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阅读 | 推荐阅读
支持: 天涯论坛、淘股吧

[经济杂谈]自9月13日开始记录国内外经济新闻大事(转载)

原文 | 楼主:昭名 (*)
昭名 @ 2010-11-27 22:26:00
    作者:紫狼星主 回复日期:2010-11-27 12:45:16 

我们现在中国的土地出让金是跟香港学的,而国外一般是收取土地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可以根据土地的行情产出及自然保育等每过几年调节一次,而每年收取一次的土地使用税也将国家带来永久的稳定收入。反观出让金制是殖民政府在明知自己迟早将要离开这片管治地,想办法在离开前大捞一把的做法,但港英当局还算有良心,没有在离开前把所有能卖的土地全部卖光。可我们这片土地的管治者自称委光正,要万年当家,如何如此短视?好的不学,学殖民者掠夺式的开发?


  
    中国整天喊调节房价,但总降不下来,关键在哪?关键就是土地出让金占了房价的大头,如果取消土地出让金而代之为土地使用税,而土地使用税可以参考国外的以连续十年平均产值的1至5%,也就说一套房年租金收入10000,那就每年要交100至500的税。这样一来房价立马就降。其它任何土地使用也一样譬如厂矿等也可以用土地使用税代替,只是应根据土地的使用性质和产出及自然保育来制定税额
昭名 @ 2010-11-27 23:15:32
  作者:猴王的马甲 发表日期:2010-11-27 15:33:00

   一、关于最近行政手段压制物价的后果的分析
    
    二、美元指数最近的分析
    
    三、从分配和货币角度来看现状
    
    
    
    
    
    一、关于最近行政手段压制物价的后果的分析
    
    最近看到国家开始限制高价收购粮食,然后通过抛售国储粮和食用油来平抑物价。
    
    不知道他们是否还有头脑,在天量资金面前(货币超发),就算抛光国储粮和食用油库存都没用呀(被那些外资和其他资金低价吃下),只能一时抑制物价,然后结果就是农民更穷,因为他们承受了其他物资的通胀,但是自己的收入并没有增加(短期),明年更没人愿意种粮了,粮贱伤农。
    
    后面的结果就是我们国储粮少了,种粮的人又少了,可想而知明年6月份的粮食会怎样。
    
    难道我们还不知道我们的通胀是因为货币超发的原因吗。
    
    2009年粮食产量10616亿斤,预计2010年粮食消耗量在10500亿斤,撬动国家的粮食价格只要股市和房市流出个零头就可以撬动了(中国股市现在估值在20万亿左右),从资金量上来说浙江民间资金和煤老板的资金都能够撬动。
    
    现在不通过源头的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过行政命令来抑制的结果就是明年大家都去种棉花而不种粮食了,结果可想而知(棉花是暴跌品种),为何我国受伤的总是农民?
    
    下面我们来看一组数据:今年1-10月,固定资产投资比例:房地产:27%、工业29%、第一产业(农业)2%、教育2%、其他39%、建筑业1%
    
    今年10月份财政支出结构:教育13.8%、社保就业12.3%、城乡社区7.2%、其他57%(这个其他57%是哪些?)
    
    
    
    
    
    二、美元指数最近的分析
    
     此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
    
    从最近的港币走势看,在中国的热钱处于流出状态。
    
    根据宏观的战略分析,美国应该是期望美元指数继续下跌,但是欧盟期望美元指数上涨来缓解欧元估值过高(对于他们的出口影响很大),所以最近欧盟打出了一系列牌(包括甚至传出德国要退出欧盟,这种概率基本没有的,就是要压低欧元的汇率)。
    
    最近看美指能否站稳80一线,我估计下周美指回调的概率比较大。
    
    我前面的判断是短期美指反弹到80一线左右,现在已经达到这个点位(80.39),后面中期来看我还是维持原有判断,美元指数还会下跌。
    
    后面几个月大家关注美国长期国债价格走势,假如美元指数进入牛市周期(快速上涨)同时美国长期国债价格暴跌(收益率增加),证明进入逼迫中国贱卖美国国债的阶段。
    
    下面是美国长期国债周三(24号,因为25号休市)的价格和收益率分析:
    
    美国国债周三下挫,本周来首次告跌,因美国就业市场和德国制造业数据的改善削弱了投资者对相对安全资产的需求。
    
    基准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盘中一度升至2.930%高点,距离11月15日触及的三个月高点2.97%并不遥远。
    
    美东时间下午3:58,基准10年期美国国债跌1 5/32,收益率报2.919%。
    
    美国股市上扬拖累了美国财政部290亿美元7年期国债的拍卖,而疲弱的需求也反过来加剧了国债市场的下挫。今天的国债拍卖是本周990亿美元国债发行计划的最后一部分,而市场需求为3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
    
    包括美国股市和国债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将于周四休市。并且国债市场将于周五下午美东时间2点提前收市。
    
    周三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下降幅度超出经济学家此前的预期,为2008年7月份来的最低水平,是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回暖迹象。
    
    德国方面,体现德国制造业信心的一个关键指标11月份飙升至纪录水平,些许缓解了欧元区问题。
    
    票面利率 期限 价格 涨跌 收益率 涨跌
    3/8% 2年 99 29/32 跌 5/32 0.539% +8.2基点
    1/2% 3年 99 4/32 跌 10/32 0.799% +10.8基点
    1 1/4% 5年 99 2/32 跌 21/32 1.572% +13.9基点
    1 7/8% 7年 97 23/32 跌 30/32 2.230% +14.8基点
    2 5/8% 10年 97 15/32 跌 1 5/32 2.919% +13.7基点
    4 1/4% 30年 99 11/32 跌 1 17/32 4.289% +9.2基点
    
    2年期国债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之差: +238基点,前交易日为+231基点。
    
    
    
    
    
    三、从分配和货币角度来看现状
    
     从分配的角度分析,股市和房市都是属于二次分配问题,就是中产阶级和普通老百姓的钱向有资源的群体集中。从货币的角度分析,其实不管房价涨跌不管股市涨跌,M2并没有变,变的只是社会资产估值,这个会影响到M2和社会总资产估值的比例,因为按照现在这种估值模式,感觉m2的比例并不高,所以货币贬值不厉害,假如这会总资产估值突然暴跌,然后对应的还是原来的天量的M2,就会形成货币的疯狂贬值。就是我博文中描述的那个村庄的故事一样的道理
    
