苦的战斗。所有的世间人,从帝王将相到贩夫走卒,无一不在受苦之中,无一不是真正的可怜悯者。
   
                                              ——投资家1973
   
    
   
   上篇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1970)把人的需求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被爱的需求、受人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我们逐一分析。
   
   生理需求: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胃,有一个肚子要吃饭;因为你要吃饭,就要服人管,就得给人打工。你不给人打工,就得想办法赚钱,这样一来你就不自由了,所以这个肉体是你的优点呢?还是你的弱点呢?它是你享受的资本呢?还是你受苦的根源呢?大家想过没有,它是你的财富还是你的包袱?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什么意思呢?他说我有一个受苦受难的根源,有一个大包袱,大弱点,大缺陷,就是我这个身体,等到我没有身体的时候,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所以说这个身体是我们的大包袱,大缺陷。你要是成了佛菩萨成了神仙,没有身体,他就是一个能量团,一个光体,他想去哪里,一个意念就到了。比如说,你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成了七地以上菩萨,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他要拜你为师你都不收他。为什么?他那点本事丢你的人。这就是没有身体的好处。你有了这个身体,你就得为它奔忙,你就不自由了,你就得看人脸色,受人支配,就有上级管着你了。所以说,肉体是灵魂的枷锁,是非常大的缺陷,所以要舍此秽身,求生极乐;即舍掉我们这个肮脏拙劣的肉体,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通过念佛拜佛,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平时念佛就是为了临终的时候往生西方更有把握。
   
   人的需求本质上就是人的弱点和缺陷,人有多少需求就有多少弱点和缺陷。我刚才已经给大家论证了,因为你有这个身体有个胃,天天都得喂东西给它吃,不吃就饿得慌,这跟一个枷锁没有什么不同。为此我们就得拼命地挣钱,养活自己养活家人,所以生理需求是我们很大的一个弱点和缺陷。
   
   安全需求既包括人身安全也包括精神安全,比如说职业要安全,《弟子规》所说的“居有常,业无变”,就是不能从事危险行业。精神层面,我们经常会感到恐惧。我们恐惧什么呢?我们恐惧会失去物质,比如说因为失业而失去收入。我们恐惧会踏空一波行情,与潜在的收益说拜拜。另外,我们还恐惧失去家人的爱,失去我们在乎的人的爱。然而我有一句话送给大家,叫作“智者无忧,智者无惑;即忧且惑,恐非智者。”这句话是说有智慧的人没有疑惑和忧愁,有疑惑有忧愁他一定不是智者,他还没有开悟。再来一句:“不与天斗,不与命争;乐天知命,无忧无惧”。没事的时候检查一下我们的内心,到底我们在担忧什么?是担忧失去物质利益,还是担忧失去别人的爱,家人的爱,下属的尊敬,社会公众的尊敬;是担忧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还是担忧我们的虚荣面子或别的什么?只要耐心和自己的心沟通,我相信很快就能找出答案与对策。
   
   马斯洛对人的五种需求的划分,一个层次比一个层次高。生理需求层次最低,也是最基本的需求。安全需求比生理需求的层次要高一点,属于第二个层次,但还是属于比较低的层次。只有较低层次的需求被满足之后,才能谈得上去满足较高层次的需求。
   
   第三个层次,爱与被爱的需求或者说是归属感的需求。首先我想说的是,一个人是否有人爱和他是否值得爱,以及是否活得有价值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我们为什么恐惧失去家人的爱、失去朋友的爱、失去公众对我们的爱?是因为我们的心太脆弱太渺小。我们觉得没有人爱就意味着我们不值得爱,我们也就相应地活得没有价值,活得没有面子,活得很孤独很孤立,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古人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人最终一切都要效法自然。现在我就给大家示范一下如何效法自然。请大家抬头看看天上的太阳,这个太阳需要你爱吗?这个太阳不管你是爱它,恨它,赞美它,诅咒它,它都是太阳,你的看法对它没有任何影响。它永远都是它,早上从东方升起,晚上从西方落下,照耀天地,生长万物。你再看看大海,你爱它,恨它,赞美它,诅咒它,歌颂它,唾弃它,对它没有丝毫的影响,它还是容纳百川,该怎样就怎样。你不是要效法自然吗?抬头看太阳,低头看大海,就可以得出这些结论。你那么需要人爱,唯一的理由就是你太脆弱太渺小。你不够强大,你要是够强大,就不需要整天期期艾艾等着别人来爱,没有爱你就要死要活,活不下去。你要把自己当作太阳整天发热发光,你哪还有时间,哪还有精力,哪还有心思来计较别人爱不爱你呢?请大家记住我的话:“把自己当做太阳,发热发光,就永远不会匮乏,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这是第三个层次,爱与被爱的需求。
   
   第四个层次,被理解、被赏识、被尊重的需求。我们总想让别人理解自己,赏识自己,这是一个很难放弃的陋习,也是很难破除的执着。世俗之人如果缺乏理解,他就会感觉非常孤立甚至活不下去,但是我们只有战胜这种情绪,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才能迎来精神世界的再度提升。我们做交易前些年从来就没有赚过钱,还指望别人理解自己、赏识自己,这不是痴心妄想吗?现在你成为了一个赚货,难道你就该报复别人了吗?比如说你的家人,你的老伴,你现在可以羞辱他了:我现在很牛啊,我是赚货!朋友,你是一个亏货的时候,你都不需要别人理解,不需要别人赏识;现在你是一个赚货了,应该保持本色,还是不需要别人理解、不需要别人赏识才对。为什么有那种想报复别人的想法?想扬眉吐气的想法?说明你这颗心不平静!事实上,无论是赚货还是亏货我还是我。不管是赢钱之前还是赢钱之后,有没有人理解、有没有人赏识都一样。你要是成为赢家之后和成为赢家之前判若两人,说明你这个人太势利,你得意忘形了,还没有做到平心静气。
   
