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阅读 | 推荐阅读
支持: 天涯论坛、淘股吧

[经济杂谈]自9月13日开始记录国内外经济新闻大事(转载)

原文 | 楼主:昭名 (*)
昭名 @ 2010-10-02 15:52:25
  售楼员:现在有几个买房自己住的?
  
    对话一:2009年7月,武汉某大型楼盘 谈话对象:售楼小姐
    
    问:你们楼盘很火嘛,一定做了很多广告吧?
    
    答:哪里,我们这儿大多是回头客,买了一期、二期又买三期。还没开盘,老客户就把房订得差不多了。
    
    问:他们买这么多房子干什么?
    
    答(很不屑):这个你都不知道?投资呗!现在有几个买房子自己住的?房价还要大涨,买房比什么都划算。可惜我没钱,要有钱我也要多买几套。
    
    购房者:我买房是卖给其他投资者的
    
    对话二:2009年11月,杭州某楼盘 谈话对象:某购房者
    
    问:你一下买两套房,这里的房子真这么好吗?
    
    答:现在只要是房子都好,不管哪里的房子。我这两套,过不了多久净赚至少几十万。
    
    问:这么有信心,你是专业的炒房客吗?
    
    答:不是,我原来办厂,现在生意太难做。我把厂关了,几年积蓄总不能放到银行里贬值吧,所以就投资几套房子了。像我这种情况我们那里多得很。
    
    问:不怕房价下跌吗?
    
    
    答:下跌?绝对不可能!只会上涨!现在买房的,都是投资的,早晚要卖,谁会愿意房价下跌大家套进去。地方政府、开发商、买房者,都希望房价涨,所以房价只会涨不会跌。
    
    问:这样涨下去,总有到头的时候呀?
    
    答:房价上涨不会到头的,大家不管从哪个渠道挣到了钱,最终都会放到楼市上来,因为没有其他更好的投资渠道。所以大家都会选择买房,一起把房价推高,区别只是谁先看清楚这一点。
    
    问:房价越来越高,真正要居住的人买得起吗?你的房子最终卖给谁呢?
    
    答:我买房来不是卖给他们的,是卖给其他投资者的。
    
    -整理/本报记者 刘畅
    
    (本文来源:北京青年报 )
  
  作者:密码2 发表日期:2010-9-18 19:59:00
  
  
  洋大人着急,汇率眼看又快顶不住压力了,股市楼市里的热钱马上要抽逃兑换美元了。
  
  短期投机性流入,一进一出从两方面贬值消耗外汇储备。进的结果是加印六七倍人民币,增加国内通胀率,这个步骤基本结束了,现在开始收网。炒汇是为了兑换硬通货,这就是撤资,没人愿意真正持有人民币。
    
    一美元进来,变成六块人民币,如果人民币兑换美元升值到一比一,他们会兑换六美元出去,那些捞够本的裸官们精英们民营们也会出去。通过人民币兑换美元,或者通过美元兑换黄金,以及其他实际财富。
    
    汇率是最现实的国际政治,美国人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赖掉天量借款,而且是要搞垮中国经济。
    
    升值预期存在,热钱就会进来,升值预期实现,热钱就会出去。对中国而言,进来是开门揖盗,出去是倾家荡产。
  
昭名 @ 2010-10-02 16:00:30
  谢国忠:我正式通知大家泡沫要破了 浙江地价或跌80%
2010年10月02日 09:30 财新网
  
  我现在正式通知大家,楼市已见顶,接下来将逐步下跌,熊市将持续五年,大城市的平均房价可能会跌一半以上又到了吃大闸蟹的季节。
  
  煮螃蟹,首先你把蟹放在冷水锅中,它们会觉得又回到了湖里,浑然不觉危险。然后,盖下沉重的锅盖,开火。这时,你可以听见它们抓挠锅壁的声音,开始轻,然后拼命挣扎,然后轻,再后就偃旗息鼓了。几分钟后,你打开锅盖,蟹壳已成金黄。这时,你就可以蘸着醋姜,享受美味了。
  
  现在,中国的炒房人就像在冷水锅中的螃蟹。他们感觉很好,会时不时地伸伸腿。看不到任何危险。殊不知,自己已经被人盖上锅盖、下面点上了火。马上就要被煮熟了,却尚未发觉。
  