    货币的发行多少其实是和社会的总资产相对应,表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就是泡沫和通胀问题,泡沫的本质是社会商品总资产的过度评估。这个就是从基础原理性上面来解释什么是泡沫以及泡沫对应的关系
    
    但是很多人会说既然这样是否房价也会因为通胀因素而不跌甚至上涨,以上是一个平均模型(包含了所有东西的价格),但是被高估的都要下跌,被低估的都要上涨,这个就是物价平价理论,下面这个小村庄的模型比较容易解释(前面博文中写的):
    
    下面打比方的村子是一个缩小模型,把很多其他因素忽略了,只是为了说明货币发行速度和资产价格之间的关系。
    
    我们如何去理解货币,打个比方,一个村庄,里面所有的资产正好配合原来发行的1000圆现金(这个作为初始值,流动性需求暂且不考虑),假如一年后资产增加了500圆(按照初始的购买力计算),但是这1年增发了2000圆货币,结果是什么?就是现在有了3000圆货币,但是购买力只有原来的1500圆的资产存在,也就是说所有的物价涨了一倍才能平衡。这个是平均水平,但是有时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大米和菜没有怎么涨,但是这1年里面村子里的房子涨到5倍,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房子原来在1500圆购买力的情况下占比是20%(价值300圆),房子一年涨到5倍,也就是占用了现在1500×20%×5=1500圆的现在货币购买力,剩下的80%的资产是从1200圆涨到1500圆(通货膨胀率是25%)。
    
    然后我们来看,房子通货膨胀率是400%,经济占比从20%上升到50%,其他物资通货膨胀率是25%(经济占比从80%下降到50%),做个就是结构性失衡,然后看通胀率,假如房子在CPI中只占比10%不到,其他的占比90%,也就是他的涨价因素被人为缩小了,这个时候因为他对于经济总量占比已经到50%了,所以他在CPI中的权重应该相应增加(实际没有增加权重,是在掩盖货币问题),这个就是一个数字游戏,嘻嘻。
    
    所以很多人认为结构性失衡会继续下去,那我们再来看看一个问题,再下一年,房子要保持同样的涨幅的话货币投放量是多少?假如到再下一年房子要保持5倍的涨幅,按照其他物资通货膨胀率不变的话,需要继续投放:1500×5+1500×1.25-3000=6357,也就是说货币投放量需要上一年的3倍多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不知道大家高中时是否学过抛物线或者渐近线,用高中的渐近线最容易理解,这个就叫边际效应,越向后需要几何级数增加的货币才能同样拉动我们的房价,09年我们花4万亿就能把经济搞热,但是到2011年我们可能花10万亿都拉不起来了。很多人说我们的房价不会跌,我们的房价能够涨到天上去?
    
    没有人能够改变经济规律,也没有任何政府能够改变经济规律,只能延后,延后的结果就是爆发得更厉害。
    
    然后再深入一点理解,就是资产价格结构性失衡,归根结底就是我们的货币出了问题,就像上面那个村庄的情况就是一个缩影,当我们的资产价格出现结构性失衡,一部分资产被高估,一部分资产被低估(涨价幅度低于货币发行增幅),整体货币发行速度太快,为了防止出现整体通货膨胀失控,就把货币引导向CPI权重小并且蓄水量大的一块(比如房价),但是这个是有边际效应的,当货币发行速度达到及至(比如09年的货币和贷款增幅吓死人),然后原来低通胀物品开始进入快速上涨阶段,基本也就意味着资产价格结构性失衡到头了,资产价格重置一般会滞后1-2年。
    
    就像上面的小村庄一样,里面的房子不会一直保持这种涨幅,其他物品也不能一直处于低通货膨胀水平(相对货币发行速度),最终的结果就是被高估的资产会超跌(最终价格会低于货币增发速度带来的最终平均价格),被低估的资产会超涨(最终价格会高于货币增发速度带来的最终平均价格)。
    
    我们还是来看上面那个小村庄的故事,假如到第四年,村子里面的房价撑不住了,我们来看看,货币发行量是9357,按照初始购买力来算资产是1500圆人民币(包含500圆的劳动创造的资产增加),这样算一下平均应该涨到了6.2倍左右,但是房价涨到了25倍,权重从20%变到80%,按照价格平价理论,房价应该跌到总量为300×6.2=1860以下,也就是要跌75%以上,这些货币会释放到其他资产,其他资产要涨4倍以上。
    
    以上为一个简化模型的简单计算,只是为了说明问题,放到一个国家的话,会有很多其他因素,比如二次分配问题、财富集中的问题、财富外流的问题、劳动创造的物资增长的因素、进出口的因素等等。
  
    所以我认为最近这次欧元的下跌不是美国在攻击,而是欧盟在努力让欧元下跌,这个是美国和欧盟之间的博弈。从默克尔一直唱衰欧元,从传言德国退出欧盟,从欧盟拉俄罗斯进反导(就是要挟美国期望让欧元下跌)、从欧盟自己唱衰爱尔兰等等都可以看出来。
    
    后面就要看美国最后是否妥协,假如妥协了,美元指数上涨幅度就会比较大,假如没有妥协,下周美国开始打牌,美指下周就会下跌。
昭名 @ 2010-11-28 09:09:45
  再贴一段关于日本经济危机:

    每一次谈到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汇率争端,都会让人联想到《广场协议》以及随后日本经济的遭遇,至今令人谈虎色变,并引之为升值恐惧论之经典依据。然而《广场协议》升值的“黑名单”上,除了日元,西德马克也赫然在列,两者涨幅均超过了40%,但只有日本迎来了“失落的十年”。事实上,历史记录的不只是日本经济衰退这个结果,也忠实的记录了其中的原因。
  
  《广场协议》:“恐怖的金融黑船”开进东京湾
    《广场协议》之前,日本的金融体制还是一个高度封闭的体系,经济和金融都有着浓厚的“封闭”和“管制”色彩。加之日本制造业的坚挺以及日本经济的持续走高,使得美国贸易赤字攀升。日元和日本金融体系正处在风口浪尖上,日元大规模升值已经不可避免。
  
  1985年,5个最发达国家的经济巨头们达成了《广场协议》。
  
  
  
