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阅读 | 推荐阅读
支持: 天涯论坛、淘股吧

[经济杂谈]自9月13日开始记录国内外经济新闻大事(转载)

原文 | 楼主:昭名 (*)
昭名 @ 2011-05-05 11:03:38
  早晨刚开盘空了几分钟螺纹,一个月的生活费有着落了:)
昭名 @ 2011-05-05 12:25:26
  @齐神武 2011-05-05 12:21:10
另外,在探讨下缠论。
  如果我的操作级别是30分钟的。那么是不是相关的中枢、盘整、趋势都是看30分钟K线图来判断,那么30分钟的中枢是低级别的3段重复构成的,那就是还要看5分钟K线图了?另外,3段重复应该是指最近的3段走势构成的吧?缠师的分析多数根据1分钟图,而个股实际上1分钟图很飘忽,难看的很啊!指数的还凑活。
  哎,痛苦学习中.............
  -----------------------------
  在这种大势不好的情况下锻炼最好选用成交活跃的ETF,和大盘几乎一模一样,你不就可以好好分析大盘啦?虽然波动没有小盘股大,但是先学好技术为重:)
昭名 @ 2011-05-05 12:36:32
  不畏创业板惨跌 融通与易方达接连上报创业板指基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05日 02:01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支玉香 发自深圳
  
    上周,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展开调整。而创业板个股的季报变脸,则引发市场挤压高成长泡沫,上周中小板、创业板成为杀跌主力军。不过,就在创业板跌跌不休之际,融通基金递交了一只创业板指数基金,这是基金公司中第二家递交跟踪创业板指数的产品。
  
    创业板指基再上会
  
    在创业板200余家公司公布完自家一季报后,两成以上的公司业绩出现下滑。业绩变脸使得创业板在上周出现了“挤泡沫”的过程,单周创业板指数下跌幅度高达8.72%,而上证指数下跌3.29%。
  
    创业板在上周下跌极为惨烈,然而正在市场人士热议 “三高”创业板的泡沫是否会破灭之际,融通基金公司在上周三(4月27日)上报了一只创业板指数增强型基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公开资料中发现,易方达基金公司早于今年年初上报创业板指数ETF及其联接基金,时至今日已经过去了4个多月,但是暂未获得正式批文。
  
    创业板指数于在去年6月份正式推出,彼时,市场对于创业板指数型基金较为期待,此时,已经两只创业板指数型基金“上会”,但是至今尚未有相关指数型基金获批的消息。
  
    创业板仍有“挤泡沫”空间
  
    指数型基金在2009年火速扩容后,如今已经成为不少投资者核心配置之一。而A股市场在经历过牛熊市轮回后,指数型基金平均收益率也接连跑赢上证综指。
  
    然而,国内指数型基金产品结构重复度较高,大多数将投资标的锁定在规模排名约前20%的大盘蓝筹股指数,投资风险难以分散。创业板指数型基金的诞生,对于投资者丰富资产配置很有意义。不过,一些投资者和基金界人士,则认为创业板指数仍有 “挤泡沫”的空间。
  
    “2009年发行的42家创业板公司平均发行市盈率约60倍,2010年110多家创业公司平均发行市盈率升至约70倍。时至今年1月,创业板发行市盈率达到最高——21家公司的平均发行市盈率达82.78倍,而高发行市盈率导致高发行价。”一位基金界人士指出,“如今二级市场虽然不及创业板推出之初狂热,但是创业板个股的股价仍旧在高位徘徊,进而推高了创业板指数的基数”。
  
    不过,平安证券分析师邵青认为,经过大幅调整,创业板估值风险大幅释放,截至上周末创业板的市盈率为48倍。然而,48倍的市盈率与沪深300(3117.465,-11.56,-0.37%)指数市盈率的比值为3.4倍。
  
    一位投资者则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创业板的市盈率仍旧是高高在上,即便是看好创业板指数也是希望创业板高市盈率回归合理水平后介入。”
  ==========================
  好东西,对创业板个股分析不清楚的可以买创业板指数基金,希望年底可以成行
昭名 @ 2011-05-05 12:39:28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拉美经济过热存风险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05日 03:35 京华时报
    据新华社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3日公布报告说,拉美地区今年经济将增长4.75%,但通货膨胀压力日显,目前存在经济过热风险。
  
