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阅读 | 推荐阅读
支持: 天涯论坛、淘股吧

[经济杂谈]自9月13日开始记录国内外经济新闻大事(转载)

原文 | 楼主:昭名 (*)
昭名 @ 2011-03-09 18:33:39
  中新网重庆3月4日电(连肖 刘函冉)4日下午,重庆洋人街“万里长城”上演千人红歌会,3000余市民登上“长城”高声同唱红歌。

  本报讯(记者 夏元)记者昨日从市交委获悉,下个月结束前,我市高速公路沿途将再建1000块公益广告牌。根据道路路况的不同,公益广告牌的内容也各有特色。
  
  高速公路上铺天盖地的商业广告牌,曾被视为沿途最大视觉污染。去年,重庆高速集团在“拔掉”高速路段沿途大量商业广告牌后,将余下的广告牌全部用于公益广告。比如,定位为“红色文化示范高速路”的渝邻高速,沿途就搭建起包括“红岩精神”、“江姐”、“雷锋”等革命精神或英雄人物的18块红色公益广告牌,成为高速沿途亮丽一景。
  
  市交委表示,目前已确定全市高速路网路段公益广告牌的数量和登载内容,在广告牌钢结构设计通过专家审查并完成标准化设计后,将立即启动制作安装广告牌的招投标工作。
  ==================
  形式也要做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昭名 @ 2011-03-09 18:46:27
  如果BDI再涨上去形不成背驰就要接着涨了,也就意味着危机延缓了

昭名 @ 2011-03-09 18:49:41
  葡萄牙国债收益率攀升,再创欧元问世新高[03月09日 17时11分 ]

  葡萄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继续攀升至7.77%,再次刷新自欧元区成立以来的最高水平。这是葡萄牙国债收益率连续4周在7%的水平上运行。市场普遍认为,在这一成本之上,正常的政府融资活动将难以为继。
昭名 @ 2011-03-09 19:19:14
  %2011年 03月 09日 10:08
中国到底背了多少债?
  正文
  评论(39)
  更多中港台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英文
  字体
  中国政府公布的新数据显示,相比其它主要经济体,中国的债务负担仍偏低且可控。但是地方政府和很多国有银行部门的负债正在限制北京为抗击通胀所能做出的选择,如果把这些债务也计算在内,中国的债务负担是目前普遍认可的总债务水平的三倍还多。抗击通胀是中国经济的当务之急。
  
  中国立法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年度会议公布了一份报告,中国财政部长在这份报告中说,2010年底中央政府的债务是1.03万亿美元。这相当于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17%左右,远远低于美国、日本和欧洲主要国家其债务占GDP的比重。
  
  
  Associated Press
  周二,一名男子骑车经过上海一处拆迁地。中国各地方政府的负债可能会限制北京打压高房价的努力,也可能会牵制其他抑制通胀措施的实施。
  但中国财政部长给出的这个数据并不包括很多大型国企、地方政府、甚至中央部委所持有的债务。这些未被算在内的债务包括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等国有政策银行的债务以及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另外,中国官方总债务还不包括地方政府和除财政部以外的中央部委的债务。
  
  中国铁路负债也没有被算在其中,尽管铁路由中央政府部委运营。中国铁道部长周六说,光是铁路公司的债务总额就超过2,700亿美元。如果铁路公司无法偿还这些债务,财政部就会陷入困境。
  
  若在官方数据的基础上,再加上中国地方政府和国有银行的债务以及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估算债务,中国政府的总负债将达到3.55万亿美元,相当于中国GDP的59%。一些关注此事的经济学家说,这些官方数据低估了过去两年贷款激增时所产生的不良贷款等负债项目。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中国经济学家王志浩(Stephen Green)估计,若包括或有负债在内,中国总负债占GDP的比例高达77%。北京经济研究公司龙洲经讯(Dragonomics)董事总经理葛艺豪(Arthur Kroeber)则认为中国总负债占GDP的比例为75%。
  
  
  