   关于这个理解、这个赏识,孔老夫子说过一句名言:“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学问良好道德高尚的君子,只担心自己无能,包括自己学问不好、道德不高,而不担心没有人理解自己、赏识自己。请大家一定要深刻理解这句话。平时要学会把我们所遭受的一切指责、一切非难、一切批评都归咎于我们自己。失意的时候不忘形,得意的时候也不忘形。自始至终做到就像古人所说的“水深流去慢,贵人话语迟”,得有这样一个涵养。所以如果家人也好,朋友也好,邻居也好,社会大众也好,真的对我们有什么意见,有什么看法,统统归咎于我们自己。别人不理解很正常,我们不强求别人理解,我们只检查自己是否真的有本事,能力怎么样,学识怎么样,道德怎么样,检查自己的毛病。我们不必担心别人不理解我们,不赏识我们。有人说当我们的学识达到一定程度,道德达到一定高度,自然就会有人赏识我们。朋友们,就连这种想法也要放弃。就算到死都没有一个人理解、没有一个人赏识,我们也心甘情愿,这话说得够透彻了吧?对这个问题还有任何执着吗?要真正做到看破放下,把你那个面子问题看破放下。
   
   第五个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实现好理解,就是发挥潜能成为自己想做的人,成为理想中自己的那个样子。一个人如果没有自我实现,没有成为他理想中的人,就算他衣食无忧,一辈子过得舒舒服服,身体健康也不缺钱,他也依然会感到不幸福。所以从世间法的角度看,自我实现的需求非常重要。如果我们这一辈子没有自我实现,那么即使我们不缺钱花,也不缺少爱,即使我们什么都不缺,我们依然会感到不幸。只有自我实现了,做自己想做的人了,我们才会感到幸福,不然就是人生之大不幸。这与人生顺利与否无关,与是否有人爱无关,也与贫富贵贱无关。所以自我实现是世俗意义上的终极目标。那要从出世间法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朋友们,所谓的自我实现也就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它也不是必不可少的。我刚才不是说了吗?“不与天斗,不与命争;乐天知命,无忧无惧”。什么叫不与天斗、不与命争?就是“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就是“小富由己,大富由天”。无惑无忧谓之智,无惧谓之勇;一个人既勇且智,夫复何求?试问你要是真能做到无惑无忧无惧,你能不快乐吗?这就叫乐天知命。
   
   就像我上次讲诸葛武侯。他在南阳(一说是襄阳)卧龙岗,隐居在茅草房里。如果不是先主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谁知道他有那么大本事啊?他充其量也不过是当一辈子农民而已,大家说是不是?他在草庐隐居的时候好作“梁父吟”,常以管仲乐毅自比。管仲是春秋时代齐国的宰相,他写过一本书《管子》。这个人既是伟大的政治家、谋略家,也是经济学家。乐毅是战国时期燕国的大将,文武双全。诸葛武侯以这么两个人自比,那抱负当然是很远大的了,自我评价也是很高的。因为他有一些英雄情结想建立一番功业,刚好先主刘备慕名而来,请他出山;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干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可是如果没人请他,他一辈子就是一个农民,他的名字又如何能流传千古呢?谁也不知道。所以从出世间法的角度来衡量,这个所谓的成功也是可有可无的,也要看破放下。你不能说我这辈子没有实现理想、没有成功我就去自杀。你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自杀。世界上一切正宗大教都反对自杀。其他宗教我不太了解,佛教的观点认为:你可能认为自杀就一了百了,错了。你的麻烦才刚刚开始。阎王爷对自杀的人恼火得很,处罚严厉至极,比处罚杀人的人还要严重。因为自杀的人违背天地好生之德,违背父母的养育之恩,违背神灵的意志,违背祖先的意志,因此惩罚会很严重。所以请大家记住:自杀不是解脱了,而是麻烦才刚刚开始。
   
        下面我用五句话,对上面的内容作个小结。这五句话是:
   
   “我不拒绝爱,可是如果没有爱,日子也便那么过。我不刻意追求被爱,也不会觉得没有爱就活不下去,我可以在没有爱的环境中生活,不觉得困扰;因为我是独立、完整的存在,我的存在不依赖任何外部条件。
   
   “我不拒绝被人理解,可是如果没人理解,日子也便那么过。我不刻意追求理解,也不会觉得没人理解就活不下去。我可以在没人理解的环境中生活,不觉得困扰;因为我是独立、完整的存在,我的存在不依赖任何外部条件。
   
       “我不拒绝被人赏识,可是如果没人赏识,日子也便那么过。我不刻意追求赏识,也不会觉得没人赏识就活不下去。我可以在没人赏识的环境中生活,不觉得困扰;因为我是独立、完整的存在,我的存在不依赖任何外部条件。
   
   “我不拒绝被人尊重,可是如果没人尊重,日子也便那么过。我不刻意追求尊重,也不会觉得没人尊重就活不下去。我可以在没人尊重的环境中生活,不觉得困扰;因为我是独立、完整的存在,我的存在不依赖任何外部条件。
   
   “我不拒绝成功,可是如果没有成功,日子也便那么过。我不要求自己必然成功,也不会觉得没有成功就活不下去。我可以在不成功的环境中生活,不觉得困扰;因为我是独立、完整的存在,我的存在不依赖任何外部条件。”
   