    该组织在当天公布的拉美地区经济展望报告中说,预计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经济今年全年经济增长率将达到4.75%。该组织4月对拉美地区今年经济增长率的预测在4.7%左右。
  
    报告强调,从金融市场来看,部分拉美国家的股指短期内涨幅过大,而智利、哥伦比亚和秘鲁等拉美国家货币升值速度过快,已对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
  ======================
  拉美国家货币升值对经济不利,人民币升值对美国有利,就是这种逻辑
昭名 @ 2011-05-05 13:36:01
  市场不差钱

昭名 @ 2011-05-05 14:15:05
  明天很有可能接着跌

昭名 @ 2011-05-05 14:51:40
  呵呵,挺搞
昭名 @ 2011-05-05 14:57:33
  缠师的伟大在每天的走势中显露无遗
昭名 @ 2011-05-05 14:59:39
  郑棉跌的好惨,好多人从4月29号就开始空了
昭名 @ 2011-05-05 15:04:55
  内地拟推重大政策社会风险评估机制维稳2011年05月05日 10:57
来源:凤凰周刊 作者:李光敏 李光
  
  今年大陆“两会”期间,一个消息引起多方关注:中央维稳办将起草一份关于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以下简称“风评”)的指导性文件,以引导全国各地业已存在的“风评”尝试。
  
  这个消息来自于重庆市人大代表陈万志,陈在“两会”期间提出了《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制度的建议》,事后他收到了来自全国人大法工委的回复,告知中央维稳办将起草全国性的风评指导文件,送交国务院法制办。《凤凰周刊》记者就此消息求证,得知该文件尚未到达国务院法制办。
  
  与此消息印证的是,“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被写入了最近公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这意味着,“风评”将不再止步于少数地方的自发试验。而一旦推广,现存各种“走过场”“低效率”的疑问也须求解决之道。
  
  “风评”事关维稳
  
  近年来,出于拆迁等社会矛盾的加剧带来的维稳压力,大陆一些地方开始探索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在重大事项的论证过程中,综合考虑评估其社会稳定风险。
  
  根据来自中央维稳办的数据,2009年以来,辽宁省对重大决策和项目建设进行稳定风险评估,其中15%的项目被叫停或者暂缓;2010年以来,通过风评,河南省先后否决了105个群众不支持的项目,占整个评估项目的11%。风评的效果似有数据支持,去年上半年,群众对定政策、做决策、上项目不满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同比下降了11.2%。
  
  四川省遂宁市是最早探索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地方之一。2003年开始担任该市政法委书记的魏福友曾对媒体说,他刚上任那两年,感觉自己有点像“消防队长”,去参加工程项目开工典礼,典礼还没结束,群众就围上来了。
  
  2005年初,遂宁市在全国率先建立了重大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明确规定,凡新建工程未经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不得开工,评估出的严重隐患未得到妥善化解不得擅自开工。
  
  随后,评估范围拓展到重大政策、重大决策、重大改革和其他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办法,并进一步完善了评估流程。目前,企业排污、行政性收费调整,甚至重大商贸、文体、庆典等活动,都被纳入了“风评”范畴。
  
  遂宁市政法委有关工作人员介绍,“风评”机制分五步走:一是由决策、政策建议或项目建设部门制定评估方案,组织开展初评。二是由维稳主管部门会同法制和业务主管部门对评估事项进行评估。三是通过召开听证会、问卷调查和媒体公示等形式征求群众意见。四是召开专家、部门和群众代表评审会,确定风险系数。五是党委、政府运用评估成果,进行科学决策,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
  
  至2010年底,遂宁共对496件重大决策进行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其中25项决策经评估被否决,其中包括高耗能、高污染等外来投资项目,不合法的土地征用项目。2005年以来,遂宁通过“风评”,共预防和消除涉稳隐患527起,经评估实施的重大事项均未发生群体性事件。
  