昭名 @ 2011-03-09 19:20:46
  
中国财政部长谢旭人周一在北京的记者会上并没有直接回答关于地方政府债务是否应体现在负债表上这一问题。中国财政部新闻办公室没有回应置评要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对比各国政府对本国总负债水平的估测值,不过该组织承认中国的负债统计数据存在缺陷。据美国政府的统计,美国联邦政府2010年底总负债为13.53万亿美元,占美国GDP的93%,远高于中国公布的17%的比重。若用其它会计方法计算,美国联邦债务占GDP的比例接近65%。
  
  直接比较中国、美国或其它主要经济体的政府债务很难,这不仅是因为数据统计和会计方法方面存在差异,还主要因为中国政府在国家经济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如果把政府金融机构也考虑在内,美国的总负债可能也会增加。政府支持的住房抵押贷款机构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的总负债占美国GDP的比例约为37%,不过这两大机构的资产可以支付其绝大多数或全部负债。各州债务也没有算在美国政府的总债务当中,目前并不清楚美国联邦政府是否最终会为州政府的负债承担责任。相比之下,如果中国地方政府出现财政危机,中央政府要么会直接出手相救,要么会让国有银行系统承担损失。
  
  分析师并不认为中国处于债务危机的边缘:税收收入迅速增加,国家拥有大量资产,几乎所有的债务都是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和希腊不同的是,后者面临低增长率和高借贷成本的局面,希腊政府10年期债券的收益率目前超过12%。而中国经济预计将继续以接近两位数的速度增长,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仅为3.94%。
  
  但债务规模超出普遍估计的水平表明中央政府政策日益增加的局限性。眼下,中国政府正试图平抑不断上涨的物价水平,并为数量众多的居民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这也反映出在中国官方数据不透明的情况下,外界更加难以解读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债券拼图的关键一块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从理论上讲,省级和市级政府不得借债。但在实践中,地方官员总有很多办法绕过限制。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真实规模还不清楚。周六,温家宝总理在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承诺对此进行全面审计。
  
  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银监会)估计,在2009年和2010年上半年间,地方政府担保支持的各类投资共计借入1.17万亿美元。本周出版的财经杂志《新世纪》周刊上的一篇文章估计截至2010年底,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达到1.52万亿美元。
  
  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专门研究此问题的教授史宗瀚(Victor Shih)说,值得警惕的是,没有人,甚至包括中央政府在内,确切知道整个体系中的债务规模有多大。
  
  温家宝总理上周六说,抑制通胀是政府今年的首要任务。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9%,超出政府制定的4%的目标。自去年10月以来,央行已经三次提高利率水平。但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张明说,债务负担限制了货币政策的作用空间。他说,每次加息都会加重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央行在做加息决定时不得不考虑到这一点。
  
  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也限制了中央政府控制不断飙升的房价的能力。土地出让收入有助于地方政府偿还债务,所以地方官员有动力尽量推高土地价格,这鼓励了豪宅开发商购置土地,而不是让廉价房项目分得应有的地块。部分用于偿债的资金本可以用于医保和教育投入。改善这些社会服务的水平被认为是鼓励中国消费者减少储蓄、增加消费的关键。在地方政府预算中,用于社会服务的开支大都有所下降。张明说,地方政府的资源有限,如果更多的资金用于偿债,那么用于改善教育和医疗水平的资金就肯定更少。
  
  截至2010年底,由国家开发银行和其他政策性银行发行的债券中,未偿还的债务总额达到7850亿美元。所筹集的资金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策性银行能够以仅略高于财政部的利率募集资金,这加深了市场的看法,即政策性银行的借贷受政府支持。
  
  由于政府在银行体系中的作用,中央还面临着潜在负债。史宗瀚估计,承接银行不良贷款的资产管理公司未消化的债务达2280亿美元,这增加了政府的或有负债。中国银监会不再公布资产管理公司消化所承接的不良贷款的数量,但据一位曾参与不良贷款市场的顾问确认,史宗瀚的估计是合理的。
昭名 @ 2011-03-09 19:31:50
  作者:zjh497 回复日期:2011-03-09 05:56:51 

