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幼时老掉牙的思想---宿命论!

原文: www.taoguba.com.cn
      迷惘 思考 认识
   
   人生选择的能动性之伪和人类能动性质疑
       迷惘,但也好,有迷惘,才有思考,才有选择。渐渐有了一种感悟,一个地球,就象你脚下的一个土团,在宇宙中多么渺小。在时间的长河中,地球上所谓的历史又是怎样的一瞬间,毫无可言之处。那么人的一生又何来所谓的真谛和意义,很简单,根本只是物质循环的一个过程,分子、原子的聚散、演变。但人类的社会确实存在,只不过一旦灰飞烟灭……当然这是从一个高度来看的。但你必竟生活于其中,你有需求,有欲望(以生活的高度看待世界才是自然的),你不可能脱离这个世界,当然脱离是没有必要的(做为社会的产物—人—脱离要去哪,难道只为了消灭感知)脱离也就不存在一切了—但有一天又会脱离—死亡。
   你想安坐家中,吃口点心,喝口茶,独自遐想……享受着舒适与静逸(当然困苦也是一种生活体会,但你不可能作到把自己的困苦看成是在进行一种体验,也不愿去体验)所以你必须追求,满足自己的欲望。你生活在这个社会,就必须自立、自强,(其实也并非如此,只是更能融合于社会,更无暇于“无聊的思”),否则你将会有很多无能为力,很多身不由己(也不否认人的满足层度与个体性情有更大的联系)。当然,现在是和平年代,难能直接见到一个人的命运完全掌握在别人手里的可悲和残酷。以辨证的观点来看,人既来世上走一遭,即要看的开,又要有所追求。从人性的角度讲,人有所追求才会幸福(直白点就是:生为人,就好好做人吧。废话,做人就是那么难,好好做就更难!)。
   各人有不同的信仰,因此有不同的需求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故不能以简单的表象来认为一个人生活的好或不好。即精神取向不同,生活需求不同。
   当然,我总认为,能理解各种不同的人及生活,而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总比不理解各总生活,同时不得不从命于某种生活,要高一个层次(从客观而言,生活可比吗!)也就是一个人对自己“命运”的掌握层度。严格的说,只能是“为所欲为”的层度。命运从某个角度(宏观)来说是不可掌握的,而是他掌握着你。因为你的“欲为”正是由你的本性决定,而你“非未来的,任一时刻的”本性却是业已形成的,而不是能有计划的来形成本性。如果能如此,则这个“能有计划的形成本性”也是业已形成(在无知的幼时形成)的本性。当然,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会有这样的本性,是你的基因起更重要的因素,还是你的环境起更重要的因素呢,不管是基因或环境都是先于你的意志就已形成的。在后天中一些人在某天能开始有意识的要改进自己及环境,但这个你要改进的环境及这个要改环境的你,却是业已形成的。这么说由你出生时开始,你的一切行动,从根本上说都不是由“你”决定的,而是由你的“别人给定”的物质体及客观发展的环境所决定。当然,我并不否认选择,只是强调选择的实质中不为你所注意的内在、外在的必然性,而非你所感觉的自主性和偶然性。
   这么说你我就好象一个在复杂化学反应中“感觉身由己”,其实“身不由己”的分子,满足于行使着“表面上”的对“我”的支配。人更本质的一面就是---想和做,感觉自己主宰着许多……实质是现实中的一切主宰着你;人只是感觉到"自我",更真实的是:"我"是各种现象、因素包括自身内因的载体和它们的作用场所。“我”是社会的一个零件;是宇宙的一个现象;是自然大进程中某些过程的载体或场所。
   任何系统对于人类认识来说是:宏观必然,局部偶然,微观规律。一个组织,微观上每个人、事、物有其各自规律;局部上这些人、事、物互动着,数量巨大的各种规律在相互交织,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再就加上“局部中人”难以预知的“外界影响”—复杂的让人无法预测和规律—偶然;宏观上组织内因、外因在任一刻都是即定的,而变化上每个事物各有其规律,再加上最为复杂的“互反馈”(互动),因而实质上组织的运动过程是有必然性的。“分叉学说”使人们怀疑“宿命论”—但这只是狭隘的思维方式所致。
   达尔文写了“生物进化论”,马克思写了“社会进化论”,其实它们都是 “大自然进化论”的一部分(此处的大自然是广义,而非所谓的原野山沟)……—化学演进—生物演进—社会演进—……所谓的“征服大自然”,只是人类狭隘与无知的体现。最好是希望人类能借助“自以为”的主观能动以更好的和环境协调。但我仍是相信“大自然”的循环规律已定,只是我们仍无法认识这一规律,故希望人类不会自大的将我们生活的空间毁灭,而认为这是人类的能动;希望大自然的规律周而复始的过程“温和一些”,希望……太遥远、飘渺……
   坚定是因为狭隘而有,怀疑是因为开阔而生;怀疑与坚定的不断循环穿越就是进步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