  遂宁“风评”机制下的维稳经验很快得到中央高层关注,2007年,中央维稳办到遂宁进行专题调研,随后,中央维稳领导小组向全国发文推广遂宁经验。近几年来,全国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0多个县市通过派考察团和索要资料等方式,向遂宁取经。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徐家良介绍,2006年前后,“风评”机制在全国各地成规模出现。在他看来,这与社会转型期各领域矛盾凸显直接相关。徐家良认为,正是因为已有的体制无力解决当前面临的一些事关稳定的问题,所以才出现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这样的新概念。至少在技术上,这是一个渐进的尝试。
昭名 @ 2011-05-05 17:16:02
  地产市场蕴含巨大风险 中信银行今年压缩1/3房贷2011年05月05日 12:21
来源:凤凰网房产综合 字号:T|T523人参与12条评论打印转发
  据有关媒体报道,中信[简介 最新动态]银行5月4日在其一季度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房地产已经成为高风险行业,今年严格控制房地产贷款总量,目标是至少压缩贷款总量的1/3。汉宇地产分析师张佳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对房贷收紧的表态,主要是控制开发贷款,而不是个人房贷,因为个人房贷仍属于优质资产。
  
  中信银行:今年压缩1/3房贷,为防风险
  
  报道称,信银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史原在季度电话会议上表示,中信银行相对清楚地看到了今年房地产市场存在的巨大风险。他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已反复强调了继续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的重要性,比如实行住房限购令以及上调最低首付比例。
  
  目前,有诸多迹象表明政府的房价调控措施已取得更多成效,而且有人担心房价的下跌可能给银行业带来压力。
  
  史原还表示,中信银行特别关注地产开发商资金链的风险,相信随着调控措施的力度持续加大,房地产市场的真正风险将会显现,中信银行计划将今年的房地产贷款增量压缩三分之一,中信已采取了更加审慎的态度,这种风险是可控的。
  
  限贷目标:控制开发商贷款 不含个贷
  
  中信银行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今年房地产信贷的方针是控制总量,提高门槛,“目标增量在去年基础上压缩至少三分之一”。 该负责人称,随着房地产调控持续加强,小的资金链脆弱的开发商会首当其冲。该行更加注重开发商的稳健性和资金链,对高价地王的项目更加审慎。
  
  汉宇地产分析师张佳浩则认为,银行对房贷收紧的表态,主要是控制开发贷款,而不是个人房贷,因为个人房贷仍属于优质资产。
  ==============================
  "主要是控制开发贷款,而不是个人房贷,因为个人房贷仍属于优质资产"
  开发商神通广大,跑路了银行可能追不回来
  人个就不一样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你死了你儿子也得给我还清
昭名 @ 2011-05-05 17:57:47
  应该是中枢延伸,不算三买
昭名 @ 2011-05-05 18:25:29
  闲话87:美国战略转变(二)(2011-05-05 15:40:00)转载标签: 杂谈
作者:井底望天
  
  之所以上一篇把Y先生的身份写出来,而不立即对他们的建议发表意见,是希望各位读者可以先读一下人家的原文,然后在没有我的影响之下,有些自己独立的思考。
  
  然后大家功课做足了,就可以一起讨论一下不同的意见了。
  
  其实Y先生的文章,是挺生涩的。充满了不少似是而非的大词汇,就是战略界的专家,恐怕也读到乏味。但是基于他们的身份,就是说他们的意见,其实是广泛地征询了美国军方高层的意见,以他们本身是美军最高决策层—参谋会议联席主席的高级幕僚的身份,大致是既代表了将军们的意见,又不想让高级将领们担上军人干政的恶名。
  
  毕竟上一次的军人干政,还要回溯到麦克阿瑟将军和杜鲁门总统的对抗去了。
  
  不过很多人不知道,为啥要用Y先生?其实是在1947年的时候,出了一位X先生。X先生,其实就是美国外交官乔治-坎南。他曾经出任过美国驻苏联大使的副手,因此和当时的美国政府对苏政策有分歧。
  
  和当时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美苏两个大国好歹还是盟友,因此当时美国外交界不乏希望以外交和接触的关系,来寻找和苏联和平共处之道。而坎南的观点,则是美国永远都不应该把苏联当作一个伙伴(partner),而只能当作一个对手(rival)。
  
  因此美国的对苏政策,必须是强力的围堵。在军事上就是针锋相对的硬碰硬,来防止苏联的步步紧逼。而在经济上,则必须显示出“自由世界”(Free World)的实力,来击败苏联。
  