   我们抬头看太阳,低头看大海。它们不需要被人爱,它们只是发热发光,包容一切。你爱它也好、不爱也好,它都是独立完整的存在,它的存在不依赖任何外部条件。它也没有安全感的需要,太阳从来不会觉得自己不安全,它没有那么脆弱那么渺小。没事的时候就抬头看太阳,低头看大海,会有一些启发,会有一些领悟给我们。
   
   朋友们,你要是真听懂了今天的课,从今以后这个世界上就再也没有任何事物能够威胁到你的心理健康。有些朋友他很执着于夫妻恩爱,他把老伴看成是自己的一切。可是一旦老伴先他而去,他立马觉得人生失去了意义,面临一场精神危机。在郁闷了一段时间之后,很快地追随老伴而去。还有的人和父母感情很深,可是一旦父母先他们而去,他顿时感到天都塌了,他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整天神思恍惚不知道该怎么办。有些朋友说,你这个人没有人爱你也能活,没人理解、没人赏识、没人尊重你也能活,甚至你的一生是个失败你还能活,你活着干嘛啊?你活着不是很无趣吗?你干嘛还不去死啊?朋友们,我刚才说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任何人都没有权利自杀。其次,你何以见得没有人爱,没有人理解,没有人赏识,没有人尊重,甚至一生都不成功的人他活着就没有意义呢?他活着就没有乐趣呢?我看未必!你可以怎么样?你可以读圣贤书啊!你在读圣贤书的过程当中,与古圣贤心意相通,与天地精神独往来,你怎么会寂寞呢?你怎么会活得没有意义呢?比如我们看古书的时候,看《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诗经》、佛经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的这颗心与孔子、孟子、庄子息息相通,与古圣贤息息相通,与佛菩萨息息相通,你说有何寂寞可言呢?我老实和大家讲,诗仙李白有过这样一句诗,叫作“古来圣贤皆寂寞”。你要说寂寞,孔子寂寞不寂寞?孟子寂寞不寂寞?老子寂寞不寂寞?庄子寂寞不寂寞?哪个人不寂寞啊?只有世俗之人才怕寂寞,圣贤不怕寂寞。
   
   许多人荒唐一生,究其行为本质,不过是在追寻对曾经缺失的爱的补偿。有些朋友小时候父母离婚了,生活在单亲家庭里;或者一直生活在父母的可怕争吵之中,这种无休止的争吵贯穿了他整个的童年时代,使其身心遭受严重创伤。长大以后,他肯定试图从配偶从老伴那里得到补偿;可是如果因为种种原因这种愿望落空了,他会开始干什么呢?他要搞婚外情,从婚外去寻求爱的补偿,没错吧?当然婚外情还不止这一种。有的当事人他并不缺少爱,父母也不是说不宠他,配偶也不是说对他不好,一切都很好,他幸福得很;但是他不懂得珍惜,他就是幼稚就是贪玩,结果他出轨了。所以婚外情的发生机制通常就是这两种:要么是父母的爱缺位,父母对他一直比较粗暴冷漠,他有补偿心理;要么就是人格幼稚不成熟,做人不严谨不严肃所导致的。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看透人的行为动机,同时也反思自己的行为。朋友们,听了我的课你还有补偿心理吗?对此我的建议是:时过境迁,放弃补偿。好吗?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是我们摆不平自己的事,摆不平自己的内心世界,也就谈不上教育好孩子。因为你在外面搞婚外情,在寻找对曾经缺失的爱的补偿,你就会忽视对孩子的教育,甚至你会离婚;那到最后会是什么结果呢?你的孩子长大以后他也继续寻找对曾经缺失的爱的补偿,他也会不专注于家庭,也会离婚,这就是离婚容易遗传的原因。
   
   所以今天这节课主要是解决我们自己的心理问题,就是让大家正视自己的内心。所谓生理需求,对安全的需求,爱与被爱的需求,对理解、赏识、尊重的需求,对自我实现也就是世俗意义上“成功”的需求,统统都是我们的弱点和缺陷。我们有多少需求就有多少弱点和缺陷。要把他这个问题认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之所以那么渴望爱,那么渴望被人理解,那么渴望被人赏识,那么渴望被人尊重,那么渴望取得成功,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你还很弱小。如果你够强大,世俗意义上的爱也好,理解也好,赏识也好,尊重也好,成功也好,全部都是可有可无的。我不是说了吗?太阳和大海不在乎你爱或不爱,古圣贤孔子孟子老子庄子,不在乎有没有人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赏识他们。我们看特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1910-1997),曾经获得过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的特蕾莎修女,她老人家一辈子在印度贫民窟搞慈善事业,后来又把慈善事业的范围扩大到全世界。世人都亲切地叫她特蕾莎妈妈。她老人家一辈子就像太阳一样,发热发光。她不在乎你是否理解她、赏识她,她也不在乎成功与失败。她的胸怀就像大海一样博大,她被全球的人称为特蕾莎妈妈,我们所有众生的妈妈。
   
    
   
   中篇
   
    
   
   在从事金融交易过程中以及交易之外,我要求大家要学会探索自己的内心,管理自己的内心,这就是自我管理。只有良好的自我管理,才能使战胜欲望和掌控情绪成为可能。广义的自我管理,是对身口意的全面管理或者说自我约束。展开说,就是口无恶言,身无恶行,心无恶念,始终保持一颗至善纯善的心,使我们的善心善行与天地宇宙的大道相吻合、相感应,这就叫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无论恶言伤人、恶行害人还是恶念恼人,都是与天地宇宙的大道精神相违背的,这样的人很难盈利,终其一生也不能取得像样的成功。须知,许多人一生不能成就,不是他不够聪明或不够勤奋,而恰恰是因为他不肯死心塌地做个好人。所以,我们每天需要多次地反躬自省,看看是否管住了自己的身口意,做到三业清净。
   
