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阅读 | 推荐阅读
支持: 天涯论坛、淘股吧

[经济杂谈]自9月13日开始记录国内外经济新闻大事(转载)

原文 | 楼主:昭名 (*)
昭名 @ 2011-06-08 16:33:51
  戒网一段时间,这地儿又要放养几天了,到家吃了睡,睡了吃,顺便再看看缠中说禅
  
  以后恐怕再也没有如此悠闲的机会供我挥霍了
昭名 @ 2011-06-09 08:46:45
  作者:yunafra 回复日期:2011-06-08 22:52:15 
  ==============
  谢谢,刚到汽车站,上一个小时网,哈哈
昭名 @ 2011-06-10 13:31:44
  ///
昭名 @ 2011-06-10 13:36:39
  昨天刚回家,麦子刚收完,没有明显减产,比去年收成还要好一点
  声明:我家在豫北,属山区,人均田地很少,地下水灌溉,基本不靠天吃饭
昭名 @ 2011-06-10 13:41:00
  很多金融股现在离低点还有一倍的涨幅,风险不会太小,中小板更不用说,刚刚开跌,还没有到横尸遍野的地步,很想看看啥时候再出现08年九十月份的盛况
昭名 @ 2011-06-10 14:30:31
  住房城乡建设部:保障房11月底前必须开工2011年06月10日 07:03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杜宇
  字号:T|T2344人参与132条评论打印转发据新华社北京6月9日电(记者 杜宇)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9日表示,各地要公开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信息,11月末以前必须全面开工。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信息公开内容包括年度建设计划、开工项目和竣工项目信息。其中,年度建设计划要按照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的类别,公开市、县年度建设计划,包括开工套数和竣工套数。
  
  新开工项目信息要逐个公开,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址、建设方式(集中新建、配建、改建)、建设总套数、开工时间、年度计划开工套数、年度计划竣工套数,以及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名称。
  
  竣工项目信息也要逐个公开,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址、建设单位、竣工套数和竣工时间。
  
  这位负责人表示,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此前发出的《关于公开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信息的通知》要求,年度建设计划信息,应在市、县人民政府最终确定年度建设计划后20个工作日内公开。通知下发之前已确定的,应在通知下发后20个工作日内公开。
  
  开工项目信息和竣工项目信息,应分别在项目开工和竣工验收后20个工作日内按项目逐个公开。通知下发前,本年度已经开工和竣工项目信息,以及往年已开工列入本年度建设计划的项目信息,要在通知下发后20个工作日内公开。
  
  ===============================
  不开工就以空置房顶数吧
昭名 @ 2011-06-10 14:37:29
  玄铁令:
  
  房价调控:让房价在十个月里崩溃?(2011-06-10 13:03:28)转载标签: 房产温总理中国房价宏观调控财经 分类: 日志
  中国的房价调控,最终的目标是什么?
  
  温总理去年底的表态,或许可说明高层的预期目标——还要为实现“在任期内一定要使房价能够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这个目标而努力,绝不会退缩。
  
  在温总理的讲话中,至少有三层意思:一是调控达到目标的时间为任期内。二是调控达到的目标是合理的房价水平。三是调控的意志是绝不会退缩。
  
  我认为政治家的表态和执行可能有偏差,这与时事的变迁,形势的转换有关系。退一步讲,即使房价调控在温总理任内达到有“回到合理水平的条件”,实际上也是成功之举。毕竟,如果要房价在余下的十个月时间里达到合理水平,那只有一个前提——崩溃。
  
  让房价在十个月里崩溃?如果一定要成行,则或许意味着中国经济不是软着陆,而是急刹车。从目前的增长9%的年化水平,直接降到6%左右。可能吗?个人认为概率不大。因为中国是以房地产投资为核心的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而为了防止投资过冷,国家已启动保障房建设这一后手。
  