  可以说X先生的思想成为后来美国冷战的主要指导方针,也成为了美国今后数十年的外交主要路线。
  
  但是Y先生认为,这种围堵的思维应该改变了。
  因为Y先生认为,世界已经不是X先生认为的那种封闭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面,美国可以控制和决定整个世界如何运作。然后就根据自己设计的蓝图,来决定哪些是现存的威胁和潜在的挑战,然后就当头一击,把这些威胁和挑战和消灭掉。
  
  Y先生认为,现在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美国已经没有能力完全施加影响,因此就无法像过去那样去应对挑战。而这就是美国面临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可持续的问题。
  
  所以美国的第一个变革,就是必须让围堵(Containment)变成持续力(Sustainment),其中的关键,就是要从控制(control)变成影响(influence)。而这种影响必须是有信用的影响(Creditable Influence)。
  
  我的看法,就是你在阅读Y先生的观点的时候,必须脑袋里面有一个中国的形象在那里,才便于理解。
  
  所以关闭的系统,指的是当年冷战的时候,苏联自己的一套和东欧等国家自成体系的经济系统,和美国以及西欧等国家自成体系的经济系统,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关联。大家的资源、人力和市场的配置,是毫不关联的。
  
  那么美国在围堵苏联的时候,对自身的经济运作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但是考虑中国这个敌人的时候,情况大不相同。因为美国领导的所谓自由世界,已经换了一个马甲,叫做“国际社会”(International Community)。而美国资本全球逐利的结果,就是所谓资本自由流动的全球化,已经导致了最起码中国的经济和美国以及其他美国主要的盟友,比如说欧洲、日本、加拿大和澳洲等等,具有很大的关联和依赖。
  
  所谓和则两利、斗则两害,这种情形导致美国战略界的围堵派,或者说硬性围堵派(软性围堵派则仍然有理论空间)的政策建议,完全没有现实可操作性。
  
  这样的一种认定,确实算是对希拉里主导的外交路线的反对。
  
  不过是否这种开放的国际经济体系,会如Y先生认为的那样,成为未来的趋势呢?也不尽然。毕竟Y先生是纯粹军人,不一定对经济有足够的敏感性。
  
  这里就拿一点我自己的私货出来。看过我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写的《大国游戏》,在结尾的两篇,表明了我对未来世界经济走向的看法:
  
  “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全球经济的驱动力正从西方衰退,而转移到新兴的经济体。在未来的数年中,美国和西欧有非常大的可能会同时陷入经济衰退,中国和印度会很容易的成为西方政界和媒体的替罪羔羊。而西方民粹政客将以制造业工作的流失,归罪于全球化和发展中国家,而导致西方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
  
  在这种背景下,西方国家会一方面施加压力让中国开放市场,另一方面就会用市场和非市场的方法,关闭部分内部市场。比如在美国可以通过媒体夸大中国制造产品的问题来增加成本,或者是通过国会的国家安全听证会,来限制中国的投资机会,迫使中国只能投资有利于美国,但对自己无益的地方。欧洲则会用各种复杂的欧盟标准,限制中国产品和品牌的进入,迫使中国厂家永远只能做欧洲品牌的代工,让欧洲商家拿高附加值利润。
  
  国际贸易组织WTO估计在今后数年,将会变成一个只能接受各方争吵的论坛,而不会对世界贸易的促进起到真正的作用。在过去,WTO的局势和划分很清晰,就是发达富强国家和发展中贫穷国家利益争执,界限分明和逻辑清晰。但是现在情况却大不相同,以中国,印度,巴西,南非为代表的新经济体,成了第三种状况,就是经济总量大,国富,但仍是发展中国家,民穷。发达国家当然不会那么轻易让步,因为他们认为没有理由,要让他们的弱势经济向你强势经济输血,而要求这些发展中的大国让步,也不容易,为什么这些仍然贫穷的人民,要向富有的发达国家人民让利。
  
  其结果就是,国际贸易体系将会破裂,虽然保住个名不符实的虚名,就会象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会一样,退出历史舞台。而世界经济就会日益趋于地区化和双边化,为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新地位,提供一个活动的空间。”
  
  那么,今天的美国战略界,是如何考虑我3年前预测的这个问题呢?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