   首先回到我们的交流宗旨:礼让、谦和、求知、敬人。之前我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叫作:“谦卑心生起,利于求知;恭敬心生起,利于交友;惭愧心生起,利于止恶;忏悔心生起,利于改过;柔和心生起,怡然自乐;慈悲心(拔众生苦、与众生乐)生起,拯济群萌;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生起,惠利群生。”下面先从谦卑心谈起。我们这一生最难放下的,是我们那颗看似高傲、实则蠢笨的心。学会谦卑,才算是有救了;学会恭敬,才算是上道了;学会慈悲,才算是开窍了。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这个命运的“命”字,是如何写的。上面是一个人,下面是叩首的叩字,中间隔了一横。所谓叩首,就是向人磕头啊。磕头干什么?认错和认罪啊,就是把一切错归咎于自己,把功劳和荣誉让给别人。只要你肯低头,你这一叩首不要紧,“命”就会立即得到改观。不磕头,不认错,也不认罪,就是放不下自己那颗高傲的心,低不下自己那颗高傲的头,于是这个“命”就永远改不了,就会这么一直地贫穷下去,倒霉下去,困顿下去……周而复始,至死方休。
   
   先要给自己的祖先叩首,再给父母长辈叩首,进而给佛菩萨、历代圣贤叩首。当叩首成为习惯,谦卑心自然就生起了,贡高我慢的心就冰消雪融了,刚强难化的心就变得柔和了,紧绷的脸上开始有笑容了,慈悲心也就慢慢生起来了。因此说,改变命运,应从改变自己待人接物的态度做起。把自己的毛病改干净了,也就接近于圣贤了。做交易也是同理。作为一名交易员需要经常反躬自问:重仓豪赌的毛病改了吗?频繁交易的毛病改了吗?喜欢逆势的毛病改了吗?死扛亏损的毛病改了吗?……最最重要的是,那颗急于赚钱的心安静下来了吗?赚钱强迫症和发财焦虑症的顽疾被疗愈了吗?——总而言之,你的毛病越少,也就越接近于成功。所以生活也好,交易也好,就是一个不断改过自新、自我升华的过程。
   
   什么是恭敬心?就是古人讲的“主敬存诚”。一个人待人恭敬到极点,诚恳到极点,就象回复到我们刚出生时的那种状态,拥有一颗“赤子之心”。新生的婴儿,我们看他的笑容特别灿烂,记忆力惊人,学习能力极其强大,可是一旦到了13岁之后记忆力就会急剧下降,23岁以后基本定型,跟成年人没有什么不同。所以小孩学知识要趁早,13岁之前要跟着音视频大量地阅读,背诵一些经典名篇。为什么小孩的记忆力那么强?他的笑容那么灿烂?他的皮肤看上去那么晶莹透明?就因为他那颗“赤子之心”没有被染污过,这时候就像我们通常所说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第一重境界。等到我们经历了很多事,犯了很多错。这个时候我们看好人不象好人,看坏人也不象坏人,即所谓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是第二重境界。再等到我们研究了一大堆《老狐狸经》、《厚黑学》之后,我们发现效果不佳,于是干脆把它扔了,回归到赤子之心,这就是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所以什么叫赤子之心?实际上就是回复我们那颗谦卑、至诚、恭敬的心。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与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我一天多次反省自己,与人出谋划策是否尽心竭力?和朋友打交道是否恪守信用?以及老师的教导是否真正做到了?”这段话里有一个忠字,也有一个信字,都是古人立身做人的根本。忠也好,信也好,敬也好,诚也好,说到底就是要回复到我们刚出生时的那种“赤子之心”,对人没有邪思邪见。因此我们要经常向曾子他老人家学习,检查自己的心念,特别是对人有没有怨恨?要想自己不痛苦,解脱自己,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检查自己的心念,看看有没有恶的意念?有没有想害人的意念?有没有嗔恨的意念?有些朋友恨自己的父母,因为父母在他小时候离婚了,或者虽然没有离婚但是经常吵架。他在心里怨恨自己的父母,尽管可能只是停留在潜意识层面,没有上升到显意识层面。还有的朋友怨恨领导,领导给我小鞋穿,或者同事对我不好,某某人害了我,骗了我……等等,不一而足。请大家记住,凡是怨恨一类的心念统统属于恶念,也就谈不上对人主敬存诚。
   
   请大家把自己的心念看管好,要学会经常检视它,看它是不是正常。有嗔恨心的,要把它移除掉,清理掉,释放掉,只留下完完全全的感恩,完完全全的谦卑,和完完全全的恭敬,这才称得上是诚意正心,然后才轮得到修身齐家。任何时候,只要发现我们的内心有丝毫的怨恨和不满,统统都应该像打扫垃圾一样把它打扫掉,不让它有机会污染和毒害我们的身心。“恭敬心生起,利于交友”,是说如果一个人与朋友交往的时候没有任何看不起人的意思,就是恢复了赤子之心。有些朋友喜欢说:“我这辈子总吃亏上当就是因为我太老实了。”错了,他不懂得他之所以一辈子吃亏上当,不是因为他太老实了,而恰恰是因为他太不老实了。此话怎讲?老实的人有憨福啊!他那颗心失去了赤子之心的本色,被严重地染污了,所以就连憨福也享受不到了。而如果一个人始终保有一颗纯净、纯善的心;待人恭敬、诚恳到极点;从不抱怨什么,只知道感恩,那么在这个人身上往往就会有奇迹发生,这叫作“养成大拙方为巧,学到如愚始见奇”。
   