  在有保障房建设这一明棋的背景下,坦白说,即使商品房建设增速为负,国家也不必担忧2008年底至2009年一季度的经济硬着陆。
  
  从国家诸多政策调控的目标来看,无疑是想让房价慢跌。而不是90年代海南惠州式的崩溃。如果房价以慢跌的方式出现,则最痛苦的是中小企业和中产阶级。因为调控时间将比预期长,而调控力度则比预期弱。每次贪婪者抄底,总是最终抄在山腰上。而且,这种调控通常有无数个山腰。这就是日本式调控的结局。
  
  宏观调控实际上各大国都在做。不过,中国有两大特点,一是中央权力非常集中。二是地方政府的权力是中央政府授予的,可以随时减弱或者增加。这和美国的联邦体制大为不同。中国的宏观调控,是投资者导向型官办经济模式。多数时候是政府为主导的调控,是中央与地方的博弈,旨在遏制投资冲动。而西方国家的宏观调控,则是消费者导向型市场经济调控模式,多数是央行通过货币政策影响消费行为和投资行为。
  
  虽然宏观调控都有相机抉择的手段,但在中国,无疑更要考虑政治大局。当下,房价已是政治问题。最近诸多的恶性事件都与房地产市场有关。让房价在十个月里崩溃,诚然概率极小。但是,如果恶性事件一再发生,相信政治家们不得不类似像90年代初朱总理一样出重拳,直接将市场打冰冻。如果这一后果出现,则是房市的流动性危机导致负债表危机,所有参与者都是输家。如果大家有记忆的话,在90年代初滞胀恶化时,任何政治手段都是可以使用的。
  
昭名 @ 2011-06-10 14:42:50
  我前脚刚走,听说武汉就下暴雨了
  
  入梅首日遇雷暴 湖北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2011年06月10日 10: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特大暴雨袭湖北咸宁18人亡通城6万居民被困
   江西42个县近百万人受灾 修水山洪约1200人被困
  
  吉林永吉连日遭暴雨突袭 56座便桥全部冲毁
  2011年06月09日 13:55 来源:中国广播网 
  
昭名 @ 2011-06-10 14:45:21
  海宁:
  
  油价过百与6个月后的百股跌停
   2008年3月17日附近,美元指数跌至历史低点70.68时,油价接近110美元每桶后,大跌到100美元左右,然后再大涨到140多美元。沪指才从6124点的顶峰跌到3820点左右,此后美元指数一路上涨,沪指跌了再跌。2008年10月27日,近800多股票跌幅超9%,第2天,大盘跌到了1664点。
  
   2008年3月17日,黄金涨到了金融危机前的最高点1033美元/盎司,随后黄金开始了持续7个月的下跌,跌到730美元左右(短期跌到过681美元)。石油与黄金价格在2008年3月17日附近结束了蜜月期。中国房地产降价潮3个月后来临。2008年3月17日,豆油跌停,其他几个商品也短期见顶大跌。
  
   2009年3月至2009年11月,美元指数从89点跌到74点,沪指从2198点反弹至3000多点,其间还创出3478点的阶段高点。2009年8月31日,近500只股票跌幅超9%。
  
   2010年上半年,美元指数从74点上涨至88点,2010年5月,疯狂的五月,美元疯涨,2010年6月29日,近200只股票跌幅超过9%,大盘随后见底2319点。2010年7月到2011年5月2日,美元从88点附近,跌到72.68点左右,沪指从2319点涨上去了,多次轻吻3000点。
  
   2011年5月2日,本拉登死了,白银价格暴跌,真的是暴跌。美元极可能已经见了2011年的底72.7点,黄金到达过1577美元。油价从110多美元向下回调到100以下,然后重新站上100美元。2011下半年,令人遐想无限,会不会第四年出现百股单日跌幅超9%?
  
  难道市场大体走势,真的如此朴素简单? 2011年下半年见分晓。
  
   2010年,大量专家说中国的通货膨胀在2010年6月见顶。见了12个月,还没有见顶。
   2011年,大量专家说中国的通货膨胀在2011年6月见顶,理由是2010年789月的价格基数高,真聪明啊,不愧为专家。我认为,通货膨胀即使见顶,也不会快速下降.
  