  “金融黑船”压城,日元在恐惧中升值
  
  对于“金融开国”和日元升值的恐惧使得日本国内对要求升值的国际压力十分抵触,从政府到民间都很不情愿。即将到来的升值协议甚至被当时的舆论认为是“金融黒船到来了”(“黒船”是19世纪中后期对欧美列强驶向日本的军舰的称呼)。国内出现了大量类似《金融战败》和《美国改造日本》等论著,鼓吹即将到来的“毁灭”,而这种情绪也为日本政府日后应对升值的错误措施埋下了伏笔。
  
  日元升幅86.1%、德国马克70.5%、法国法郎50.8%
  
  但谁都无法阻止“金融黑船”开进东京湾。“广场协议”签订后,五国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各国开始抛售美元,继而形成市场投资者的抛售狂潮,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1988年与1985年相比,主要货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大约分别为:日元86.1%,德国马克70.5%,法国法郎50.8%,意大利里拉46.7%,英国英镑37.2%,加拿大元近11%。[详细]
  
  --------------------------------------------------------------------------------
  
  
  
  
  
  升值影响被日本经济“意外”消化
    随着日元大幅升值,日本经济“意外”的迎来了短暂春天,为日本企业在海外进行大规模扩张提供了良机,也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让“日本制造”的既有优势得以提升。并且将自己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排名均提升至第2位,奠定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强势地位。而升值带来的其他风险,大部分也被消化。
  
  
  日本经济在二战后经历过数次大起大落。
  
  
  
  向海外转移制造业,降低24%的劳动力成本
  
  在《广场协议》实质性作用产生之后,日元持续、大幅的升值在短期内确给日本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但并没有立即带来经济毁灭,风险反而被制造业消化,并且利用升值开始在全球各地大规模扩张自己的经济版图。
  
  从1985年以来,日本企业逐渐练就了一套对应策略。他们努力削减人工费用,并且把生产转移到人工成本更底的海外。这些努力,使日本制造业总成本中的人工费从1994年的73%降低到2007年的49%,从而使日本企业在日元升值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一定的盈利性。[详细]
  
  失业率仍维持在2%,变化温和
  
  《广场协议》达成后日本的就业市场状况较为稳定,其失业率一直控制在2%左右,与升值前1.2%的失业率相比,变化较为温和。日本在终身雇佣制的背景下,企业很少采用裁员来应对经济不景气,而员工也易于接受减薪与企业分担困难。因此,得益于一个富有弹性的劳动力市场,日本经济在外部冲击下保持了较低的失业率。[详细]
  
  升值的进口总收益超出出口损失
  
  按照日本东京大学吉川洋教授的估计:从1985年9月到1987年12月,日元兑换美元汇率从240:1升值到130:1,在这两年中,日本共减少了9万亿日元的出口收入,这确实导致了国内投资和消费的减少。但日元升值后,以日元计价的进口价格下降,并由此导致两年共减少了9.3万亿日元的进口成本,比减少的出口收入还稍多。
  
  日元每升值一个百分点,反映到以美元计算的出口货物价格上,只上升了0.5个百分点。剩下的0.5%被企业降低成本的努力和资源进口价格的降低给吸收了。总体上,日元升值带来的进口收益及其关联效应超出了出口损失。[详细]
  
  --------------------------------------------------------------------------------
  
  
  
  
  
  日本由于恐惧升值的政策失误导致经济泡沫
    不过,任何一种货币的大幅升值,都会对该国经济带来利弊两个方面的影响。是否能够趋利避害,政府的经济政策起到了决定性因素。日本泡沫经济生成和破灭的主要原因是对于升值的恐惧而造成的宏观政策失误,使得“期待”中的泡沫经济不可避免的到来,但这已经与汇率升值没有太大的关系了。
  
  任何一种货币的大幅升值,都会对该国经济带来利弊两个方面的影响。
  
  日本泡沫经济生成和破灭主要是升值影响被高估造成的。
  
  
  
  由于“历史恐惧”,升值的负面影响被高估
  
  《广场协议》前,在日元汇率几次较大波动中,日本政府由于没有正确看待和理解日元汇率波动问题,采取了错误的对策。如在1972年上半年,为了消除日元升值可能对经济造成的不良影响,日本政府提出了“改造日本列岛”计划,但这一经济刺激计划却引发了通货膨胀和土地投机,导致了1973-1974年经济危机的爆发。这使得日本政府在对待《广场协议》有一种“历史恐惧感”。
  
  
  
  连续三次宏观政策失误错过政策调整窗口
  
  1986年,日本出现了短暂的经济衰退,这仅仅是日元升值后市场的自动调整。但是,出于对日元升值的恐惧,日本政府对“日元升值萧条”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日本银行连续五次降低利率,把中央银行贴现率从5%降低到2.5%,不仅为日本历史之最低,也为当时世界主要国家之最低。随后,日本政府又错过了1987年经济复苏的调息窗口。于此同时,其还实施了一个6兆亿日元的综合性财政投资计划,扩张政策仍在持续。
  
  1989年,这种恐惧达到极致,紧缩政策突然来临:日本连续五次上调中央银行贴现率从2.5%至6%。同时,日本大藏省突然要求所有金融机构控制不动产贷款,所有商业银行突然大幅削减贷款。日本货币政策的三次失误使得在日元升值的大背景下,仍然造就天量而廉价的资金,经济危机不可避免。[详细]
  
  在升值的同时,天量廉价资金涌入股市和房市
  
  日本政府宽松的货币政策一直持续到1989年。极度扩张的货币政策造成日本“经济体系内到处充斥着廉价的资金”,大量的廉价资金无法在贸易部门获利,就蜂拥进入了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1985-1989年,日经平均股价上升了2.7倍;1986-1990年,东京、大阪等六大城市的价格指数平均增长了三倍以上。
  
  之后,关于日本经济沉的故事我们已经耳熟能详:泡沫经济破灭,日本迎来“失去的十年”。
  
  --------------------------------------------------------------------------------   1985年9月22日的纽约广场饭店里的经济巨头们并不是日本经济衰退的黑手。恰恰是由于日本政府对日元升值的恐惧,其负面影响被高估,导致的宏观政策失误所造成的。事实上,每一次的泡沫经济中都有极度扩张性需求政策的影子——每一次泡沫的形成无一例外,而非汇率涨跌。
  