   我们所从事的金融交易这个行业,十几二十年来,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物质层面的损失和精神层面的痛苦,前者容易衡量,后者无法衡量。有的痛苦与输钱有关,有的无关。与输钱有关的痛苦可以在成为赢家之后被消除,可是那些与输钱无关的痛苦却仍将继续存在,这不是一套能够持续盈利的交易系统就能够解决的。审视这些痛苦,大家知道其来源和本质是什么吗?我来试着揭示答案:人之所以会痛苦,根源在于人是受欲望驱使和受习气支配的双重奴隶。痛苦的本质,就是欲望的无法餍足和人受到习气摆布时的身不由己。欲望有哪些?回答是财、色、名、食、睡,简称“五欲”;习气有哪些?回答是贪、嗔、痴、慢、疑,简称“五毒”。世俗之人欲火炽盛,五毒俱全,焉能不苦?然而仁能治嗔,义能治贪,智能治痴,礼能治慢,信能治疑,原来传统道德,就是专门用来对治习气、疗愈痛苦的。慈悲至善谓之仁,尽职守分谓之义,知所进退谓之智,谦卑恭敬谓之礼,至诚无欺谓之信。这样转了一圈,我们又回到原地。
   
   朋友们,我们终于明白古人为什么那么在乎自己的道德水准了。原来道德水准越高,痛苦就越少,快乐就越多啊!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做才能平和地交易,平和地生活,平和地面对自己和他人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那就是首先要谦卑,其次至诚无欺地对待他人和自己的内心,最终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就像古人经常讲的:“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无欲无求不是说咱们都不去赚钱了,而是要以一种相对淡泊和较为洒脱的态度来赚钱。须知急于赚钱本身就是最大的心魔。只有当我们不再急于赚钱,我们才真正开始赚钱。如果你处于无欲无求或寡欲少求的状态,那么做交易就成了例行公事。你会很容易照章办事,毫无困难地遵循交易系统发出的指令。何况,无欲无求的交易员心比较静,容易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变化洞察入微,无论是大局观还是细节层面的掌握,无不清楚明白、正确无误;而如果他是多欲多求的,则势必心乱智昏。因此说,作为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无欲无求是交易者自我管理层面至高无上的圣杯。
   
   金融交易的六项关键词:待机、顺势、控仓、止损、持盈、止盈,作为一名交易员自我管理的功夫只要差那么一点,就会做不全或做不好;而只要有一个环节做不到或做不好,就容易招致损失和失败。以控仓为例,我们说操作规范化等于进出圣杯化加控仓标准化。现在,技术性的交易系统——高胜算的、无比强悍的圣杯系统,我已经交给你们了;资金管理的圣杯——分别适用于股期汇三大市场的三级控仓方案,我也交给你们了。按说,只要按照我所讲的规范化操作,你们立即就可以扭亏为盈,变亏货为赚货。但是为什么“控仓标准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看起来却象是 “难中之难、无过此难”的呢?道理很简单:你摆不平自己那颗躁狂的心。因为保证金交易中的杠杆工具放大了人性中的恶——贪婪即是恶行,贪心即是恶念。这样的话,你对自己的仓位永远都嫌太轻。你会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的仓位翻倍再翻倍,直至用足杠杆,满仓而上,完全失控为止。请朋友们牢记:贪婪是我们内心最可怕的敌人,它经常以重仓、短线,或者重仓加短线的形式向我们发起攻击,企图毁掉我们。
   
   我的理解,所谓成功的交易员,就是对重仓、短线、逆势、死扛这四种不良交易行为彻底死心、彻底对其放弃幻想和侥幸心理的人。以待机为例,“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孙子兵法》中的这句话,概括了交易的全部,也概括了人生的全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循环往复,这就是生活本身。读懂生活之道,才能理解交易之道。在交易市场上,我们那颗过于活跃、急于赚钱的心,往往就是导致亏损的原因之一。只有对已经拥有的感到满足,才能让我们那颗奔腾不止、总想做点什么、也总想折腾点什么的心停息下来。到那时,我们就会对重仓豪赌的恶行彻底失去兴趣,对市场每天的小波动视若不见,对似是而非的“机会”毫不动心……只要没有胜算,我们就不出手。我们耐心等着市场先生发出的郑重邀请我们入场的请柬。交易就是规则,我们只是执行它而已。当我们把世俗意义上的一切全都看破放下,只剩下一颗求道、求真理、求解脱的心,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这颗心再也不会为俗世间的任何利益而蠢动;而盈利,总是在我们不再急于盈利时不期而至。
   
   作为一名交易员要想做到无欲无求或寡欲少求,他还应该养成舍弃小我、成就大我的思维。因为我们的这个“我”字实在太小,永不满足的欲望也好,根深蒂固的习气也好,无不因之而起作用;倘若无“我”,则欲望也好,习气也好,皆无依归之处。因此,这个总也看不破、放不下的“我”字,才是导致我们一生受苦受难的根源。所以,要想方设法,从这个小我中跳出来,找到那个大我。大我是谁?大我就是众生;要与众生融为一体,关注他们的苦与乐。众生未必全是人,也包括动物。你要是能够感知他们的苦与乐,就会有助于你放下自我、离苦得乐。而如果你太专注于小我的得与失、苦与乐,那么你就会沉沦在这个小圈子里不能自拔,无欲无求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并且,如果我们对小我的得与失、苦与乐过于贪着,则势必会再次沦为欲望和习气的奴隶,任其驱使和摆布而无法出离。然后,我们就会陷入得则喜、失则悲;胜则欣、败则怒的情绪陷阱,进而会在情绪的支配下意恶、语恶、行恶,身语意三恶。所谓的“心魔”,就是这样炼成的。
   