  今年4月,我告诉过读者,楼市泡沫即将破灭时,就会通知大家。现在,楼市已经见顶。在今年余下的时间内,它将逐步下跌。到2012年,人民币升值预期可能会逆转,资本会流出,届时楼市会加速下跌。
  
  中国已进入房地产熊市,将持续五年时间。大城市的平均房价很可能会下降一半以上。土地价格将下降更多。在泡沫最大最疯狂的浙江省,价格可能会下降80%甚至更多。
  
  工资与租金
  
  为什么房价会下跌这么多?当泡沫泄气的时候,房价必须下降到工资和投资收益可以支撑的水平。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现在的租金回报率不到3%,它必须回到5%以上,每平方米的单价则不应超过两月的平均工资。
  
  在泡沫时期,准确断言市场顶部是一门艺术。人类跟风投资的弱点是泡沫的助推剂,总到最后时刻才能醒悟。泡沫破裂通常由资本退潮触发。有时,超量供应会超过投机性需求,足以吓跑投机者。多数泡沫是突然破裂的。但也有个别泡沫是逐渐泄漏的。
  
  1997年,外国资金撤出推高了利率,导致香港楼市泡沫破灭,顷刻间,吸光了这个赌场的所有资金。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破灭,是因为那些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们手中的股票限售期刚过即大规模抛售,惊醒了投机者。而2007年美国楼市泡沫破灭,是因为次贷到期了,投机者发现还不上钱。
  
  
昭名 @ 2010-10-02 16:17:32
  2010-09-25 22:37 作者: 许小年

  读《阿Q正传》,颇感滑稽,却笑不出来。
  
  
  
  听说在新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删去了这篇,代之以《天龙八部》。
  
  
  
  何故?
  
  
  
  据考,西施浣纱,水中映出佳人倩影。多少年后,东施偶得一镜,端起自照,几乎晕厥过去。东女怒而掷镜,奔至西子浣纱处,流连不返。
  
  
  
  鲁迅的文字大概如同那镜,武侠小说好像就是那水。
  
  
  
  虽在统编教材中无立锥之地,阿Q并未远离国人而去。
  
  
  
  何以见得?
  
  
  
  眼下热议一个话题,限制垄断行业的工资与福利。民众的抱怨当然有理,你有资源、政策和市场的优势,没有付出额外艰辛,亦未承担更大风险,轻松稳当赚了这多钱。讨个公平是正义之举,纠缠你、我工资之差则像阿Q画圈。
  
  
  
  辛亥革命之际,赵太爷因家中被抢,捉了无辜的阿Q杀头,意在重竖昔日的权威。阿Q文盲不会写字,被恩准在判决书上画圈代替签名。一辈子没有尊严的人,“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挣扎了一番,还是画成了瓜子模样。
  
  
  
  阿Q之悲剧,不在用尽平生之力画圈,而在不问判决的曲直由缘。
  
  
  
  破坏公平者看似垄断行业,实为行业垄断。应该讨论的不是“凭啥你的工资比我高?”,而是“凭啥你占的资源没我的份儿,你享有的政策我沾不上边?”在政府垄断的格局下讨论公平,无异于阿Q的完美圆圈。
  
  
  
  成品油价涨多降少,中石化成了最赚钱的公司,“一将功成万骨枯”,百姓的出行成本因此而水涨船高。此事本应好好理论一下,学者却去认真比较中、美两国,以此证明国内价格过高,将批评引向官定的价格,而不是价格的官定。
  
  
  
  赵太爷偷着乐,看秀才们怎么画圈。
  
  
  
  市场经济中,政府根本无权管制价格,若要强行干预,必须按照《价格法》的规定,事先举行公众听证。如今成品油价就像政府股掌上的玩物,中石化又是嫡出之首(国资委前负责人说过,央企是“共和国长子”),涨多降少本为题中应有之义。你去与虎谋皮,已经憨得可爱,还要计较一尺还是八寸,岂非愚不可及?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记不清已改了多少次,直把圆圈画扁,扁了又描圆,市场依然乐此不疲,媒体照旧热炒各种方案。从未有人问一句:新股发行需要制度吗?特别是以审批为核心的制度?农民卖萝卜,从不上报发审委,卖多少、哪里卖,全看自家的方便;卖给谁、卖什么价,一律随行就市。企业卖股票也是它的经营自主权,有人愿卖有人愿买,“周瑜打黄盖”,凭什么你横插一杠,非要审查都督的板子和将军的屁股?
  