    作者:啥都不懂呢 回复日期:2011-03-09 00:03:43 
    
      咱家门口那条轻轨,房子已经动迁了40%了,年后宣布不拆了-------
    
    --------------------------------------------
    嗯,俺们这里大片拆迁也停下来
昭名 @ 2011-03-09 19:41:55
  潘石屹表示,例如北京,今年开始到限购之前平均每天商品房成交355套,限购令之后平均每天成交120套,成交量有大幅度的下跌。

  上海限购前每周平均成交商品住宅22万平方米,限购后每周平均成交3-6万平方米,成交面积下降幅度比北京市场还大。上海的成交价格,限购令之前接近24000元/平米,限购令之后降到19200元/平米。
  
  潘石屹称,预计3年后,即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推向社会之后,限购政策就没有必要存在了。“用限购政策先抑制住商品房的房价,再争取时间来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做法,我认为是麻醉药的休克疗法来完成房地产结构大的转变。”
  
  50%房企被淘汰 资金是核心竞争力
  
  “我认为至少有50%的房地产企业会在未来两三年内被淘汰出局。”潘石屹今日表示。
  
  潘石屹说,十二五规划要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至少占据了房地产半壁江山。“淘汰掉的企业应该是实力比较差,产品与保障性住房在地理位置、产品质量和户型上没有太多差距的企业。房地产企业生存最重要的是资金实力,资金成了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如果房地产业还是暴利的话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这说明一定发生了变化
昭名 @ 2011-03-09 20:22:29
  未世民评论:世界将走向何方,请朋友自己看看下面的文章,未来会发生什么将大家自行判断,我个人极不乐观于未来全球经济前景,如果说美元指数在121时世界形成了巨大的美元本币泡沫,那么十年后的今天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07年时巨量资金做空美元的结果不是美元崩溃而美国地产泡沫崩溃世界进入短期大萧条,随后新兴各国制造全球性的大复苏泡沫,与此同时世界出现了比07年时更加庞大的看空美元的势力,07年时出现这种情况后差不多一年左右世界经济与金融就大规模崩溃,这一次我觉得也不是什么好现象,不知道诸位网友以为如何.

  
  
  
  
  
  
  
  
  投机者大举押注美元下跌
  
  
  对冲基金和外汇交易员押注美元下跌的资金量创下历史纪录,这反映出人们越来越相信,美元已丧失了避险吸引力,而欧元区将会很快加息。
  
  在中东危机恶化之际,最新汇市数据表明,交易员正“做空”美元。一些人将美元下滑归咎于美国的巨额财政赤字和对油价不断上涨的影响的担忧。
  
  往往被视为对冲基金活动指标的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的数据表明,美元空头头寸从截至2月22日的一周的200564张合约,飙升至3月1日的281088张。
  
  这意味着,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做空美元的资金在截止3月1日的一周内增加115亿美元,至390亿美元,比2007年创下的历史最高纪录360亿美元多出30亿美元。
  
  相比之下,由于预计欧洲央行(ECB)将会很快加息以遏制通胀,投机者增加了欧元头寸。
  
  欧洲央行行长让-克洛德·特里谢(Jean-Claude Trichet)上周表示,有必要保持“高度警觉”——这是欧洲央行在2005-08年加息周期期间使用的一个措辞。这让市场进一步认为,欧洲央行可能在4月会议上加息。欧元兑美元汇率上周涨至1欧元兑1.3997美元的4个月高点。从1月份的16周低点1欧元兑1.2871美元算起,欧元已经上涨了近9%。
  
  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RBC Capital Markets)分析师大卫?瓦特(David Watt)表示:“看跌美元者已变成一个四处肆虐的部落。”瓦特表示,鉴于美元本月持续走软,投资者可能已增加美元空头头寸。
  
  法国兴业银行(Société Générale)外汇策略主管基特?朱克斯(Kit Juckes)表示:“我们可能看到美元更长期前景转向恶化。”朱克斯称,与其它央行相比,美联储(Fed)可能对油价日益上涨导致的供应方面的通胀冲击反应更温和一些。
  
