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阅读 | 推荐阅读
支持: 天涯论坛、淘股吧

[经济杂谈]自9月13日开始记录国内外经济新闻大事(转载)

原文 | 楼主:昭名 (*)
昭名 @ 2011-06-16 22:23:40
  @dexl 2011-06-16 22:18:13
  O(∩_∩)O哈哈~~
  昭名,我一直在等你哦~~
  -----------------------------
  谢谢,在家也憋坏了:)
昭名 @ 2011-06-16 22:27:04
  缠师曾经拥有的000999现在跌的很漂亮,啥时候跌到四块?意淫中。。。
昭名 @ 2011-06-16 22:30:17
  A股跌破支撑位,即将形成第三类卖点,开始了正式的下跌,不过已经形成两个小中枢,下跌快接近尾声了,会背驰么???
昭名 @ 2011-06-17 00:30:33
@我就是熙娘 2011-06-17 00:00:14
  你终于回来了啊!
  -----------------------------
  呵呵,回来了,向熙娘问好:)
昭名 @ 2011-06-17 01:25:44
  中新网6月16日电据台湾《联合报》16日报道,美国科学家表示,天文学界熟悉的太阳黑子周期,似乎进入17世纪以来首见的冬眠期,可能对全球产生轻微的降温作用。上次太阳黑子冬眠期长达70年,俗称小冰河期,在1715年结束,距今已将近300年。
  
  
    科学家多年前认为,太阳可能在2012年左右进入闪焰与黑子活动最剧烈的状态,但最近太阳却呈现令他们好奇的相对平静状态。美国科学家14日在新墨西哥州出席美国天文学会太阳物理年会并发表3项报告,表示太阳黑子冬眠的具体征兆包括喷射气流消失、黑子黯淡,以及极区附近的活动减缓。
  
    美国国家太阳观测站的希尔表示:“这种现象极不寻常,而且令人意外。然而3种关于太阳的不同观点研究报告殊途同归,意味太阳黑子周期可能即将进入冬眠状态。”
  
    太阳活动增强、减弱大约间隔11年,每次增减代表太阳22年磁极反转间隔期的大约一半。
  
    根据文献,在1645年至1715年之间的所谓“蒙德极小期(Maunder Minimum)”,科学家在这70年间几乎无法观察到任何太阳黑子,这段时间俗称“小冰河期”。天文学家正在探讨太阳黑子再度静止,是否意味第2次蒙德极小期即将来临。
  
    希尔表示:“如果我们分析正确,这可能是未来数十年我们经历的最后一次黑子剧烈活动期。它将影响太空探险以至全球气候等各方面。”
  
    科学家表示,与太阳黑子活动减弱有关的全球气温变化幅度很小,不足以抵销温室效应气体对全球暖化的影响。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的太阳物理学家茱蒂丝?林恩表示:“根据经验,最近几次太阳活动11年周期影响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大约只有摄氏0.1度。”
  
    如果周期停止或减缓,地表气温的细微变化也会如此,导致黑子活动极小化的微幅冷却效果消失。科学家曾经在上一次的太阳周期进入尾声时,观察到这种现象。
  
昭名 @ 2011-06-17 01:35:23
  在家经常看新闻,偶尔也看看专家发言,发现一个现象
  这些专家无一不是被新闻或者消息牵着鼻子走,从没有一点自己的客观预测和分析,今天出这条新闻了,说道说道原因,明天出另一条消息了,分析一下结果,事后诸葛亮,无过于此,看多了,真的觉得他们的话全是废话,在表面上都是废物,真实的目的恐怕就多种多样了
昭名 @ 2011-06-17 01:47:20
  井底望天:
  
  闲话100:中国的未来发展格局(下)
  
  
  
  在前工业化时代,土地的主要功能,是用于粮食生产(当然,草原作为畜牧业,起的是和农田一样的角色)。虽然土地也可以用在城镇的贸易和居住上面,但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那土地的基本功能,是不能改变的。
  
  但是放之世界皆准的道理,就是这些为大家提供粮食,让农民安身立命,让政府有税收可以维持的土地,慢慢就在贫富差距的情况下被兼并了。
  
  这个时候的土地,被少数的豪强,或者说国退民进里面的那个豪民阶层,给兼并之后,如何最大限度的收取地租,就成了这些大地主的主要关心的事情。而失去土地靠租借来耕种的雇农们自然也没有兴趣,来经营土地。
  