   粮价2011下半年是否泡沫化(几个月内涨30%,50%),超出了经济分析的范畴,我不相信2008年3月到10月,粮食需求有多么剧烈的变化。那主要看保值资金,投机资金(以及背后的人性)的疯狂程度。股市,债市上涨空间被限制后,哪怕很小一部分资金转入粮食,也会引起粮价大涨。
  
   无论如何,粮价起码在6月到7月上旬,要经历下跌震荡,一是因为这是玉米大豆走势的惯例(如果价格已经非常高,则6,7月下调几率大),二是众所周知的量化宽松二期的结束。粮食是个种类,大米,小麦,玉米,大豆,豆油与豆粕的走势,都不一样。最看好的,自然是大豆,但是要等国内大量进口,以及6月底美国大豆播种完毕,还有量化宽松二期结束。
  
   2011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加息0.25,已经不太重要,一是加0.25,实在力度太小,二是市场已经反映了加息0.25的预期。
   2011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如果不加息,倒是非常非常重要。期货市场将得到鼓舞,因为每两个月加息一次的惯例被打破,货币紧缩暂时因为害怕“经济下滑”而中断。所以,2011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不加息对市场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加息0.25。
   维持负利率,在2008年,并没有阻止经济衰退的到来,因为通货膨胀,原材料价格猛涨,其杀伤力,远远大于0.25的加息。剧烈的通货膨胀面前,没有两难。
  =======================
  最后一段话很有道理,不过可能要提准了
昭名 @ 2011-06-10 14:50:58
  地球内部的能量时刻都在变化 昨晚运用遥测地震的理论 测出了新的发震时间和地点
  
  
  
  遥测地震 时间 11日至12日这两天内
  
   地点 【新西兰】 或印尼阿鲁群岛附近海域 必震其一
    
     震级 7.5级
    
    其实 一直以来 玉蝴蝶总是试着把发震时间锁定在8个小时内
    
    此次详细发震时间是 11日23点至12日早晨7点这8个小时内
    
    
  
  
  
  以上如有失误博客将关闭 玉蝴蝶将永远消失;;;;;;;
  
  
昭名 @ 2011-06-10 14:53:58
  玄铁令:
  
