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收货币真那么痛苦吗?作者:刘煜辉
中国治通胀为什么要收货币?很多人疑惑,收货币能把老百姓关心的菜价肉价摁下去吗?
直接看上去,两者好像没有多少联系。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看看中国从货币到物价通胀的传递逻辑:
货币-资产泡沫-物价
可以看到这中间隔着个资产,是资产吸纳了大量多余的货币,然后开始向物价的各个领域扩散。
土地、地产价格的飙涨直接推动人工涨,特别是蓝领工人的工资涨,经济学概念叫“生存线压力”。低端收入者的劳动报酬大部分要应付日常生活的开销。
农产品价格趋势涨也是因为人工,务农的报酬受城市务工报酬牵引而涨价(这是经济学机会成本的概念),同时农产品从出土地到城市的卖场的中间流通和服务环节需要涉及大量人工,这些都是在涨的。
城市服务价格和食品价格上涨是中国式通胀的最主要的动力,而它们背后都受到资产价格的驱动。
所以,我们讲,中国收货币不是直接作用于物价,而是作用于货币到物价的那个中间环节—资产泡沫。
在当下,中国资产泡沫摁下去了,物价通胀的压力自然就解除了。反转过来讲,如果不收货币,人民币资产泡沫还要长时间存在下去,那么中国通胀的压力可能也是长期挥之不去的,即便政府可以用行政来压制。通胀无非以另外一种形式出现而已,如短缺(供给减少)。
收货币,中国经济不可避免要减速,因为随着人民币资产价格下行,信用一定是现减速态势,因为中国银行体系90%的信贷都是以人民币资产抵押品投放的。
中国经济中总是存在很多新奇的说法(这些说法往往又多是似是而非,叫人难以识辨)。
在我看来,经济下行未见得对就业构成多大的威胁。中国经济的速度从来靠的是投资和重化工,而那一块与就业关联不大。
速度下来了,流动性潮水退去,中国的商品价格将大幅下跌,反而增加制造业部门竞争力。它们是活得更好,而不是更坏,有更多的机会雇佣更多的人,而不是被成本逼着用机器替代人工。
中国经济的制造部分抗击打的弹性其实很大,受损的其实是资产部门(地产、银行和大型国企)。这些人本就该为中国经济转型支付成本。
我一直认为中国政府在平滑经济减速的痛苦的作为空间很大。其实道理都是很简单。
只要开放垄断,通过减费减税(我以为,在中国现阶段减费,特别是政府减少企业代缴的社保费部分,远比减税对私人部门作用大,增值税体制下,减税有利于资本密集型的国企部门,减费直接有利于吸收大部分就业的私人部门),就能把社会化大生产的四个环节(生产、流通、分配、消费) 中的后三个环节的生产力(在现代经济中都属于大服务业部门)极大地解放出来,激发企业家精神,创造就业的集群式迸发。
反转过来,随着家庭财富日渐殷实,随着财富开始从政府和国有部门流向家庭,高悬的资产泡沫也就有了软着陆的可能。做实泡沫不就是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吗。
中国收货币真就那么痛苦吗?关键取决于你想不想解决问题
中国式通胀已成为长期压力
中国10月份的官方CPI数据公布为4.4%,大大超乎市场预期。从构成看是这样的。翘尾1.3%,新涨价是3.1% ,而9月份是2.4%,新涨价出预期是cpi超标的关键。
估计11月份、12月CPI会有所回落,因为11月份翘尾降至0.8%, 12月份翘尾降至0。
明年上半年物价数据压力会很大,因为翘尾在 1.7%~2.5%之间如果新涨价保持3%的强势,明年上半年多数月份CPI会在5%以上。
这就是为什么最近宏观部门不断有声音传出,中国通胀容忍度需要提高到4.5% ~5%。
没必要去找各种理由来说服自己,说通胀与货币超发没关系,无非就是为了不支持动用全局性紧缩手段(加息)。
2003年以来,中国物价上涨的动力主要来自两块:一是城市服务性价格; 一是食品价格。
而这两块跟货币和资产泡沫直接相关。
第一块好理解,服务价格最大成本是地价,因为地价直接驱动人工涨价 ,城市生活成本大幅上涨,经济学概念叫“生存线压力”;
第二块稍微绕一点,因为大家很容易把农产品涨价与短期供求联系在一起,比如气候和自然灾害。
但最近十年来中国大多数农作物的价格都能画出很明显的趋势线。结构因素是无法画出趋势线的。
这说明中国农产品价格上涨存在趋势性因素—人工,这就不难 理解耗费劳动力大的农产品价格涨幅大,如 棉花、蔬菜的涨幅远大于谷物的价格涨幅。
中国人工为什么涨呢?