   所以你瞧,过分专注自身利益的结果往往就是得不到任何利益,反而招致损失,这就是交易界那些为情绪所掌控的傻瓜们每天所做之事。古人云:“威震四海,勇冠三军;只没本事,降服自心”,自我管理何其重要!就算我们穷其一生,一直都在和我们的这颗心打交道,企图管理好它,降服住它,让它不至于兴风作浪,给我们带来灾难;可是只要不从道德层面入手,就会永远不得要领,效果不彰。多少年来我们刻意地回避这一点。我们一直不肯死心塌地做个好人。我们欺骗自己说交易绩效与操盘手的品性无关。可是这么多年来一次又一次的残酷亏损告诉我们,在我们心中实际上驻扎着一个魔鬼,任何时候,只要我们对它的管束有丝毫放松,它就会大摇大摆地从幕后走到台前,企图砸烂一切,统治一切。只有至善纯善的力量是它的克星,只有无欲无求的品格才能将它战胜。因此,人的需求本质上就是人的弱点和缺陷。人有多少需求就有多少弱点和缺陷。你无欲无求,做交易就成了例行公事,就不会那么容易被市场先生抓住弱点。所以说,无欲无求是金融交易员自我管理的圣杯。
   
    
   
   下篇
   
    
   
   我不知道诸位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感觉自己很长时间内被局限在某个环境里,动弹不得;无论付出多少努力都没有结果,无论做任何事都不成功,呼天不应,叫地不灵,运气差到极点。表面上看,你有充裕的时间,可以去任何地方;但实际上,你去不了任何地方,因为你没有钱。朋友,如果你正处于这种状态,一定是犯下了极为严重的过失,例如不孝父母、杀生、偷盗、邪淫等等,正在遭受命运的惩罚。要想改命,唯一的办法就是为自己培育福德,采用明代袁了凡先生在他的名著《了凡四训》里所说的方法,所谓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袁了凡先生在书中说,他人生的前几十年曾经遇到过一位算命先生,把他的人生步步算定。诸如他什么时候参加考试、考第几名……一切生活大事全部算定,结果之准令他非常佩服。但是,算命算得准针对的是凡夫,修行人的命就没那么好算了。因为凡夫的行为模式基本固定,其未来也相对确定,这对懂命理的人来说不难算定;而修行人积功累德很快,故其未来是变动不拘、不易确定的;当然,也可以说是前途无可限量的。
   
   何以见得命运能被改变呢?我相信凡是有过儿童读经教育经验的家长都见过一件事,那就是只要让儿童坚持读圣贤书,哪怕其原本是猴急下劣的品性,也慢慢会变得温文儒雅,神采气质如玉树临风。这足以说明儿童的气质可以改,办法就是通过读圣贤书,长时熏修;日久则气质必改,成人亦然。非但人的气质可以改,就连相貌都可以改;因为相由心生、境随心转。修行人为什么相貌庄严,世人钦敬,有大威势?你们不好好想想原因吗?既然通过修行连人的相貌、气质、性格都能改,试问还有什么是改变不了的?难道人的命运也随之改变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吗?我深信,哪怕是一个人人轻贱、衣不蔽体的乞丐,只要他发大心、立大愿一心向道,他的相貌会变,气质会变,命运也很快可以改变。他会受到世人的尊敬,得到自己想要的具备最基本物质条件的生活水平。相反,那些作恶的、忤逆父母的、邪淫的……其运气会直线下降,严重衰败。终有一天,他们会沦落到无论如何努力就是不能成功,无论如何卖命就是赚不到钱,已经赚到的钱也会莫名其妙散失的地步。所以归根结底,命运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的。
   
   古人云: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奉劝身处逆境的人们,既然无论如何都没办法摆脱困境,那么止恶、忏悔、改过、积善……就成为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我们只有对命运真正感到服气,才谈得上改变命运;意欲改命,必先“认命”。就是说,你先得“接受”你现有的一切,死心塌地地接受。如果还有任何心不甘、情不愿,你就还会总想着去穷折腾……折腾就是轮回,就是无意义行为的总称。最后随着死亡的来临,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认命”不是消极,“认命”是活在当下。因为各种各样的不满足,就是我们受苦和犯错的根源。我们之所以一生稀里糊涂地受苦,往往就是因为对于“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一切都是命,半点不由人”这样的说法感到怀疑和不服气。在受了那么多的苦,走了那么多的弯路,并且付出那么多的无效努力之后,我终于服气了、低头了。朋友,你呢?我接受了命运的安排。有生以来第一次,我不再想凭借自己的小聪明,再去折腾点什么。同时在交易方面,我遵循交易系统,做到控仓标准化,操作规范化。因为我已经弯路走遍,对所谓的折腾彻底死心。
   
   当我平静地面对自己,我发现自己拥有的其实并不少。我不再替自己感到难过和不幸,因为还有太多的人远比我活得艰难。跟他们相比,我甚至可以称得上幸运。至少,我不必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才能糊口,我甚至不必朝九晚五,我只不过是不能随心所欲而已……那么以前,为什么总是感到不满足,总想着搞点这、弄点那,一直不停地穷折腾呢?原因很简单:不知命、不认命。现在我只需要保持最简单的生活方式和最低限度的物质水平就能够怡然自乐。因为活在当下,所以烦恼日减;减之又减,以至于无为。随着年岁渐长,道心日坚;求道不息,死而后已。这就是我当前的生活模式。交易于我而言,充其量不过是例行公事而已。朋友们,我如果不发心修行,想摆脱困境是完全不可能的。不信的话,看看我们周围的朋友,他们几十年如一日,性格脾气没有丝毫变化,他们怎么可能改得了命呢?改命的唯一途径就是修行。既然一饮一啄莫非前定,那么我们平时心里就要豁达一点,物欲要淡泊一点。就像诸葛武侯曾经说过的:“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所谓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说白了就是无欲无求或者寡欲少求。
   
