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把对许多微观事件的分析放置于春秋战国十多个不同的国别中,意在加深人们对各国政治、军事、文化以及人物活动的认识。在每一国别中照顾事件发生的历史顺序,把战国时的魏、赵、韩一并归为“三晋”,接于晋国之后,既表明对春秋晋国的不同,又显示出对晋的历史承袭。书中还有许多在编排技术上随机处理的地方。读者如果能和本人系统分析春秋战国政治活动的其他三部论著相参照,一定会有更多的体悟,对当代地域文化的历史特征也会有更多的感性认识。然而,在作者对列国政治的系统论述中,本书注重的是对人物及事件微观上的分析,一般不涉及对事件历史背景及前后关系的考察,因而揭示不了事态在当时的政治意义和历史价值。
    春秋战国是中华民族有史载以来思想开初大活跃的时代,是民族心智迅速走向丰富、成熟的时期,发生于该时期并且形成籍载的人物活动,许多都凝结着古人的智慧和文化心态,对后世之人发生过和正在发生着深长的启迪,本书从多个视角上分析发掘历史材料,指出计谋成功的奥秘和施行的关键点,并在分析中力求意境全面、解剖深透、富有创意。本书把对许多微观事件的分析放置于春秋战国十多个不同的国别中,意在加深人们对各国政治、军事、文化以及人物活动的认识。 
目录
楚国部分
  鬻拳:兵谏君王,自戕示惩
  楚文王:临终处臣,善定后事
  子玉:城濮梦战,内怯外刚
  熊商臣:怠慢激将,诱测王意
  乐伯:一箭中鹿,礼退追兵
  楚庄王:敌国蓄多,断其易攻
  楚庄王:臣不超己,退朝而忧
  楚庄王:“神箭”惊军,诈言除恐
  养由基:巧防神攻,较射制敌
  楚相者:以交相人,命运粗断
  孙叔敖:为官三怨,贤相可免
  楚优孟:优孟衣冠,戏论贪廉
  巫臣:废使弃名,谋定美色
  楚共王:明分公私,宽容叛臣
  谷阳:假名掩实,借汤献酒      
  楚御人:御途被阻,擒鹿显艺
  薳启强:宝弓既赠,巧言索还
  熊弃疾:告胜为败,惊兄夺宫
  楚平王:安葬假尸,玩弄舆论
  费无极:唆父娶媳,阴使连环
  费无极:宴送铠甲,诱刀杀人
  奋扬:欲避王矛,权借王盾
  东皋公:隐真傍假,金蝉脱壳
  伍子胥:诈失宝珠,巧计脱身
  张仪:悬色收财,借妒诈利
  靳尚:悬美惹妒,巧借枕风
  楚小臣:利害各异,双环同心
  郑袖:妒妇害美,诱妾掩鼻
  陈轸:将计就计,化害为利
  江尹:诱人阻封,为敌树敌
  楚武士:偷换概念,巧辩免死
  熊横:三策合用,信利两全
  妾余:自伤为计,栽赃除敌
  李园:香饵诱鱼,献妹窃政
鲁国、齐国部分
  鲁齐君:尊亲弱国,尚功权移
  曹刿:看重锐气,知己知彼
  隰朋:蚁穴探水,巧用物性
  逢丑父:舍生赴死,李代桃僵
  齐景公:将相治国,佞臣乐身
  晏婴:止刑数罪,智谏景公
  晏婴:吴宫斗智,拒认“天子”
  晏婴:民众参政,贵在独立
  越石父:受屈知己,怒绝晏婴
  隰斯弥:察见“渊鱼”,假作愚痴
  孙膑:诈疯为计,智脱魔窟
  孙膑:待人溺水,择机援手
  邹忌:示假卜者,取证诬人
  齐威王:以孝见忠,闻叛不疑
  颜斶:争尊王庭,乐居山乡
  淳于髡:空笼献鹄,倍显忠信
  薛公:献王美珥,窥探隐情
  田文:鸡鸣狗盗,诱生错觉
  田单:活用《孙子》,五计败燕
  田单:能败强燕,难下小狄
  齐襄王:明嘉大臣,掠收民心
  齐君臣:口诺实辞,口是行非
晋国部分
三晋部分
宋国、卫国部分
郑国部分
秦国部分
燕国部分
吴国、越国部分
其他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