  
昭名 @ 2010-11-28 09:14:00
  王宇:日本泡沫经济之鉴
2010-06-22 23:19:18 来源: 《新世纪》-财新网 跟贴 8 条 手机看新闻 日本泡沫经济发生于1985-1990年,当时日本正处在改变增长模式、转变发展战略、开放国内市场、融入国际社会的初期。这个故事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
  
  毫无疑问,日本泡沫经济生成和破灭的原因是复杂的,包括制度、结构和政策等,但回到其定义,泡沫经济是指大量过剩资金追逐相对稀缺的投资机会而造成的资产价格膨胀,因此这个故事将主要在宏观经济层面展开。
  
  要说明日本泡沫经济的生成,还需要从日元升值说起。虽然从本质上讲,日本泡沫经济与日元升值是两个不同的事件,各有不同的原因,但由于二者出现在同一时期,有着相同的历史背景,因而产生了复杂的联系,以致使一些舆论误读了它们。
  
  日元对美元升值的直接原因是日美贸易差额的变化;根本原因是日本对美国经济实力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经济正为“滞胀”所困扰,1980年,美国的通胀率为13.5%,失业率为7%,经济增长率为-0.2%,财政赤字为738亿美元,贸易赤字为150亿美元。为了克服“滞胀”,里根政府以减税为核心,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提高利率,抑制通货膨胀。高利率增加了美元对国外投资者的吸引力,大量资金流入美国市场,导致美元升值。1979年至1985年2月,美元对其他10个发达国家货币的多边汇率上升了73%。
  
  美元升值扩大了美国贸易赤字。1980-1984年,美国对日本的贸易赤字从150亿美元增加到1130亿美元,与此同时,日本对美贸易顺差从76.6亿美元增加到461.5亿美元。巨大的贸易差额在使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债务国的同时,也使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1985年,日本对外净资产为1298亿美元;美国对外债务为1114亿美元。
  
  日元对美元升值的更深层因素是,二战后,美国曾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元成为“超级货币”;20世纪80年代,日本在经济增长率、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均已远远超过美国,美元开始衰落。1980-1985年,美国劳动生产率平均约为0.4%,日本约为3%;美国经济增长率平均约为1.5%,日本约为4.8%。
  
  也就是说,到1985年,日元升值与美元贬值都已经无法避免。实际上,1985年2月美元走低/日元升值的过程已经开始,1985年9月的“广场协议”只是加快(而非启动)了这一进程。
  
  日本泡沫经济生成和破灭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宏观政策的失误。在当时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日本货币政策曾经失去平衡,出现过三次重大失误。
  
  1986年,日本出现了短暂的经济衰退,史称“日元升值萧条”。实际上,“日元升值萧条”的时间很短,仅仅是日元升值后市场的自动调整,当年年底日本经济便恢复增长。但是,出于对日元升值的恐惧,日本政府对“日元升值萧条”做出了错误的判断,采取了错误的政策,再加上其他国际因素的影响,从1986年1月到1987年2月,日本银行连续五次降低利率,把中央银行贴现率从5%降低到2.5%,不仅为日本历史之最低,也为当时世界主要国家之最低。而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造成了大量过剩资金。在市场缺乏有利投资机会的情况下,过剩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造成资产价格大幅上涨。这是日本货币政策的第一次失误。
  
  1987年秋,世界经济出现了较快增长。为了对付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美国、西德等相继提高利率,日本银行也准备升息。恰在此时,1987年10月19日,被称作“黑色星期一”的“纽约股灾”爆发。在西方国家的联合干预下,“黑色星期一”仅表现为一种市场恐慌,并且此后不久,人们原先对世界经济的悲观预期为乐观情绪所代替,各国经济均出现了强劲增长。
  
  但日本经济的灾难却由此开始。当时美国政府担心,如果日本银行提高利率,资金不能及时向欧美市场回流,可能再次引起国际市场动荡,因此建议日本政府暂缓升息。日本政府也担心,提高利率可能使更多的国际资本流入日本,推动日元升值,引起经济衰退。并且,当时日本正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需要以较低的利率来增加国内投资,减少储蓄,缩小经常项目顺差。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银行决定继续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维持贴现率在2.5%的超低水平上不变,一直到1989年5月日本银行才提高利率,这时距离“黑色星期一”已经19个月,距离日本实施超低利率政策已经27个月。
  
  这是日本货币政策的第二次失误,也是一次“致命的失误”。极度扩张的货币政策造成日本“经济体系内到处充斥着廉价的资金”,长期的超低利率又将这些资金推入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1985-1989年,日经平均股价上升了2.7倍;1986-1990年,东京、大阪等六大城市的价格指数平均增长了三倍以上。
  
  1989年,日本政府感受到了压力,日本银行决定改变货币政策方向。1989年5月至1990年8月,日本银行五次上调中央银行贴现率从2.5%至6%。同时,日本大藏省要求所有金融机构控制不动产贷款,日本银行要求所有商业银行大幅削减贷款,到1991年,日本商业银行实际上已经停止了对不动产业的贷款。货币政策的突然转向首先挑破了日本股票市场的泡沫,1990年,日本股票价格开始大幅下跌,跌幅达40%以上,股价暴跌几乎使所有银行、企业和证券公司出现巨额亏损。紧跟其后,日本地价也开始剧烈下跌,跌幅超过46%,房地产市场泡沫随之破灭。货币政策突然收缩,中央银行刻意挑破泡沫,这是日本货币政策的第三次失误。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出现了长达10年之久的经济衰退。
  
  为什么日本政府长期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再一次回到日本泡沫经济的起点——1985年。在日本历史上,1985年是一个极具特殊意义的年份,这一年日本发生了许多足以影响日本历史、改变日本命运的大事。
  
  第一,日本经济、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步伐加快。战后日本的经济和金融都有着浓厚的“封闭”和“管制”色彩。20世纪70年代,日本开始了经济、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进程。20世纪80年代,这一进程迅速加快。1985年,日本政府发表了《关于金融自由化、日元国际化的现状与展望》公告,揭开了日本经济、金融全面自由化、国际化的序幕。
  
  第二,日本政治国际化进程加速。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政府提出,日本要从一个“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而日美关系将成为“政治大国”的基石。在1985年的“广场会议”和1986年的“卢浮宫会议”中,日本均成为美国最坚定的盟友。
  
