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之后的问责和自省

2016-01-28 08:59:14

原文:2015/08/20

天津港的爆炸事件发生好几天了,社交圈里的“点蜡烛”和“大字报”也基本上少了踪影。

本无意评论这个事情,许是年纪大了,觉得事上的事大多是“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晚上看到一篇文章《这就是事故发生的原因》,文章内容没有谈事故,而是编了几个段子,类似于“少了一颗铁钉,掉了一块马蹄铁,折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国家”这种。应该是试图说明个体行为的后果终究会转到自己身上。文章内容并无太大新意,但题目却于我心有戚戚焉,于是有了这篇短文。

说这爆炸,其实和很多其他事故一样,从技术或者工程的角度讲,出问题了,自然有相应的原因。可能有人为破坏,可能有意外因素,可能有设计缺陷。第一种可能会给大家树立一个明确的敌人,问题反而变简单了。第二种可能,很多人不愿承认,可所谓技术或者工程实际上很多时候是不能百分百保证一件事的,而只是提高和平衡各种指标的精度。第三种可能,则是最有文章可做的,可以供多方面加以利用。现实里舆论的走向往往是朝这第三种可能。

舆论走向第三种可能,一般体现出来的最多的词语是两个:“祈福”和“问责”。

“祈福”。祈福本身并没有多大的问题。只是,冷静地看,这和“行胜于言”很可能是有着很大的距离的。而且个人以为,与祈福相比,更为重要的品质是“反躬自省”,这和下面要谈得是相通的。

“问责”。广大群众会以各种各样的所谓“事实”和“证据”来指责各种各样可能的问题。我这里不想谈这中间的各种“浑水摸鱼”。我也不否定这背后的积极意义。我只是注意到,很少有人——至少是从公开可观察的现象来看——会在这个是偶反思自身的行为。而在我看来,“反躬自省”的意义要更大一些。

如果从一个事故之后,全民的“祈福”和“问责”来看,似乎我们周围充满了既有爱心又有责任心的人民群众。可悖论恰恰是,在如此多的既有爱心又有责任心的人组成的社会中,却充满了如此之多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大到各种事故,小到各种办事情时受到的敷衍。

这种悖论,很容易推导出来的一种可能就是:“其实谁也没好到哪去,只是引起的直接负面效应还没那么大”。换成第一人称的话,就是“我自己可能也没好到哪去,只是我自己运气还不错,没有造成重大问题”。

指责别人总是容易的,因为无非是费几口唾沫。而反省自身,则多数人其实都做不到。耶稣对扔石子的众人所说,其实也就是这个道理。

这里不是要为那些该担责的人“扫地”,该是谁的就是谁的。这里主要是想说在我看来,跟忙着“问责”他人相比,能“反躬自省”是更可贵的品质。

社会的进步动力之一来自不断复杂的系统和不断细化的分工。一个复杂系统中的每个环节都自有其作用。某个小环节出了问题,可能一时不会影响整个系统。但许多小问题的叠加,就有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出现大问题。所谓各司其职,就是希望每个环节上的人都能够认真细致。每个环节都做好了,真个系统自然也就稳定了。整个系统不稳定,那一定是很多小的环节有问题。

然而世界是复杂,系统是复杂的,社会是复杂的。作为一个大系统里一颗小小的螺丝,怀疑自身的价值,抱怨自身的卑微,进而影响到自身所处位置的工作状态和质量,也是人之常情。不过也正因为如此,能够“反躬自省”并且尽可能的做好自己的岗位是很难能可贵的品质。

至于螺丝钉如何定位自身,和系统如何定位螺丝钉这两个问题,题目太大,非一言能尽。虽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振奋人心,但多问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向外去责怪,应该是有益于自身的。

补:很多时候“问责”的结果其实都是伤及那些“小角色”,而不是众人预期中的“大人物”。这个话题择日再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