  
  
  地方政府要收房产税,财政部说此事归我管,你没有这个权。收钱的争吵不休,交钱的袖手旁观。只有一、两个不识时务者,觉察个中的蹊跷:从百姓口袋里掏钱,怎么伸手的人反而牛气冲天?拿人家的钱,好赖跟人家商量一下,在人代会上走个程序吧?
  
  
  
  集体土地征收中出现诸多问题,例如补偿标准过低,失地农民生活无保障,暴力强征等等,据说有关部门正酝酿立法解决这些问题。其实问题的根源是现行的土地制度,用抽象的“集体”替换具体的个人,土地的实际控制权便从农民那里转到了官员手中,官大人想征就征,想怎么征就怎么征。眼下的议论听着不错,实质不过是把征地的衙役换成师爷,再多赐几两碎银子罢了。
  
  
  
  统计局发布经济数据,各路神仙闻风而动,评的煞有介事,听的出神入迷。你说经济强劲反弹,他讲通胀温和可控,至于数据的真假则无人过问,大师们只怕在画圈竞赛中落到后面。
  
  
  
  ……
  
  
  
  画圈的例子俯拾皆是,赵太爷源远流长,阿Q也未因小尼姑咒骂而“断子绝孙”。
  
  
  
  谁之过?
  
  
  
  因为有赵太爷,阿Q一生凄惨;因为有阿Q,赵太爷坐享威权。
  
  
  
  
昭名 @ 2010-10-02 16:49:02
  郎咸平
"中国99%的白领以及他们的家庭即将面临破产。而且是必然破产!无路可逃!这件事可能是发生在未来2-10年。你可以尽量去怀疑这个数字。但它必然发生,绝非危言耸听。" 就如我预言中国国营企业职工必然失业一样,在当时来说没人信。但确实会发生。因为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其必然以不断的以通货膨胀和改革手段来换取经济的发展。而每一次改革所带来的阵痛都是由百姓来承担的。无论是上山下乡时迷茫的知青们还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大量国企纷纷倒闭时大量下岗职工。如果他们能有一定的前瞻性的话,那么我想他们也许会为自己留一点后路。但是由于过分相信文件以及过分相信生活不会突变,所以才导致了他们的人生悲剧。
    
      有人说政府不会坐视不理白领破产,其实政府当然不愿意。可有的事情……怎么说呢。想想当年的下岗职工吧。引起了那么大的社会震动。又能怎样呢?今天的白领明天破产的时候也那样而已。
  
    如何避免破产?
      看到这里您应该明白,不要买房是一个避免破产的好办法。不过我还要提醒你,为了托住楼市不跌,他们还有个办法,那就是鼓吹老百姓不买房就不是个爷们儿!您别说,这还真有点效果。现在的人一张口第一句就是:"你有房吗。"似乎你没房就是个太监一样。我实在是气得连骂人的力气都没有了。还有人在百度水木周平这个帖吧里发帖说:"不买房子你住哪里?"我就奇怪了,住和买有必然联系吗?在中国一个土地都不属于你的房子卖给你和租给你有什么区别?(笑)。更别提土匪一样的物业和把人不当人的强制拆迁!这不纯粹是"皇帝的新装"吗?不过既然WTO中已经说明出版业和传媒业中国还是不对外开放的。那么舆论救市就会成为政府和开发商手中的最后一张王牌。
  
      所以我们在面对很多花言巧语的时候还是自己多动动脑子。以后我们听到的房产的鬼话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令人发指!比如最近就有砖家在鼓吹房价不贵时都说: "什么即使年薪5万,两口子也是一年10万,5年就50万。所以房价当然不贵。"我奇怪的是居然有人点头称是?也许对于这种或者此类已经进化到了不吃不喝不病不穿不动且爹娘早已死绝不用赡养的砖家来说也许还真是那么回事。所以大家注意提高警惕。
  
  
      结束语:
  