  
  第三,日本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从1980年起,国际社会要求日本开放国内市场、改变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呼声越来越高。1985年的日本《经济白皮书》指出: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可持续,日本必须扩大内需,以缓和与国际社会的关系。
  
  也就是说,1985年的日本,同时面临着三个重大的战略转变:由“管制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变;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转变;由“外需主导型经济”向“内需主导型经济”转变。如此重大而深刻的变革集中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有可能使宏观政策失去回旋的空间。当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国内政策协调与国际政策协调等问题等交织在一起时,宏观政策的权衡、选择和调整会变得非常困难,可能会因失去平衡而出现严重失误。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我们需要以更宽广的胸怀、更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世界。
  
  =========================================
  在我看来,日元升值在当时是趋势,日本和美国只是看到了趋势,助推一把而已。
  日本从中得到的是海外急剧扩张和经济转型以及房地产股市泡沫的破灭,美国压根没有从日元升值中改善贸易赤字,只是为金融寡头利用日元升值掠夺日本外汇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而已
昭名 @ 2010-11-28 09:21:56
  说到底,90年代日本经济痛苦转型是真,金融大鳄看到趋势利用规律赚钱才是顺带的副产品,索罗斯不赚这钱,别人也会赚的,有点像意外怀孕,两个人享受不假,可谁也没想到监管措施不利,造出了副产品 这有点像历史的必然性,就算抗日的时候没有老毛,也会有另一个人带领大家赶走日本鬼子。
昭名 @ 2010-11-28 09:28:20
  菅直人下令:美韩军演期间日本全体阁臣在东京待命
昭名 @ 2010-11-28 09:46:52
  强者生存 2010-11-28 0:01:30
4800亿那天我在一个群里说:不出半个月资本市场即将血流成河
  强者生存 2010-11-28 0:04:58
  偶的后期操作:
  3500开始减仓一半,4000清仓出局。
  然后买入棺材准备做死人生意!
  
  
  
  美日形成周级别背离,看来要有周级别的上涨了

昭名 @ 2010-11-28 10:09:08
  中科院重建楼兰计划拟在罗布泊旁形成新淡水湖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8日03:45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成都商报讯 (实习记者 蓝婧)昨天,地理学家夏训诚在“金沙讲坛”上介绍了我国学者最新一次对罗布泊地区科考研究得到的7大新发现。在这次科考中,学者们对罗布泊“大耳朵图像”有了新认识,找到并确认了罗布泊东湖的北湖岸线存在,得出古湖泊的面积超过5.5万平方公里。
  
    夏训诚表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所正在起草“新楼兰计划”,将罗布泊纳入其中,从上游引水,在罗布泊旁形成一个新的淡水湖,进行楼兰的生态重建。
  
    特别提醒 12月25日(星期六)14:30,在市图书馆将举办第48期金沙讲坛:湿地———承载生命的摇篮;主讲人: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司长、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陈克林。
  
  ===================
  以后移居内陆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今年前10月系全球最热一年 千年极寒说法遭疑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8日03:16 扬子晚报
    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报,一直到本月的月底,全省大部分地区都将维持着晴好无雨的天气。回顾整个11月,南京仅仅在11月14日迎来了一场雨,11月中下旬的温度比常年同期都要偏高,南京今年不仅入冬迟,天气也是异常干燥。昨天国家气象旱涝监测显示,包括江苏在内的我国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气象干旱。而同时国外也有监测显示,今年1至10月是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这不禁让人怀疑,之前传言的“千年极寒”是否会成为“浮云”?
  ============================
  极端天气是真,有10月份的最热,1、2月份来个最冷还稀奇吗?
  
  
  人民日报连续5天发文论物价 中央出台措施稳民心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8日 00:11 人民网
    【编者按】
  
    “国16条”出台了,人民日报连发5天连发5文、发改委等连续出招稳定物价,糖、棉花等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大幅下跌,食用油批发价开始下调……好消息不断传来,可再瞅瞅超市里的油价、商场里的服装价还有餐馆里的菜价,对“吃穿”格外在意的家庭主妇们把笑声又咽了回去:衣服还是那么贵,早点快餐甚至还在涨,怎么市场反应这么迟钝啊?那些个嚷嚷着“市场规律”、紧跟涨价风的商品凭什么不跟着降呢?
  
    抑价措施要落到实处,才能让老百姓“心安”;涨价要涨得公平合理,才能让老百姓“理得”……
  
  =================================
  只许州官炒房,不许粮食涨价,是何道理?你就调控吧,看能不能美梦成真!
  
  
  普京呼吁摆脱美元垄断储备货币 称其致经济失衡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7日 10:53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1月27日电 据俄新网报道,俄罗斯总理弗拉基米尔·普京日前声称欧元是稳定的货币,他呼吁摆脱美元垄断储备货币的局面。
  
    普京在德国《南德意志报》主办的年度经济论坛上表示,“现在欧元在葡萄牙、希腊、荷兰有波动,但总体上还是稳定的,是很好的世界货币,应当占据自己作为储备货币的应有地位。”
  
    普京说:“我认为必须在近期内摆脱美元作为唯一储备货币的过分垄断局面,这对于世界经济来说不是好事,导致了世界经济不平衡。”
  ============================
  给美国上上眼药也是好事
  
  
  作者:战略投资家 发表日期:2010-11-28 9:33:00
  
   每次,不论什么东西的价格出现飙升,官方的说法一成不变----那是游资的炒作。从来没有去研究供求基本面的变化。这个答案就是万能的。
  
    可是,官方从来不说游资是什么东西。它们是谁的钱,来自哪里。 为什么不揭穿游资的真相呢?他们不敢。他们才是游资的主子。
    
    游资无外乎几种:表外贷款,地下钱庄集资,贪官的黑钱。看到了吧,这里面90%以上都是他们自己的钱,他们怎么可能去揭发呢。
    
    这次食品价格由于供求关系紧张而飙升,官方仍然将游资当作挡箭牌,背地里他们也知道事态的严重性,不仅降低了菜贩的摊位费,而且已投放2550万吨粮油稳物价。 经过这么大的工作,食品价格变化如何呢?几乎没什么变化,以前3块的白菜变为了2.5元而已。以此看来,要真正将食品价格降下来,绝非易事。
    