  这样一来的话,土地产出减少,或者说无法维持平稳,那么在一个大天灾来临的时候,社会就面临着大饥荒,和由此引发的大动荡了。
  
  工业化的国家,或者是进行了各种激进(比如中国)或者非激进(其他一些东亚国家)的土地改革的国家,导致了这种情形有所好转。在没有进行土地改革的前工业化国家,比如说印度等,则仍然面临同样的困境。
  
  其实在中国考虑粮食安全的时候,有一个国家的农业,是可以帮上中国的大忙的。这个国家,就是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一年的小麦产量,大概是2300万吨,几乎是整个非洲,或者是整个南美洲的产量。但是据专家估计,巴基斯坦土地的潜力,其实才发挥一半的功效。如果可以好好的把土地保养和农业技术提高上去,那么说不定,小麦产量翻一番,到5000万吨左右,那么就相当可观了。
  
  想象一下,中国的1亿1500万吨,要照顾13亿人口,而巴基斯坦的人口只有1.5亿。当然巴基斯坦面临的问题,和印度比较相似,也是土地改革没有进行的问题。
  
  回头看中国,进行了土地改革,然后就是大规模的城市化。现在大家看到的,很多农村地区出现人口凋零,生态环境有优化趋势,其实是这样一个过程的写照。
  
  然后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出现的传统农业社会的土地,就成了工业社会的地产。这个地产,有居住地产,有商业地产,也有工业地产。
  
  如果你把这些地产的功能,从为人类社会提供必需的社会服务,变成了为了寻租的工具,让它们成为少数人剥削大多数人的工具,那么现在的大房东们,和以前的大地主们,搞地产兼并,就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说,这个问题不解决,侈谈什么社会稳定,和谐社会,那就真是扯蛋了。忽悠自己和忽悠别人,都没有什么效果。
  
  要走新加坡那样的道路,就不能不大力投入公共房屋的建造。有读者问什么是新加坡道路?今天的新加坡,大概是80%的公民居住在公共房屋里,只有20%居住在私人房屋里。
  
  当然这些公屋,大部分是出售给了中下阶层,只有少部分是出租。相比于香港,香港人民大概是接近50%的人,居住在公共房屋里面,大概是31%是出租,剩下的是政府补贴的出售房屋。
  
  不过香港的高房价,就贡献出几乎所有的亿万富翁都是房地产大鳄。以前其他香港人还可以在珠三角做个小老板,去吸大陆农民工的血。要是今后这样的路子越走越窄,没有大陆农民工可以剥削的话,惨一点的香港人就做“笼民”,好一点的就住“劏房”(就是一个单位给劏成5-6个小住房),未来的香港也会陷入乱局。
  
  现在看中国政府的这个末岁班子,年初拍下的胸口,就是一千万套经济适用房,可不可以按质按量交货。不要搞到最后,质量问题层出不穷,然后各地哀叹资金缺口无法兴建。但是就有钱去搞这样的运动会,那样的博览会。又是什么世界级大师设计的超豪华办公大楼,又是每天封顶的摩天大楼,又是什么30万一平方米的豪宅。
  
  然后就不读历史,不知道花些钱,去解决民生问题,倒头来你什么金碧辉煌的东东,给人家暴民一把火,就烧得渣都没得剩。
  
  谈完地产问题,就转头说一下,剩下的可开发区域。这就形成一个很严峻的挑战,那么就是在可以开发的区域,如何开发?怎么在科学发展观这样一个什么东东都可以装进去的瓶子里面,解决问题?
  
  
  
  
  
  
  这个概念,就是所谓“两横三纵”。
  
  
  第一横,就是顺着欧亚大陆桥的陇海线,从江苏的连云港、向西经过河南的郑州、陕西的西安、青海的兰州、甘肃的西宁,到新疆的乌鲁木齐。
  
  第二横,就是从上海,顺着长江西上,经过江苏的南京,过安徽,到湖北的武汉,然后到重庆,最后是成都。
  
  第一纵,就是从辽宁的大连,山东的青岛,沿着海岸一路,过浙江的宁波,福建的福州和厦门,到广东的广州、深圳,最后到广西的北海地区。
  
  第二纵,就是从黑龙江的哈尔滨,到吉林长春,辽宁沈阳,过北京,然后经过郑州,武汉到广州。依附在这条线上面的,就有华北的石家庄小圈子和太原小圈子。然后就是武汉、长沙和南昌这个大三角。
  