流行的说法是,中国人工飙涨是因为中国已经逼近人口结构拐点。 但有一点可以相信,当拐点临近和到来时,所引发的工资的上涨应是像"沙丘"一样平缓和持续的过程,日本经验数据可以看到这一现象。但中国蓝领工人的薪酬自2006年以来的上涨却像"峭壁"一般陡峭。我的一位学生(北京某建筑企业的老板)告诉我,去年70~80块人民币/天请一个建筑人工,而今天涨到120元/天都难请到人。
中国的劳动力红利的释放完全有条件比日本更均匀、更持续一些,甚至我们广袤的国土和区域差异可以使得这一过程有足够的纵深,因为资方可以将工厂迁往内地,或可以用机器替代人工,但当下内地的土地等要素成本也在同时快速的上涨,所以薪酬上涨变得全局性的异常刚性。
刘易斯认为,一个国家在拐点之前也会出现工资上涨,主要是因为维持生存线的工资水平上涨。所以,我们不得不回望货币的泡沫,某种程度确是泡沫吞噬了中国的劳动力红利。
中国式通胀的逻辑一直清晰:货币-资产通胀-物价通胀。
所以中国式通胀它是一个常年货币超发的累积效果,不是某一个时点货币发多了,也不全是反危机这两年货币信贷膨胀的事。
如此,新涨价因素持续性更强。
从数据上看,从2003年开始,中国每年市场被注入的净头寸都是大剂量的。尽管这段时期中国央行很忙,但依然无法对冲掉外来之水。
我们知道,这个注水泵叫“外汇占款”。
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把中国通胀的责任都落到美国头上,中国的经济学家喜欢讲“输入性通胀”。中国人也很容易这样思考问题。
经济学有个概念叫“镜像互补”,全球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是平衡的,那么如果美国失衡,外部就必然得有一个经济体如中国失衡与之合上,才不至于出问题。近40年来,全球经济一直运行的“商品美元循环“和”石油美元循环“,缺了谁都玩不转。这是美国、新兴国家和资源国家互动的结果,简单说,美国印钱,必须有外部世界接受,信用规模才可能膨胀。
所以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经济越刺激,越不减速,盖特纳和伯南克是最乐见的。那些鼓励中国放水冲沙,与美国大打货币战的人是不怀好意的,总之,中国如不主动收货币 通胀肯定演变为长期压力。
从政策上讲。最近中国股票市场波动剧烈,大家都认为政策预期开始转向了。
在我看来,宏观决策者一贯意图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市场不断传言年内加息50bp,细想是不合逻辑。
面子上的依据 CPI 数据至少今年最后的两个月会变得令人安慰一些。但明年上半年预期是不好看的,加息的政策空间会急着年内耗费吗?关键是,加息本身就是宏观当局所不情愿的。
市场有时要学会思考宏观决策者话的背后意图。
周小川行长讲“池子论”,大家老去想这个池子是什么。但这反而忽略背后的更重要的信息:池子本身就是数量控制的概念,而不是价格调控,货币当局首选还是数量,加息不会雷利风行地那么痛快。
比方说,最近国务院出台了四条措施行政控价。
市场反过来理解背后的意思就是改变货币宽紧的政策可能性低,宏观当局还是习惯用微观手段来对付宏观问题,或者讲全局性收货币的政策(加息)依然是那么别别扭扭,非常犹豫的。
如果一定要概括未来一段的中国金融态势,还是六个字:宽货币 紧信贷。
在中国做宏观金融分析,有一点需要明白。
货币和信贷在中国讲的是两个层面的事,大家混在一起谈,就很难看清楚了。
货币讲的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关系。而信贷是商业银行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人民币资产价格是由货币决定的,而不是由信贷决定的。
信贷紧意味着银行体系大量闲余资金的产生,翻转过来又会压低银行间市场的中长端利率。
而中国资产价格是由银行间的资金价格决定的。
从金融这个意义上讲,我个人倾向于判断现阶段的股市和明年上半年某个时点债市(CPI指标的高点时)都存在很大的买入机会。
==================================
无数的分析观点表明:农产品必涨价,美元必升值,从这两方面来长线操作,赚钱只是多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