    你买不起房,媒体可以嘲笑你无能;你买不起菜,媒体还敢嘲笑吗?这可是当局最怕的一件事。 如果出现大规模的饥荒,如何维稳?所以,食品价格的上涨是一个促进改革的好事情。只有粮食才能让他们明白什么最重要。
    
    只有粮食短缺,才能引起当局对农村和农民的重视,才能反思这些年发展路线的正确与否。 如果不采取正确的措施,还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话,这个窘况不仅得不到改善,而且会逐步恶化。
    
    希望当局能够看到问题的严重性,只有粮食才能养活人,而不是房子高铁。如果执意要在错误的道路上狂奔,等待他们的只有前面的悬崖
  ==================
  给力!
昭名 @ 2010-11-28 10:13:05
  静雨山晨: 一边是世界经济行将二次探底,一边是美国经济的再次腾飞。到底是谁把美国送上了天堂,却燃烧了自己。这种牛逼的情怀,真是伟大。伟的太大了。

  静雨山晨: 美韩军演与美日军演(12月3日至10日),连续军演----大叔的目的:配合欧债危机,做空中国经济,做空世界经济。美国再次腾飞,已不远。节奏紧凑。
  =====================
  12月3日是美国公布非农的日子。。。
  
  
昭名 @ 2010-11-28 10:31:46
  亲爱的新浪博友:2010-11-28 09:35
您的文章《[转载](转)1999年,黄金210美元...》已被管理员删除。给您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通知] 亲爱的新浪博友:2010-11-10 09:47
  您的文章《[转载]我们不会上当》已被管理员删除。给您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通知] 亲爱的新浪博友:2010-11-10 09:41
  您的文章《[转载]我们不会上当》已被管理员删除。给您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通知] 亲爱的新浪博友:2010-10-04 09:02
  您的文章《[转载]男人的“绿帽”恐惧症》已被管理员删除。给您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通知] 亲爱的新浪博友:2010-09-09 09:21
  您的文章《[转载]不很全的官府世袭大全》已被管理员删除。给您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通知] 亲爱的新浪博友:2010-08-26 22:22
  您的文章《[转载]不很全的官府世袭大全》已被管理员删除。给您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
  =========================
  新浪很给力,大概能说明什么是好文章了:)
昭名 @ 2010-11-28 11:40:42
  话23: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2010-11-28 09:35:58)转载标签: 杂谈
闲话23: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俺以为自从俺的《黄海和南海》系列写完了之后,大家就彻底明白了朝鲜半岛和黄海会发生的事情。结果还是有一些读者,询问关于现在朝鲜半岛的问题,只好叹息一声。
  
  朝鲜半岛发生了什么事了吗?为啥俺没看见呢?呵呵。
  
  先说一下美国的黑色星期五。大概大家不知道为啥叫做黑色星期五。因为对企业来说,如果你是亏损的话,那么就是你的利润是赤字,是红色的。如果你赚了钱的话,利润是黑字,是黑色的。
  
  所以黑色星期五,就是说如果这一天干好了,那么你一年下来的赤字经营,是有希望变成黑字,可以转亏为盈。
  
  因此全美国的经济学家,都看着黑色星期五的数字如何。
  
  每个黑色星期五都有不少故事。但是以前的故事,大部分是因为大家排队排了几天,然后一冲进去的时候,就踩死了人。今年的故事,有一点不同。
  
  先是三个佛罗里达的黑人女人,星期三开始排队,排了个第一名,总算开心的买到了心仪的电子用品。然后把东西放到了后车厢,到另一家商店扫货。回来之后,发现车窗挨了砖头,所有的战利品被人一扫而空。
  
  想到前一阵子的万圣节,小孩子们出去挨家挨户要糖吃。结果半途回来,被成人拿着枪打劫,把小孩子们手上的糖果全部抢走了。
  
  另外就是圣路易斯的十来个人,为了抢货,把车子停在了其他商家的门口。结果人家商家不服气,一个电话,拖车公司就把车给拖了。买完东西回来的人,发现车子不见了,给人拖了。要拿回车,需要交335美元。
  
  怎么办?只好回去退货,把退回来的钱,要付罚金。
  
  今年俺也出去扫了一些货。主要就是棉织品,和明年会用到一些衣物。反正明年再涨价,也不关俺的事了。
  
  不过扫完货之后的第二天,俺出去吃午饭,然后就拿了一些旧衣物去循环再造中心捐献,看到了两个事情。
  
  先是在吃饭的饭店的停车场,冒着大雨,有一个中年妇女走过来,说如何如何,有亲人住院,汽车没油了,等等,然后要钱。而在循环再造中心,有一个青年妇女,带着两个小孩,爬到人家丢弃旧衣架的大铁箱里,去捡破烂。
  
  以前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这次有些不同。以前见到的要钱妇女,通常是黑人,但是这一次,要钱和捡破烂的妇女,都是白人。
  
  前一阵子,大家大概还记得一件事情,就是中国总理温家宝访问欧洲的时候,突然飞去了德国,在一个很保密的地方,和德国总理梅克尔有一个密谈。现在看来谈的是什么,大概大家都明白了,就是如何针对美联储发动的货币战争。
  
  有读者认为,欧洲以爱尔兰、葡萄牙和西班牙作为赌注,来阻击游资,弄不好会弄假成真,真给搞出一个危机出来。
  
  其实不然,如果欧洲自己的金融界和银行业,与政府沟通好了,完全可以把这个只是作为市场炒作,只是防止美元大贬就行了。因为本来欧洲的资本回报率,就不比美国好多少。
  
  那么往亚洲跑的热钱,就要有些别的办法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朝鲜半岛的危机升级,甚至打一场小规模的有限战争,未尝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法。
  
  而且这正是美国和以色列在中东屡次用的法子。
  
  而这次美国航空母舰进入黄海,俺觉得中国军队方面不需要太大的反应。上一次大家喊打喊杀,是因为那个时候的外交战略大方向上不对头,因此反应强烈,是需要的。
  
  现在大方向上扭转了过来,那么在应对方面,就可以悠着一点了。
  
  你美国的战略,不是说要美国军力才可以搞定东北亚地区吗?那好吧,就让你美国来搞定吧。不过,如果朝鲜不服气,你又搞不定的话,请不要来烦我,好不好?
  