  第三纵,就是从内蒙的呼和浩特,到宁夏银川,到西安,到重庆,然后到贵州的贵阳和云南的昆明。
  
  当然其他的城市圈,比如说从南宁,北海到广东雷州半岛的湛江,在延伸到海南。从重庆到成都,都被这个架构包括了。唯一的例外,是西藏的拉萨和附近地区的城市圈需要单独列出来,还有很明显,南疆的喀什、阿克苏、和田三角区显然被忽略了。
  
  看这个图,和我当年在《花开花落》里面画的某张图,有些接近。这里基本上可以看出未来中国的发展方向,就是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这三个地方,应该是有过度开发的状况,因此必须考虑向优化和精细化发展。因此这些地方的经济增长,将出现放缓趋势。而由此引发的社会稳定问题,可以预料。至于如何处理,要看当地的政府主管官员们的能力和魄力如何。
  
  迄今看来,上海的大火事件,和苏杭地区的一些社会事件处理得比较到位。其他的地方,可能没有这么好看
  
  除了这三个横纵交接点之外,其他的5个交接点,将是2个大圈,就是武汉-南昌-长沙,和重庆-成都。3个小圈,是连云港-徐州-枣庄,郑州-洛阳-开封,西安-天水。估计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将成为中国未来10年的主要经济火车头。
  
  由于前些年,这些地方的经济没有得到好好发展,引发了不少社会问题。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重心向这些地区转移,估计这里会出现比较稳定的状态。当然如何避免其他沿海地区出现的分配不平均问题,必须得到避免。
  
昭名 @ 2011-06-17 02:03:45
  中金公司:A股要跌到一级市场死掉才会有牛市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16日 03:23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6月16日消息,在昨日举行的中金公司策略报告会上,中金研究部副总经理侯振海语出惊人,他认为过去的两次大牛市经验表明,A股要跌到一级市场都死掉,二级市场才会有牛市。中金公司预计三季度有反弹行情,维持全年2600-3200点的判断。
  
    当前A股不具备牛市基础
  
    侯振海认为股市要经过一个牛市需要诸多条件,并且要求很高,很难做到。如居民愿意往股市投钱,上市公司盈利要不错,经济基本面要好,上市公司大股东不减持,同时房地产市场要不错但又不能太好。
  
    根据中金公司的研究,过去的两次大牛市有几个显著市场特征,包括一级市场发行市盈率跌破20倍,新股发不出去甚至停发半年左右,A股开始进入大牛市。
  
    侯振海表示:“过去的两次大牛市都是被这样推起来的,也就是说要跌到一级市场都死掉,二级市场才会有牛市。”
  
    不过他坦言当前A股具并不具备牛市基础,因融资还很足,大股东减持愿意仍在,仍有诸多公司排队发股票。从整个市场而言,融资功能并没有丧失。
  ======================
  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巨大利差连缠师都动心了,遑论他人
昭名 @ 2011-06-17 02:06:03
  外媒称对冲基金开始作空人民币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16日 09:03 财经网
    【《财经》综合报道】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大多数投资者对于押注人民币升值已是习以为常。但有些对冲基金却对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越来越不放心,他们认为人民币势必走软。
  
    报道称,得州沃思堡顾问公司Corriente Advisors LLC的创始人哈特(Mark Hart III)就在使用看跌期权作空人民币。康州斯坦福咨询公司Tempus Advisors的首席执行长Edward Grebeck也表示,人民币被低估的说法可能将成为历史了。
  
    哈特在上个月的纽约Sohn投资大会(Sohn Investment Conference)上指出,中国货币供应增长强劲、严重依赖房地产、以及政府对信贷的严格控制都是让人担心的问题。一旦出现危机,外资可能会马上撤离中国。如果经济出现问题,中国政府可能倾向于通过本币贬值来促进贸易。
  
    哈特还表示,他考虑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人民币期权相对来说价格低廉。这是因为中国政府十分谨慎地管理人民币汇率,而不是任其在市场力量的左右下浮动。这就降低了投资者通过买入期权来对冲风险敞口的必要性。
  
    虽然预计人民币可能将因中国政府放松汇率管制而升值,但Grebeck提出,如果出现城镇、酒店、住宅无人居住、道路上车辆稀少、资产由市政府把持、表外资产频现的情况,那就要当心了。
  
    Grebeck补充称,这实际上就是2008年以来美国的状况。房地产泡沫破裂后,中国人也得开动印钞机刺激经济。
  
    报道还称,纽约一位管理着数亿美元资产的基金经理最近解除了看涨人民币的头寸,转而买进看跌期权。他认为中国官员正在卖出人民币、买进欧元,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之际给出口商提供支持。
  