  数据显示,在截止3月1日的一周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投机者押注欧元兑美元上涨的资金增加至88亿美元,为2008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昭名 @ 2011-03-09 20:28:02
  未世民评论:世界各国的基金经理越来越担忧中国及各新兴国家的经济是这个世纪最大的超级泡沫,我也越来越相信这也恰恰是国际对冲基金的战略目标,这些国际对冲基金与他们背后的国际金融与银行势力制造国际通货膨胀与粮食危机,为的是就是刺破一系列在08年没有破裂却越来越大的经济泡沫,

  新兴金砖国家的泡沫破裂不仅仅会严重改变这些国家在世界上的战略地位,更在于站在金砖国家背后的是那些世界资源大国与其他各式各样的新兴小国,这些国家之间有着复杂而深刻的贸易关系,所以一旦这些国际银行势力与对冲基金眼中的庞然大物轰然倒下发生的必然就是各国的经济崩溃与超级债务崩盘,各国股市的灾难与全球商品市场最后的结果将十分恐怖,
  
  如果在发生这一切的同时美国再实行其长期国债价格崩盘战略,那麦肯锡资本市场研究中心预测出来的就将是一个巨大的信贷紧缩式崩溃,到那时也许人们会发现历史已经巨变,许多国家陷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债务陷阱中,他们拖下的巨额债务与亏损将让所有人感觉这种形势就像经历一次巨大的核战略打击,
  
  由于华尔街与欧洲各大银行,基金公司在新兴市场的敞口非常大,在这一次战略核打击发生后有可能会彻底改变世界银行业格局,在这次赌博筹码巨大的游戏终结时大家还会发现那些世界银行体系中的巨无霸中一些资产负债表很坏的银行还将会发生雷曼式的大崩溃.
  
  前几天世界银行一位领导人说要加强对新兴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体系的监管我个人认为这不是空穴来风,如果未来的历史会按我在这篇评论中所说的那样走,那么届时世界银行这位官员所说的发展中国家银行业监管就不是普通会计师的帐本检查工作,而是这些国际银行势力在他们领导下的对冲基金攻击中国与新兴经济体后对一系列国家金融与经济的控制战略,别忘记他们的中期目标是重组国际货币与贸易体系,债务体系,金融体系.
  
  而这时大家也会发现这些国际势力最终还控制着那种国际超级紧缩与经济崩溃战略形势下的国际信贷与货币发行体系,并且通过这一次危机人家掌握了更大范围的国际金融霸权.而这种战略手段也可以看作是国际金融势力对冷战后国际美元体系内崛起的各大强国的金融势力的又一次全面打击.
  