  而且美军在东亚,又这样又那样,花大笔钱,还不是得靠韩国和日本,向美国下大军火订单来解决?
  
  也许将来中国可以仿效美国在台湾搞的军事均衡一套,说什么中国军力增长,为了保持台湾海峡实力平衡,美国必须卖什么什么给台湾云云。那么中国就可以说,因为韩国军力增长,中国必须保持朝鲜半岛实力平衡,也要卖些歼10过去,等等。
  
  至于中国自己内部的问题,就是一句话,压住食品的价格。解决这一个问题,其他的都不是太大问题。
  
  俺在2006年的时候,因为当时想了解继任的伯南克有什么东东,所以看过了他和几个人合写的一本书,叫做《通胀目标(Inflation Targeting)》,因此对他的思路比较明白。
  
  说到底,伯南克的想法,就是想通过大印钞票,将美国的核心价格指数,推高到2%的水平。
  
  但是他的这一个想法,会受到来自于美国未来国会的重大挑战。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共和党的Ron Paul有望出任美国国会的货币委员会主席。他的主要货币观点,第一条就是取消美国联储局。第二条就是放弃美元的法币地位,回到美元金本位。
  
  虽然这两条都不可能实现,但是可以考虑到在这个阻击下,美国联储局实行QE3的机率将会比较小。甚至连QE2,可不可按计划全部投放,都会成为问题。
  
  而因为市场对QE2的信心不足,导致的结果,就是美国的10年期国债利率反而在QE2出来之后,会向高处走。而这种预期,就会导致QE2不可能成功,从而反证了伯南克的政策失败。
  
昭名 @ 2010-11-28 13:20:35
  迪拜危机揭示的幕后黑手的动向

  5311 次点击
  43 个回复
  0 次转到微评
  ricine 于 2009/12/3 3:50:48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经济风云
  迪拜倒账说明的问题
   从2008年的次贷危机至今,已经有将近两年的时间了,为何现在发生迪拜的债务危机,而此前的危机,以及美国带头的降息,扩大信贷的刺激经济计划,和这又有什么联系呢?
   要了解债务危机,首先要了解债券。
   对于债券来说,到期付同样金额(举例100元),两种债券,一种比另一种便宜,也就意味着价格便宜的债券,需要支付更高的利息,换一句话,就是利息约低,债券越贵。
   对一个国家来说,加息往往以为这本币的升值,而这个升值的同时,也会带来国债价格下跌的副作用。也就是说,如果美国加息,那么,美国长期国债的价格就要下降,中国购买的美国国债,就要暴跌,中国的外汇储备,也就收损失了,这个损失,要比美元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更大。
   中国的外汇储备并不是美元现金,所以,美元加息升值,中国的外汇储备损失的反而更多,而美国降息,美元贬值,中国的外汇储备反而增加。(人民币升值,外汇储备反而增加,所以,美国仅管叫的很响,却不会压迫中国真的去这么做,否则,美国的损失更大。)
  
   美国从2001年开始大印钞票,美元从美国流出,向全世界投资,推动了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获得大量的债权。美国要投资海外国家,得到的是债券,比如70年代巴西建设伊泰普水电站,就发行了大量的债券,导致现在的收入都要用于还债,而且,还有几十年才能还完。(债务展期,增加贷款的年限,但是,要还的利息就多了很多倍)。这些债券,有可能是直接美元计价的,也有可能是以所在国的本币计价的。
   08年次贷危机之后,美国带头,降息,投入资金刺激经济,这样一来,其他国家争相仿效,这样,全球的利率下降,也就推高了所在国的债券价格,这个时候,也就是美国人把自己手中的债券卖出的时候。
   债券的价格在上涨,加上债券都被很好的包装,(比如政府担保),在危机中,似乎是不错的避风港,而且,在低利率下,也是合算的。这样一来,美国的投资人,就把债券卖给了当地的投资人。
   同时,美国政府作出一付大印钞票的样子,继续作空美元,让人觉得美元还要低,这么一来,在这种环境下,很多新兴国家的金融机构,就会作空,卖出不属于自己的美元,买入本国货币,这样一来,卖掉债券的美国人,就把自己手中的外国本币,换成了美元,回流了美国。
  
  计算说明:
   如果利率是6%,存期是30年,到期的时候100块就变成了574块,换一个方式,也就是现在17块的债券,到时候就可以拿到100块钱。
   如果利率变成了3.5%,存期也是30年,到期的时候,100块只能变成281块,换一个方式,到时候还100块的债券,现在的价格需要是35块。
  (实际计算要复杂的多,只是让大家明白原理。)
   也就是说,降息之后,债券的价格,会大大的增长,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所有的东西都在掉价,房子,股票,唯有债券在升值,自然成为了投资的新热点,受到避险资本的追捧,美国人的债券,也就顺利出手了。
   这一年里,美国继续打压美元,导致美元回流的时候,并没有造成所在国的货币贬值,这样,5元回流的时候,还能够买回大量的美元,而留下来的,则是所在国金融机构的美元空仓(现在卖出了不属于自己的美元,以后平仓的时候需要再买回美元。)
  
   这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情,也正是这一年经济危机之后,美元反而走弱的原因,为啥呢,新兴国家吃了以前美元计价的债务的大亏,美元升值,本币贬值,等于还债的金额大增,而且相比内债,这样的内债,没有办法通过本币贬值的途径,来进行赖账。(中国可以印人民币还国库券,但如果是美元结算的债券,就没有办法印美元来还。)因此,这些年,新兴市场只接受本币计价的债务,不愿意接受美元计价的债券,美国的资本,只好先换成本币,然后才能投资,所以在撤退的时候,才需要作如此多的工作,弄出降息,印美元等等的烟幕,本质上,是掩护美元资产的撤退。
   债券价格上涨,已经捞够了甜头,同时没有本币贬值的汇率损失,赚了一圈之后,美国的资本是捞够了,等到他们撤退了,新兴国家就该倒霉了。
   我们看到越南现在同时贬值和加息,不得不佩服越南的金融管理人才的远见,加息,让债券贬值,而货币贬值,同时减少了卖出债券后可以换回的美元,把美国的资本回流的损失降到了最小,当然,希望他们不是做的太晚了。
  