   有些人他不信命。他去偷、去抢、去骗。其实呢,即使他偷来抢来骗来的钱,也是他命中该有的;如果命中没有这个钱,他偷不来、抢不来也骗不来,因为他刚一动手就被抓了。有的人从银行抢来一百万,其实他就是不抢也能赚到一百万;但因为他是抢银行得来的,所以要受到惩罚,你说他冤枉不冤枉?所以古人说 “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他不懂得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他不修行,也不知道怎么改命,整天满脑子就是钱。因为不懂因果,所以他去偷去抢去骗,最终翻船。其实他偷来抢来骗来的本来就是命中该有的,最后还不得不为这种行为付出代价,你说他这是何苦呢?所以从现在开始,请大家把各自的成功强迫症和发财焦虑症,放一放、缓一缓,让它淡泊一点,最好能放下。就算我们这一生都不成功又如何呢?有些朋友他很执着,这件事必须成功,那件事也必须成功,不成功我就自杀。不活了,因为活得没意思了。朋友,你活得有意思没意思,跟你在世俗意义上是否成功没有必然联系。要把我们一意追求成功的那颗心也放下,也要看破。要对任何东西都不执着。执着就是往你身上绑绳子。只有把绳子解开了你才能获得自由,获得解放,身心的解放。
   
   现在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患有成功强迫症和发财焦虑症,包括一些很有钱的朋友。已经有几百万的就和千万级别的比;等到了千万级别又跟上亿的比。身家上亿的眼睛盯着李嘉诚,李嘉诚眼睛盯着比尔·盖茨,比尔·盖茨的眼睛恐怕已经看到火星了。所以当今时代,人们的成功强迫症和发财焦虑症是很严重的,而且是全民性的。大家以后要自己治自己的病。因为我们不但自己有各种各样的焦虑症,并且还正在传染给孩子们,向他们施加压力。说:“你一定要成功,你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为此甚至不惜让孩子学习所谓的“狼文化”,这是典型的成功强迫症、发财焦虑症。我们很多朋友得了这种病自己还没意识到,还在摧残孩子,让其饱受折磨。他们不懂得,这样一心一意的求名求利,到头来充其量也不过就是混个温饱而已。可怜,他们绞尽脑汁、机关算尽,到头来仅仅得到一个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可以说既丧失了做人的乐趣,又没有得到想要的财富。所以从今以后,要让我们这颗心悠闲起来,把成功强迫症放一放,把发财焦虑症缓一缓。让我们这颗心得以释放。没事的时候想想这些道理,让自己轻松一下。如果总是被这些病症困扰,可能一辈子就是个温饱水平。
   
   古人有句话:“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召就是感召。如果我们满脑子都是权谋阴谋,言恶语恶,行恶意恶,说的是恶言,做的是恶事,脑子里是恶念,我们就会感召那些和我们一样的恶人。比如说,假如你是街头小混混,打架斗殴,抢人家就干这些坏事,最后你会发现你周围的朋友都是跟你一样的人,没错吧?假如你是一个佛弟子,你周围的朋友也都是佛弟子。假如你是一个基督徒,很快你会发现你的朋友都是基督徒,这是不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呢?这是不是互相感召啊?如果我们总是记恨别人,脑子里有恶念,不懂得感恩,不谦卑,不老实,整天研究《老狐狸经》、《厚黑学》,到最后我们什么也得不到。我们身边所围绕的都是些和我们一样的坏人、恶人。所以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我们要警惕自己的心念。我这个心念是善的还是恶的?是不是纯善之念?可以说,你心里想什么你就感召什么。你要是个骗子你就会感召更大的骗子来把你给骗了。你总想利用别人到头来你发现自己被别人给利用了。所以我们转了一圈发现还是老老实实做人吧!
   
   在老子写的《道德经》里有这样一句话:“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在于它的一切运作都不为自己;正因为不为自己,所以大到日月星辰的运转,四时寒暑的更替,小到万物的生长、兴衰与荣枯,都由它来主宰。“圣人后其身而身先”,是说有智慧的人他总是把自己放在卑微低下的位置,反而赢得众人的爱戴,就像大海位置最低反而容纳百川。那么什么叫“外其身而身存”呢?就是把自己的利益置之度外,最后所得的收获反而超过自己的本意。最后老子评价说:“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难道不正是由于他的无私奉献,反而成就了他自身的利益吗?”由此可见,《道德经》就是完全地效法自然。它所讲的都是宇宙人生的大道理,也就是真理。
   
   我可以用比较通俗的语言来解释上面的话,那就是:“专为名利,无名无利,不为名利,有名有利”;或者:“专为名利,颗粒无收,不为名利,名利双收。”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过很多这样的现象,但是我们没有智慧,不知其道理何在。其实就是因为这样做符合天地宇宙的大道。在我们这个世界,只要你有一颗至善纯善的心,为众生服务的心,和把自己的利益置之度外的心,那么慢慢的,你的最终所得一定会超出你的本意。我们看那些从不考虑自己的人,他也没有饿死,他活得好好的,受人尊敬而且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就算他的收入不是很稳定,但足够他花销。而我们这些整天绞尽脑汁、机关算尽的家伙,最终又是个什么结果呢?一言以蔽之:温饱而已。大家说是不是啊?你看看人家李嘉诚光是善款就捐了上百亿港元,人家的财富还有两千多亿港元,越布施越富有。同样都是一个脑袋,他有个脑袋我们也有个脑袋。他是两只手两条腿,我们也是两只手两条腿,做人的差别咋就这么大呢? 
   