    管理着Perella Weinberg Partners LP旗下规模达30亿美元的Xerion基金负责人Daniel J. Arbess也开始使用看跌期权对他从2009年开始持有的人民币头寸进行对冲操作。
  
    Arbess表示,虽然他总体上看好中国经济,但现在的情况有点微妙。目前中国存在严重的资金配置不当问题,经济中的不良贷款可能也超过银行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水平,但中国国家层面的财务状况十分稳健,应能吸收这些坏帐。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5%,比4月份上涨0.1个百分点,5月CPI涨幅创下34个月新高。今年1到5月份CPI同比上涨5.2个百分点。5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6.8%,涨幅比4月份上涨0.3个百分点,今年1到5月份PPI同比上涨7个百分点。
  
    部分专家对未来几个月通胀形势的预期也并不乐观,认为今年6月份CPI指数可能会突破6%,再创新高。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近日表示,中国面临滞胀风险,经济已出现滞胀苗头。
昭名 @ 2011-06-17 02:11:22
  期待首只清盘基金的出现(2011-06-16 07:52:00)转载标签: 财经中国私募基金基金公司基金法股票
  ,也说明基金盈利能力的低下。为什么有的基金能够发展到百亿的规模,而有的却面临清盘的困境,答案就在其盈利能力上。 事实上,公募基金的清盘意义重大。其一,对于规模偏小基金的警示效应;其二,促使基金进一步提高其选股能力与盈利能力;其三,抑制基金公司盲目发行新基金的冲动;其四,促使基金公司进一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与生存能力。 从中国基金行业的发展看,目前的基金规模不是大了而是小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基金只须追求规模效应,而可以忽视行业质量的提升,基金清盘的意义或许正在于此。
   2011-06-16《投资快报》
  
   今年既是新股次新股的“破发年”、业绩快速“变脸年”,也是私募基金产品的“清盘年”,而新泉1期结构化信托计划不幸成为今年被清盘的第11只私募基金产品。其实,即使是由原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私募基金,同样难逃厄运。如曾任职海富通、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的郑拓管理的深蓝1号,在今年就遭遇了清盘之痛。
  
   业绩不佳显然是私募基金“被清盘”的主要原因。今年以来,股市表现差强人意,特别是4月中旬后出现的大幅调整走势,更是对私募基金造成了重大打击。而私募基金由于普遍奉行激进的操盘风格,在股指大幅下挫的背景下,净值的缩水,更容易触发清盘底线。
  
   尽管公募的证券投资基金还没有出现清盘的先例,但显然某些基金的处境并不乐观。巨灵财经数据显示,截至6月10日,有22只基金资产净值跌破亿元大关。其中,万家双引擎的资产净值更是跌至0.48亿元,已经低于5000万元的政策“红线”。
  
   根据《基金法》的相关规定,如果基金净值连续60日低于5000万元,或者连续60日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达不到100人的,则基金管理人在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后有权宣布该基金终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清盘。
  
   但对于基金管理人而言,一只基金从产品设计、审批、发行历经多个环节,而且还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与相应的人力,让基金清盘无疑不是其所愿。更何况,基金的存在,不仅能够扩大其规模,更可以从中提取管理费的收入。因此,即使是基金濒临清盘,基金管理人也会想方设法让其继续延续下去。另外,从《基金法》相关规定看,清盘一只公募基金亦并非是件容易的事。
  
  2011-06-16《投资快报》 今年既是新股次新股的“破发年”、业绩快速“变脸年”,也是私募基金产品的“清盘年”,而新泉1期结构化信托计划不幸成为今年被清盘的第11只私募基金产品。其实,即使是由原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私募基金,同样难逃厄运。如曾任职海富通、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的郑拓管理的深蓝1号,在今年就遭遇了清盘之痛。 业绩不佳显然是私募基金“被清盘”的主要原因。今年以来,股市表现差强人意,特别是4月中旬后出现的大幅调整走势,更是对私募基金造成了重大打击。而私募基金由于普遍奉行激进的操盘风格,在股指大幅下挫的背景下,净值的缩水,更容易触发清盘底线。 尽管公募的证券投资基金还没有出现清盘的先例,但显然某些基金的处境并不乐观。巨灵财经数据显示,截至6月10日,有22只基金资产净值跌破亿元大关。其中,万家双引擎的资产净值更是跌至0.48亿元,已经低于5000万元的政策“红线”。 根据《基金法》的相关规定,如果基金净值连续60
   就像八菱科技的中止发行首开新股发行失败纪录一样,对于基金业的发展而言,也需要一只基金的清盘在市场上起着警示的作用。目前公募基金行业的现状是,基金公司普遍热衷于扩大规模,以赚取更多的管理费收入,至于能否为持有人带来收益,是否能够实施分红,却没有被其提到首要的位置,这也是市场频频质疑基金的主要因素。
  