昭名 @ 2011-03-09 20:44:26
  文/陈思进

  
  《重庆时报》上游商业评论 2011年3月9日
  
  
    华尔街有句俗话,富人是买固定收益的产品,穷人才会去炒股,因为股票是高风险的东西,富人已经有足够的钱,富人要保值。
   其实不然。
    大家常听闻的对冲基金,都是富人在投,但都是交给专业人士在操作。这在美国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和普通基金不一样,对冲基金最早的时候开户最少要一百万。
    玩儿对冲基金的基本上就是金融大鳄,像索罗斯的老虎基金、量子基金,这些都是对冲基金。金融大鳄的胜算很大,因为它是在金字塔的塔尖,它总是先入市,它想买什么东西,就会通过新闻媒体炒作,先把它唱衰。
    比如2005年的时候,国外的对冲基金已经看中了中国的房地产,他们经过分析以后觉得有一波涨势,海内外媒体就开始唱衰中国房市。
    大量的对冲基金就在这时进来了,包括摩根斯坦利同时有三四个对冲基金,四五百亿的钱进来,高盛也有几个对冲基金,也是大概两百亿三百亿的金额,在中国圈地,买房子。
    等到中国房地产高位的时候,他们就高位撤出。据我所知,摩根斯坦利两个基金就赚了1300多个亿,就把中国人民的财富1300多亿哗一下就赚过去了。
    上世纪80年代起,美国政府逐渐放松金融监管,不仅放宽了对对冲基金参与者的限制,也不断降低对冲基金的进入门槛,使对冲基金获得了完全的解放。可以说对冲基金是富人玩的游戏,在美国不受监管。
    对冲基金本质是由金融专才仅针对富有人群和专业机构私下募资的小众金融产品,为达成持续绝对回报目标,其交易手段和资产配置无所不用其极。
    富人投资这些对冲基金,一百万进去,两三百万就出来。对冲基金是华尔街最可怕的东西,到处兴风作浪。
    华尔街推销的金融产品,越复杂的东西,你听上去越光怪陆离的东西,你越不要去玩,特别是那种衍生证券、期权期货,离开它本品越远的东西越不要去玩,因为越远的话杠杆越大,杠杆越大风险就越大。
    我前面说过,华尔街就是丛林,自己工夫没练好,进入那个丛林,你就是羊。
    华尔街有一句名言:“我的姥姥或者我的奶奶,如果我能够把她打包成一个18岁的漂亮大姑娘,我也可以把她卖了。”这个就叫金融创新。只要有钱赚,它就把它创新。
    《阿凡达》投资是四五个亿,票房在全世界突破25个亿,赚了5倍以上。就因为这事儿,华尔街就看到了电影的票房是一个很好的投赌产品,就开始金融创新了,叫电影票房的期货。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都批准上市了,但其东家Cantor期货交易所主动放弃。主要是迫于最主要反对者美国电影协会(MPAA)对国会施加的压力。
  金融创新的目的是什么呢?在华尔街内部,每次金融创新都会获得最大的利润,金融创新现在衍生化越来越厉害,一衍生化就有杠杆,一有杠杆就可以把泡沫吹大,吹大以后它就可以剪羊毛。
   金融创新当然也有有利的一面,其他人都讲过了,我就讲弊,这次次贷危机就是一个金融创新所闯的祸。
   就好似穷算命富烧香,穷人炒股,越炒越穷,富人玩儿衍生品,越玩儿越富。如巴非特表面上坚决反对衍生品,一再警告大家要敬而远之。他的经典名言:“Derivatives are instruments of financial mass destruction”(衍生品是大规模金融杀伤性武器)。可颇具讽刺的是,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却是衍生产品最大的玩家之一,公司天文数字的金钱,全都下注在衍生证券上,目前依然持有620亿美元的衍生产品合约!
  
   总之,华尔街大鳄的话,可千万不能听!
  
昭名 @ 2011-03-09 21:01:49
  中国楼市泡沫在慢慢撒气 文:刘煜辉

  当下房地产调控最实质性的是直接限制需求方-限购。这是设立市场准入的条件,北京甚至推出户籍和五年(含)以上纳税证明的高门槛。
  
  限购最直接的作用肯定是缩量,一时间楼市交易陷入冰点。现在手中多套房子的人,即便挂出来出手,符合资格的买家也会寥寥;开发商暂时也不缺钱,在资金链拐点到来前,他们不会急于降价出售。
  
  楼市交易转淡一段时间后, 开发商的资金链会逐步受到压力,资金链若出问题 ,就会影响到上游,如水泥、钢铁就不行了,投资就会失速。之后中央政府会受到资产部门越来越大的压力,政策就有可能松动,所以为什么我一直不看好行政主导的调控效果,因为我们不排除可能的结果是,每当调控政策出现收尾的迹象,房价便报复性地反弹。
  
  行政调控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就在于此。正因为如此,大多数投资房屋持有者会认为这些行政的非市场的政策都只是暂时,憧憬着终有撤销的那一天。所以硬挺着不出手的时间可能比想象的要强很多。房价要降多少真的很难说。
  
  很多人质疑中国当下的楼市是否存在泡沫。他们的理由是,单就房地产市场而言,中国似乎并没有当今泡沫的典型症状-过度负债。美国和日本的房地产繁荣如此不堪一击的一个原因就是,支持这些市场繁荣的是借来的资金。如果说杠杆率是令人担忧的关键迹象之一,那么无论是在建筑商还是买房者的层面上,中国目前的杠杆率都不高。
  
   但我告诉你,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实质是地方政府融资的一个制度安排,即便是卖地的收入,也是借来的,开发商从银行融资买地。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楼市的杠杆主要不是加到家庭部门,而是地方政府。是地方政府向家庭部门借钱的一个手段。
  