  下半年最大风险:大国主权债务危机(2011-06-09 11:22:38)转载标签: 财经罗杰斯美国h1债务危机 分类: 日志
  预算硬约束,这在诸多民主国家都是不可抵抗的约束。主权信用作为国家信用的核心,一旦出现违约风险,政府借债成本将攀升到难以理解的地步。
  典型的案例是,在俄罗斯卢布崩溃之后,以美元为标的的国债年利率都到达50%至60%,以卢布为标的的国债干脆就发不出去。
  政府负债和所有市场主体负债一样,同样有不可承受的临界点。这一拐点恰恰是主权信用的临界点。在金融危机之后,世界格局的演变正如香港沈联涛的所言,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是利益私人化、债务国家化、负担公众化。这次危机实际上是全球法定货币的危机,这个危机还没有完全结束。
  说白了,就是私人赚得利益,债务却不得不由国家来背,而国家债务最终肯定是公众买单。这种体制本质上是转移财产的体制。如果危机越多,富人越富,世界最终一定演变成二战时间的共产风云。
  从国家债务出现的根源,日本在1990年的经历可以说明一切。由于居民、企业、银行和政府的四大资产负债表全部恶化,国家信用最终不得不扮演最终贷款人的角色。这既体现为央行的印钞,也表现在财政赤字的强力透支。一个国家的信用扩张的确可以无限,但是,成本却非常高昂。
  因为国家不可避免的面临“竞争性通货”的问题,即国与国存在劣币和良币之争。日本的印钞实际上导致了全球日元套利交易的做大。如果美元亦出现相同问题,这将令全球进入疯狂的套利时期,最终影子银行体系一定大到失控。
  换言之,主权信用的扩张,令影子银行呈几何级数的扩张,后果是金融杠杆不是因为金融危机缩小了,而是继续扩大。如果主权信用在债务危机的背景下不得不缩水,大家知道后果是什么吗?是影子银行像2008至2009年危机时一样,再度破产一次。只不过这一次没有谁可以再施援手。因为主权信用束缚,令国家干预能力大跌。再度预测,如果美国债务危机出现,市场的下跌将不是2008至2009年式的,在救市中以下跌中继形的方式展开,而是绝望式崩溃。看看1929年至1933年道指崩溃的第二波,那就是救市失败后的结果。
  在1929年8月,道指到达381.17点的历史高位。其后,黑色星期一出现,在1929年11月出现257.68点的第一个低谷。由于政府救市,道指在1930年4月回到297.3点的相对高位,不过,其后美联储为了维护本币信用,不得不持续加息,最终令道指在1932年7月最低跌至40.6点的历史低位。
  40.6点是个什么概念?道指在1896年5月挂牌,当时的开盘点位是40.94点。在1896年8月最低曾跌至28.6点,其后一路上扬。40.6点意味着道指这个经济晴雨表,将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国和美西战争的胜利果实全吞噬,将美国一战红利全部吞噬,将美国引领世界进步的工业化革命的成就全部吞噬。
  大萧条的核心原因,不外乎是信用过度扩张,投机杠杆过大,国家救市导致财政赤字过重……诸多因素中,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竞争性通货”的比较压力导致美联储不得不加息,以减少金币和资金的外流。这是给脆弱的复苏经济体一个致命的打击。在滞胀时期,投资者的心态极其微妙,可以说是草木皆兵。
  从当前的历史来看,全球信用环境和经济背景并不比1930年强多少。从信用过度扩张的角度来看,危机累加程度远远超过当时。因为1930年年代的杠杆投资和杠杆消费远少于今天。今天更强的一点,是全球各国可以协同作战,有诸多的监管体系可以救市,同时,决策者对大萧条的警惕性极高。但是,即使不是大萧条,仅仅是二次探底,亦足以令全球市场出现恐慌式下跌。美国房市的迟迟不能复苏,证明经济二次探底压力较大,消费复苏难度极大。这与日本1990年后房价持续不回升的影响相似。
  虽然美国出现债务危机是小概率事件,不过,如果美国出现罗杰斯的债务危机,个人认为,世界经济将进入萧条期,而不是刺激商品大涨的滞胀期。这对罗杰斯这样的商品大王来说,并不是好消息。因为滞胀期肯定是短暂的,因为当今世界并未有因为战争而令产能不足的隐忧,商品投资的过剩危机随时都可以出现。
  一旦萧条来临,居民消费意愿大减,过度扩张的产能将不得不承受消费去杠杆的风险。在1929年的大萧条时期,居民并未有消费信贷一说,眼下,则是全球借钱消费。滞胀时间必然因为大量破产居民的出现而难以持久。由于国家债务的持有人,除了本国居民、企业,还有大量的外国债主。如果美国出现债务危机,则不仅美国出现消费迅速收缩,全球消费都将遭遇重创。消费去杠杆对经济的打击,远远强于企业去库存,或者金融企业去杠杆的杀伤力。因为居民的反应迟钝,消费行为一旦固化,短期内极难修正。看看目前的日本,存钱不消费,几乎成为民族的性格。
  如果全球大萧条,则资产价格迅速缩水,富人和投机者们一个又一个地拉出来的被打靶。届时,现金为王成为生存第一要义,就像1990年以后的日本,就像2012年后甚至2011年七八月以后的全球投资者。
昭名 @ 2011-06-16 22:11:33
  终于回来了,走之前挂的单都成交了,也都止赢了,今晚还可以看看心怡已久的小说,心情大好!
昭名 @ 2011-06-16 22:18:11
  @demoswave 2011-06-11 10:40:18
  我是焦作的。敢问下楼主老家哪里的吗?不知是否是乡亲。
  -----------------------------
  我家安阳,离的不远:)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