   当美元的资本撤退之后,新兴市场国家,就会发现,他们再也借不到钱了,有的脆弱的,如迪拜,就出现了资金链断裂。迪拜的危机发生,大家就会发现,其实,自己手中高价买回来的债券,其实并不是那么保险,存在着血本无归的危险,那么就需要换回更加保险的投资选择,比如美国国债,比如黄金。
   债券的风险增大,价格就会下跌,也就等于利率升高,新型市场国家必须用更高的利息,才能获得借款,而避险资金需要买美元的时候,美元价格上升,那些之前作空美元的金融机构,就要承受所有的汇率损失。
   利率的上升,同样会打击股票和房地产市场,而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下滑,又会带来金融机构坏账的增加,进一步增大金融风险,压低债券的价格,提高利息,从而形成一个恶性的循环。
   这个时候,以美元计价的债务,就要开始讨账了,(在美元不断的贬值的背景下,借美元计价的债务,到时候折合本币,还的就少了,很合算,赶快借!这也是73年石油危机,美元贬值之后,70年代末拉美债务危机的原因。)这就继续增加新兴市场国家的危机,因为需要美元还债,也就意味着本币要进一步下跌,而这也意味着资产价格的进一步下降,债务风险加大,加重那个恶性循环。而本币的贬值,又会加大对美元的需求,毕竟商业流通需要信得过的货币来结算,这样有继续加大了对美元的需求,加重恶性循环。
   循环过后,这些国家就会发现自己的货币一文不值(典型的例子,津巴布韦。),大家的日常生活,都用美元计算,而所有的资产,折合成美元,便宜的难以想象。(80年代初的巴西,90年代中期的东欧,98年的俄罗斯。)这个时候,拥有美元的美国人,就可以轻松的买走这个国家的一切,买不走的,也可以过来享受,比如美女(俄罗斯娘子军。)
  
   对中国的影响:
   新兴市场国家危机发生以后,人民币继续绑定美元,这些国家将没有足够的外汇进口中国产品,从而进一步打击中国的出口,以及经济发展。同时,美国资本将首先打压中国的银行业,(四大行都在国外上市了,被人降低评级,打压股价很容易。)然后银行不得不紧缩银根,企业资金链断裂,企业债和建设债大跌,国家不得不大印钞票来保证还债,(这些债都是地方政府或者国企担保的,人民币计价。)而企业则不得不把成本转嫁个消费者,发生涨价。而汇率管制,让人民币不能及时贬值,等到外资撤离的时候,高昂的汇率加上海量的钞票引发的高昂的价格,中国会变成世界上生活成本最高的国家(北京上海的物价水平在现在的汇率看,已经超过美国,等到成都,武汉达到纽约的价格,中国也就够呛了)。而一般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被压倒了仅仅能糊口而已(什么都涨,工资不涨,生活水平下降。)
   高昂的成本,会让中国失去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而高高的汇率会让官僚资本外流,有钱,为啥在中国?还不如去美国买大房子……,直到中国的收支变成赤字,人民币就会轰然倒下,中国有很多东西要进口,比如喂猪的玉米,榨油的大豆,跑车的石油,这些是刚需,虽然可以减少,但总还要进口的,人民币倒下后的第二轮涨价,足以让社会中相当部分的人活不下去,需要起来闹事,这才是中国最可怕的时候。
  
昭名 @ 2010-11-28 13:37:25
  作者:waitings2010 发表日期:2010-11-28 11:57:00

   废话少说,上图!
    
    前面两幅是本人11月4日制作的美指、欧元波浪分析图。
    
    已在跟其他帖子时贴过,现再次贴出。
    
    后面两张是11月26日的图,已初步验证本人的猜测。
    
    分析:
    
    1)本人的投资风格是:只看图表,图表反映一切。其他都是扯蛋的成分居多。重要的东西,你不可能知道,你知道的别人也知道,因此毫无价值。
    
    2)基本面仅作参考。譬如美元/人民币,你看最近30、60年,谁超印的货币多,谁的货币烂,这可以做为参考。但也不是一刀切,得到周期。长远看,美元是负责任的货币,美国是无可替代的超级大国(科技、经济、军事、教育...),因此美元是没有问题的。但凡事都有周期,美元也有贬值周期。投资就是要把握好周期,不能一根筋。
    
    3)反对那些大神式的长篇大论的分析(譬如什么菌落、骸零之类)。菌落的分析,是先预测,再找论据,乱七八糟没有逻辑的东西一大堆,目的是忽悠人买书,弄名气。不能说他的预测错误,他的预测,大的方向是对的,但预测事实上很简单,看图即可,无需乱七八糟故弄玄虚的东西写一大堆。
    
    4)细节、时间点的研判比较困难。但即使困难,读图是有优势的。跳大神式的预测,则根本不靠谱。菌落、骸零在预测短线上错过无数回了,想必坛友比我还清楚。原因就是拿近期的政策、消息之类牵强附会,不错才怪。汇价是按政策消息走的吗?笑话。如何这样,大家都赚钱了,怎么可能。
    
    5)能看到机会的人,永远是极少数。对于注定当炮灰的大多数人,你跟他辩论没有用。所以,本帖不辩论。但欢迎有5年以上独立投机经验的人进来交流。
    
    最后再说一次结论:
    
    美元于2008年3月17日创新低(70.7)后正式宣布熊市结束。
    2008年3月17日至2009年3月6日(70.7-89.6)走出牛市第一浪。
    2009年3月6日至2009年11月26日(89.6-74.2)走出第二浪回调。
    2009年11月26日至2010年6月10日(74.2-88.7)走三浪一。
    2010年6月10日至2010年11月8日(88.7-75.6)走三浪二回调。
    2011年11月8日开始进入三浪三。
    
    2008年3月17日,2009年11月26日,2010年11月8日,这个三重底太明显了。到明年3月,这个大底部就筑了整整3年,往后6、7年甚至10年,都是美元大牛市。谁TMD还敢说美元贬值,是垃圾废纸?
    
    美元的反面就是欧元,知道美元的走向,也就知道欧元的结局。
  
  
    牛市特征,底顶不断抬升,底不会低于前低,顶不会低于前顶。
    
    现在是底部不断抬升。当三浪三真正走出来(走出整个三年大底),就会出现顶部不断抬升的牛市典型特征。
  ======================
  图贴不出来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