  中国的地方政府或早已不堪重负。据监管部门最新的数据统计,至去年年底,中国最大的六家银行(包括国开行)融资平台贷款余额已经高达9.15万亿,全部金融机构平台贷款余额高达12.5万亿,负债规模或高达16万亿。当卖地越来越成为地方政府最为重要的收入来源之后,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会呈现越来越强的正反馈效应,地价和楼价的上涨掩盖了其财务的脆弱性,它们的负债率容易被低估,而信用能力容易被高估,一旦楼市下行风险的出现,土地市场将落入谷底,地方政府平台债务将演变成银行的“幽灵”,而使得整体银行信用被动陷入收缩,因为中国银行信贷的90%是以人民币资产作为抵押的而发放的。经济有可能失速而硬着陆。
  
  这既是中国楼价存在泡沫的评判证据,也是房地产市场的参与者认为宏观管理者不敢一下子改变过去八年的“宽货币”常态的原因。
  
  过去8年,中国的货币量从2002年底的18.5万亿涨到了2010年72万亿,涨了3倍,中国的高速工业化驱动着名义经济总量涨了2倍,土地和房产等像海绵一样吸食着溢出的货币量。
  
  今天这多出增长一倍的货币存量被锁在房地产里面,随着时间的流淌,耗费着资金成本,就像一只大气球,让其慢慢撒气。当然这取决于中央政府的调控的韧劲要足够强。
  
  这或是中国房地产市场未来调整的轨迹,做顶的时间会比较长。逻辑很简单。经济中货币的整体水位不下降,从楼市中挤出的资金必将推高物价通胀压力,整体负利率的加深反转过来又将会成为资产价格的支撑。因为市场会迫使我们改变我们长期以来所习惯的市盈率(租金回报率,内部隐含收益率等等),人们的风险忍受能力被负利率所催升。
  
  现在看来,只有外部条件到来,才能促使这一调整过程加速。
  
  一是美国经济开始恢复其“重构、创新和再投资”的体制活力,经济增长变成一种可持续的轨迹,而非政策刺激的脉冲运动。
  
  二是新兴市场的通胀通过成本上推和货币升值向美国传递(只是时间长短问题)。
  
  因为美国物价构成三分之二是劳动力成本因素,这部分受经济复苏和就业恢复的带动,还有三分之一受外部世界带动。当美联储收紧流动性,并抬高市场加息预期,导致美元升值和资金从新兴市场持续回流,将刺破泡沫,而终结新兴国家资产大通胀的盛宴。
  
  这个时点在什么时候呢?不知道,但中国的宏观稳定若悬系于外部货币条件的变化,这始终是个危险的事情。
  
昭名 @ 2011-03-09 21:05:42
  接上:

  人民币是否被低估
  
  最近有两个事很有意思。
  
  美国财长盖特纳2月23日说,中国不愿加快人民币升值的步伐,这样做在经济上对中国自身造成的伤害比对美国大。考虑到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和面临的通胀威胁,允许人民币升值是符合中国经济利益的。
  
  无独有偶,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中国央行第三次加息之后也曾经有类似的表示,他说中国以加息方式对抗通胀是“令人惊讶”,并敦促人民币升值。原话是这样的:“现在发生的事情,在某种程度上有些令人惊讶,就是他们有通胀问题,而中国解决这个问题不是让货币升值,从而减少出口的需求。相反他们让汇率保持不变,而是尝试通过加息来减少内部需求”。
  
  根据汇率理论中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一国经济高速增长,劳动生产率提高很快,该国货币的价值(实际汇率)就会提升,这反映了这个国家的竞争力变化。
  
  如果这种货币内在价值的提升未能及时从名义汇率升值中表现出来,那么就会引起国内物价上涨。简单概括一个等式:实际汇率变化=名义汇率变化+通货膨胀的变化。
  
  中国的情况似乎正在反应这一变化。所以我们很容易接受这样的结论,今天的通货膨胀是因为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没有到位。这也是以上盖特纳和伯南克发表这一看法的逻辑所在。我知道国内很多学者也坚定地这样认识的。
  