   儒释道都是相通的,孔子他老人家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所谓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真正仁爱的人——佛家讲慈悲的人——自己想成家立业也好,成就一番事业也好,他会先帮助别人成就事业。自己想飞黄腾达他就帮别人飞黄腾达,你想想看他这么做的话朋友是不是越来越多啊?路是不是越走越宽啊?朋友越多这个助推的力量就越大,他想不成功也难。反之,你要是只为自己,没有时间为别人考虑,最后就是孤家寡人一个,路子越走越窄,运气也会越来越差,机遇一天天江河日下。这是孔子说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其实要让我说,我认同佛家的观点,即“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我们这辈子多大的享受多大的财富这个框架大致上都定好了的,虽然还有修改的余地,但是凡夫俗子想改命比登天都难。难在何处呢?难就难在我们改变不了自己的心性,也就改变不了自己的行为方式,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你要真的发了大心,肯改变自己,那么命运就会随之改变。
   
   现在请大家把眼界放开,遵循古圣先贤的教导。就像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或者象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样的话,我们的命就改了,命中的财库就满了。如果你命中的财库是空的,你再怎么努力都不会成功,都是白费功夫。对此我自己有很深的体会。我做过几年生意,那时候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我最大的竞争对手在我开业那天关门了,事先我根本没想到。但是后来也有一段时间,不管怎么努力都没有结果,而且这种日子苦熬了好几年。所以说我顺境有过,逆境也有过。我的经验是:有些事情我们单凭自身的努力并不靠谱,所谓努力就一定有结果那也未必。付出与所得并不一定成正比。如果我们无论怎样努力都不能脱困,不妨干脆把我们那颗严重焦虑的心放一放、缓一缓,放宽心,多帮助别人,这样就能既改命又改运,最终达到命运双改。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主题——“惠利群生”。有些朋友他不懂这个道理,不懂大道,不听我的课。他一听我讲这个扭头就走。他说范老师爱唱高调,他讲技术我就听,讲这些我不爱听,所以一辈子改不了命,像一个勤劳的蚂蚁一样,忙忙碌碌不知所终。
   
   下面回到我们敬爱的特蕾莎妈妈。她老人家1910年出生,1997年去世,活了八十七岁,从十几岁就开始从事慈善事业,可以说几乎一天也没有为自己而活过。作为一名天主教徒的她,生前曾给世人留下九句话,非常有名而且文字优美,我想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不管怎样,你要原谅他们。”
   
   这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凭着一双看透世事的老眼,说出的一句饱含人生智慧的话语,很值得我们细细深思。我们平时立身处世,当我们发现周围的人,他想要面子时我们就给他面子,他想要虚荣时我们就给他虚荣,他要实利时我们就给他实利,他想要让步时我们就让步给他,一直让到不能再让,给到不能再给为止。我们说为什么修行人他对周围的人的心理意念洞若观火?就因为修行人他的心静,所以他很容易知道你在想什么。这可以理解为一种经验,当然还有人他是一种神通(他心通)。就像我的恩师宣化上人,他老人家在美国万佛城的时候,他那些弟子想什么他立即就知道。有些凡夫俗子以为修行人比较笨,比较傻,那可真是大错特错了。修行人非但不傻不笨,他比一般人反而要敏感得多。他只是不爱说话,并且把物质利益看淡了而已。世俗之人多欲多求,故而心乱智昏;非但心乱智昏,而且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但是不管怎样,你要原谅他们。
   
   “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友善。”
   
   因为友善符合天地宇宙的大道。你若有一颗至善纯善的心,与天地宇宙的大道相合相应,自然一切顺遂如意,大吉大利。
   
   “当你功成名就,你会有一些虚假的朋友和一些真实的敌人。不管怎样,你还是要成功。”
   
   “即使你是诚实的和率直的,人们可能还是会欺骗你,不管怎样,你还是要诚实和率直。”
   
   特蕾莎修女拥有高度的智慧。她一眼就把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给看穿了。我们那点私心杂念根本就没法瞒过她的眼睛。看看她所说的这些话,我们能说得出来吗?她对众生的了解,就像一位母亲对她的孩子们的了解。有人说她是普贤菩萨再来。她老人家不是凡人啊!
   
   ‘你多年来营造的东西,有人会一夜之间把它摧毁,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去营造。”
   
   我们说成就一件事需要很多人付出很多心血,但把一件事搞砸只需要一个人、一件事就够了。但是你不要气馁,因为特蕾莎修女教导我们:“你多年来营造的东西,有人会一夜之间把它摧毁,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去营造。”
   
   “如果你找到了平静和幸福,人们可能会嫉妒你,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幸福。”
   
   “你今天做的善事,人们往往明天就会忘记,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做善事。”
   
   “即使你把最好的东西给了这个世界,也许这些东西永远都不够,不管怎样,把你最好的东西给这个世界。”
   
   “你看,说到底,它是你和上帝之间的事,而绝不是你和他人之间的事。”
   
   朋友们,你们看看,特蕾莎修女会穷吗?一个说出上述睿智之语的人,她会精神贫乏吗?她有时间为自己痛苦烦恼吗?虽然她老人家从来不为自己打算,但是她活得很充实,人生很美丽。她把我们这些凡夫俗子都给比下去了,她让我们自惭形秽,自愧不如。
   
   最后,我作偈一首送给今天在座的朋友们,并且结束今天的演讲,感恩大家。
   
   佛子心似海,求道志如山;
   
   举头观日月,低头思圣贤。
   
   (本文原名为“无欲无求是自我管理的圣杯”,摘自投资家1973于2012年6月1~4日在呱呱网218666视频授课房间的演讲,全文由“092小虫南昌”网友整理并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