   基金规模的日益缩水,虽然也有市场行情因素的影响,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说明基金盈利能力的低下。为什么有的基金能够发展到百亿的规模,而有的却面临清盘的困境,答案就在其盈利能力上。
  
   事实上,公募基金的清盘意义重大。其一,对于规模偏小基金的警示效应;其二,促使基金进一步提高其选股能力与盈利能力;其三,抑制基金公司盲目发行新基金的冲动;其四,促使基金公司进一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与生存能力。
  
   从中国基金行业的发展看,目前的基金规模不是大了而是小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基金只须追求规模效应,而可以忽视行业质量的提升,基金清盘的意义或许正在于此。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51be0f01017jqb.html) - 期待首只清盘基金的出现_曹中铭_新浪博客
  ==========================
  缠师创建的观点,未竟的事业
昭名 @ 2011-06-17 07:55:41
  @夫生我木必有角 2011-06-17 05:39:30
  问好昭明!
  -----------------------------
  早安:)
昭名 @ 2011-06-17 07:59:09
  罗奇:通胀面临失控 中国政府还有几个月时间可把握2011年06月17日 01:37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字号:T|T11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宋冰 田享华
  
  通货膨胀困扰着中国经济,世界经济整体疲弱,西方许多人都在讨论中国经济是否会“硬着陆”,但中国硬着陆的可能性很小,当务之急是如何有效地控制通胀。世界经济仍然前景堪忧。
  
  摩根士丹利亚洲非执行主席史蒂芬·罗奇日前接受了包括《第一财经日报》在内的媒体采访,表达了上述观点。罗奇还对中国向消费驱动型经济结构转型的战略表示了充分的信心。“这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中国在过去的30多年中已经达成了太多不容易的事情。而且,中国也有足以执行这一战略的体系。现在正是时候了。”
  
  “软着陆”取决于通胀控制
  
  随着央行利率一再上调,银根紧缩让一部分中小企业直呼资金面紧张,从而引发企业经营困境。对此争议,罗奇却表示:“中国还应采取更为严厉的货币紧缩政策。”
  
  “这是任何国家在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时都必然会面临的一个问题。”罗奇说,目前来看,大企业获取信贷支持还是相对比较容易。那些对国家的创新和活力都至关重要的中小企业在这方面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但这并不是可以在整个国家的层面上放松货币政策的理由。
  
  罗奇分析称,中国目前已经采取了四种措施来解决通胀问题,包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人民币升值、在农业领域实施去瓶颈化以及上调利率。虽然中国通过一些对市场的管理和控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食品的价格增长,但中国的通胀问题实际上已经波及到了许多别的行业。
  
  “相应地,中国也需要采取更加严厉、更加广泛的紧缩货币政策。”罗奇分析道,如果目前中国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为6.3%,只比最近一个月公布的5.5%的CPI高出0.8个百分点。在他看来,这个利率标准对于抑制信贷过快增长并不足够高,2%至2.5%的实际利率也许是一个更为合理的水平。
  
  是否能有效控制通胀已经成为判断中国经济能否“软着陆”的一个重要依据。罗奇此前撰写的一篇文章中也指出周期性通胀风险与促进消费增长导向之间的迫切矛盾:“如果对通货膨胀失去控制力,那就有可能出现工资及价格螺旋上升的堪忧局面。早在20世纪70年代,这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发达国家的破坏性就已经被证明了。”
  
  罗奇认为,最大的风险在于,中国宁愿妥协也不愿冒险犯错,使通胀失去控制。从历史角度来看,高通胀率一直是中国经济极大的不稳定因素。倘若中国通货膨胀的情况持续恶化,而中国政府不能在未来几个月中采取果断的措施,到那个时候,将会需要一轮更痛苦的货币紧缩调控才能够控制住价格持续上涨的压力。如果通过这种更加痛苦的紧缩政策进行调控,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必然会大幅提高。
  ==============================
  唱空的人越来越多,步调越来越一致
昭名 @ 2011-06-17 08:22:12
  红歌听多唱多了,耳朵和神经也有了很大的负担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