   我们暂且先放下“巴萨”效应在中国的表现不谈。
  
  单就以上“巴萨”等式本身而言,抑制通胀的政策上就有两个方向的选择。
  
  等式的右边对应的政策是升值,伯南克和盖特纳看到的中国通胀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于此。
  
  而等式的左边对应的政策其实就是压内需,换句话讲,是去掉实际汇率升值的“势”,经济减速意味着信用总规模需要严格地紧缩,长期利率要上抬以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和财政需求,经济要忍受结构调整的阵痛期。上世纪九十年代朱镕基总理选择的是后者。汇率盯住美元锚,然后是大幅加息。曾经高达20%的通货膨胀最后实现了“软着陆”。
  
  在我看来,教科书要读通。选择升值的同义语是“巴萨”的跷跷板效应,以升值替代通胀。
  
  但“巴萨”的跷跷板效应会在中国如期而至吗?这取决于当名义汇率升值以后,该经济体的既有结构是否足以支持贸易部门的资源如愿地向非贸易部门转移,从而迅速地放大后者的供给能力。
  
  而当下的结构性难题困扰着中国。金融、主体运输(从公路网到铁路运输,从航空到远洋运输等)、电信、电力、传媒等等,受到“垄断”力量的控制,私人资本无法涉足或集聚。实际情况可能还远不于此,当下国有部门依托着“反危机”政策所凝聚的“要素资源和资本的空前优势”,在第二产业中私人资本也受到挤压。
  
  尽管有中央政府“非公新36条”的推出,但是体制革新终究是个长变量,恐怕经济转型尚未现端倪,通胀已成大患。可以想见,从实体中不断挤出来的资金,或可能进一步做大虚拟,资产泡沫膨胀而加深物价通胀压力。
  
  如果这样,那升值的目的又在哪里呢。可见,我们不能不求甚解地理解“巴萨”。
  
  在我所认识的巴萨”的经济逻辑中事实上隐含了相应的条件-货币的自由兑换和自由贸易。
  
  显然,这对于解释中国经济是有问题的,或者说值得重新认识。在资本项管制、货币不可自由兑换和贸易壁垒存在的条件下,出现的“对内贬值与对外升值”的现象是否能套用“巴萨”定律,简单解释为名义汇率升值不够。
  
  可以设想的一个场景。中国当下若立即放开资本项管制,会出现何样的情形。我去年底去香港,买了一个麦当劳汉堡套餐花了22个港币,同样的套餐在大陆要买25.5元人民币,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已经折了20%以上。或拜赐于人民币的非自由兑换和资本项管制,才托着今天这个名义价格。如果现在宣布放开国内居民和企业的人民币换成外币去海外消费和投资的限制,将现如何光景呢?谁会去花伦敦金融城周边高级公寓的价格去买下北京四环的普通商品住宅呢?大家都会做出理性选择。某种程度上讲,人民币被高估的同义词是人民币自由兑换 。
  
  从出口看,中国有明显的补贴,这些补贴往往比汇率的升幅要大很多。目前中国的出口平均退税率为13.5%。而在地方政府辖区竞争的体制下,税收和土地等其他优惠政策隐形的补贴可能更大。
  
  从进口来看,关税很高,特别是高端消费品,如汽车、名牌商品。
  
  中国的顺差在一定程度并不反映货币的真实价值。2008年中国国货复进口高达857.4亿美元,使中国成为自己的第七大进口国,由于出口退税、加工贸易、关税倒挂、鼓励出口等政策造成国货复进口大量增加,既虚增出口,也虚增了进口,造成物流等社会资源的浪费。如果这些补贴能大幅缩减、关税能大幅下降,人民币还会有这么大的升值预期吗?
  
  我质疑人民币1:7以下是否还存在明显的低估。
  
  过去8年,中国的货币量从2002年底的18.5万亿涨到了2010年72万亿,涨了3倍,中国的高速工业化驱动着名义经济总量涨了2倍,土地和房产等像海绵一样吸食着溢出的货币量。
  
  这期间美国的货币量才增加了多少?
  
  美国的M2增长了53%,而美国的最广义货币M3从9万亿涨到当下的13万亿,增长了45%。同期美国的名义经济总量涨了36%,而自金融海啸以来美国国内资产缩水了40%以上,几乎退回到2000年的水平。
  
  在这期间,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升值了23%。
  
  可以理解的逻辑是:中国的资本化和资产价格重估吸掉多余货币,所以显得美元超发胜过了人民币,人民币显示了坚挺而升值。
  
  今天众多房产持有者的信念是未来资产能升值,能有价格的价差。这是投资客可以忽略住房的使用价值而持有的朴素动机。
  
  一旦这种预期开始消失呢?信念动摇的结果是这个钱是要从高估的土地和房地产中流出来的。
  
  一旦海绵已经趋于饱和不再吸水,甚至往外一泻而出(资产价格的下行),多年以来人民币发得比美元多就将“原形毕露”,届时人民币贬值将不可避免。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民币资产与汇率同向。
  
  
  
  总之,近年来我一直在强调,人民币汇率改革一定要与国内经济的结构调整统筹结合。孰先孰后,孰快孰慢?2005年汇改以来的两者脱节的单兵突进,结构性改革严重缺位而直接启动了名义汇率升值阀门,渐进升值道路的宣示事实上等于是“快快向中国搬钱”的邀请函和动员令?果不其然,贸易顺差、外资直投、以及应邀来华分享人民币渐进增值好处的热钱,三股潮流合并,使得中国的货币流动性滔滔不绝。当一个个围堵流动性的货币政策工具被用至极限之时,回过头来发现所有的问题依旧,甚至愈演愈烈。
  
  解决之道一定要超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本身,人民币汇率问题只不过是投资和消费内部失衡的一个必然结果,而不是原因。因为国际收支失衡本质上是一个内在的宏观经济的总量问题,取决于国民储蓄率和投资率,因为它们决定了资本的国际流动。而储蓄与投资的长期失衡,显然最终是由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模式决定的。
  
  
昭名 @ 2011-03-09 23:46:53
  铁道部原副部长:地铁低票价模式应全国推行
2011年03月09日15:16羊城晚报我要评论(61)
  字号:T|T
  羊城晚报北京讯记者许琛、鲁钇山、程行欢、张演钦报道:3月8日,全国政协委员、铁道部原副部长孙永福在政协小组讨论时表示,“地铁建设热”应降温,建地铁不要一哄而上。
  建地铁不要一哄而上
  目前,交通拥堵成了共同的城市病,各地纷纷挂起“地铁建设热”,孙永福则认为,当汽车发展速度大于公路发展的速度时,交通拥堵就不可避免。发展轨道交通可以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但要避免一哄而上。“是否适合地铁,要看当地的经济总量,目前有12个城市建有地铁,还有十多个城市正在规划建设地铁,政府应科学引导,充分论证,并不是每一个城市都适合搞地铁,要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近年来,一些城市在修建地铁过程中曾出现城市地面塌陷的情况。如杭州、西安。对此,孙永福表示,对于地下施工难度大的项目,目前国内地铁建设中尚无专项的建设安全审查,希望尽早完善相关法规,避免后患。
  财政补偿降低票价
  不少城市的地铁票价不菲,北京两元一次的地铁票价,则令不少外地市民羡慕。孙永福认为,地铁交通是政府投资项目,应该定位为公益性或准公益性项目,不应是盈利性的,要减少市民出行负担。各地应通过政府财政补偿的方式,降低地铁票价。
  孙永福说,北京两块钱坐到底的模式也可以在全国推行,不一定就定两块钱,但一定要低价。
  至于解决建设投资的方法,孙永福则建议采用多渠道融资,政府要给予一定的相应的优惠政策。比如可以学习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经验,给予地铁公司沿线地下空间的开发权以及部分上盖物业的收益,用这些收益平衡低廉票价带来的亏损,而且这些收益都大大高于地铁营运收入,建设方会很乐意接受。
  孙永福说,地铁开发会给沿线的物业都带来升值的空间,“但现在政府顾着自己保留沿线的开发权,把好处都拿走了”。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