      已经买房或者准备买房的白领一族必定随着房价的崩溃而崩溃,那会是一个缓慢发生的过程。短则两年,长则十年。但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所以中国99%城市白领一族已经面临破产一说绝非危言耸听!今天你往银行交的每一分房钱都是替政府替炒房者补洞,只有一小部分是真正的房钱。明天大环境一变,你没有那么多资金来补洞的时候就会被市场和银行一脚踢回老家,换一批新人来接着补。不信?走着瞧呗!--PS:为什么我说99%这个数,是因为根据我的了解99%的人一旦月薪过5000就开始买房,甚至3000,4000都买。小俩口什么都不明白这样买下去人生一定会很惨。我只是替他们感到忧伤。当然如果你是那1%的智者,多劝救他们吧。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
  所有的所有都和房价联系到了一起,该到了唱戏的时候
昭名 @ 2010-10-02 17:30:02
  作者:北京老赵 回复日期:2010-10-01 14:23:53 

    
    
    我认识的人不多,仅我知道的炒股的几位,都在赔钱,这些年一直在赔。
    
    他们也有赚钱的时候,但看看他们的资金曲线图,那不过是下跌趋势中的一个反弹。
    
    他们知道我赚了点儿钱,也知道我只做ETF,也知道这玩意儿相对简单些。
    
    但他们有个最好的借口,“你老赵钱多,当然不着急,我们等不了,受不了ETF的磨叽。”
    
    我偶尔会说,“赚到就好嘛,慢点儿有什么关系。”对方显然听不进去,我最好明智的住口。
    
    我总觉得人在练好本事之前,先得把阵脚扎住。
    
    说的刻薄些,穷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心急,他不知道更多的时候机会是等出来的,赢利是慢慢熬出来的。
    
    只要方向对,慢些无妨。若方向都错了,越快越完蛋。
  
昭名 @ 2010-10-02 18:51:57
  作者:陈笑东AA 回复日期:2010-09-04 17:52:38 

    作者:comlee 回复日期:2010-09-04 02:01:52
    
      那依LZ高见,29年该怎么办呢?
      ——————
      真正的办法就是正视现实,尊重经济周期规律,无为而治,这就是道家高明的地方,可惜政府都喜欢有为。
    
    ====================================================
     看到了一点问题 但还是很幼稚 更是很天真
     自我调节 那就是 国内革命 内战
     明白不?
     与其内战 不如 外战试试运气
     所以二战爆发了
     为什么 现在美国当局 什么再烂的经济数据都不怕 就是怕失业率高企不下
     内乱才是毁灭一个国家 毁灭一个帝国的根本
昭名 @ 2010-10-02 21:43:56
  作者:xiaobulaohu 发表日期:2009-9-24 20:05:00

   最近,全国的房价又一次疯涨,各地地王不断,大家都想知道房价会涨到何时,我整理了一些数据,绘制了一些表,供大家理性参考。
       三张图放在一起看,你会发现未来3-5年国家经济转型压力相当大,如果转型成功,房地产作为过度的支柱产业(中国特色),可能还能蹦达到2015年;如果转型失败,房地产作为唯一的支柱产业,一直会撑到人口最多的20-24岁年轻人买房,大约2018年,下一个以9-11年为周期的经济来临为止,当然不排除中途崩溃。
  
  
  
  
  
昭名 @ 2010-10-05 22:48:01
  作者:战略投资家 发表日期:2010-10-5 17:42:00

   随着M2的逐年放大,每年以超过20%的货币增发量流入市场,而我们的GDP只有10%左右,因此,每年有超过10%的多余货币进入市场,这也是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
    
    通货膨胀的最大好处就是不知不觉的掠夺了大众的财富,这种方式比税收隐性,一般人根本看不出来,更不用说反对了。这个地球上,有良知负责任的国家都不耻这种方式。日本情愿失落二十年也不采用这种方式。 虽然我们的媒体每天都在说美国在放水,可是美联储官方并没有那么做。
    
    如果按照货币投放量,我们的房价确实没有上涨,而是我们的收入下降了,我们的收入只有10年前的四分之一。现在通货膨胀严重,大家没钱吃饭了,身为廉价劳动力的民工也要求加薪了。由于我们的人口红利已经用完,当局也不得不让步,采取加薪的方式暂时稳住。
    
    贪婪是资本的本性,但它还是受制于市场的供求关系。如果ZF变成了资本的代言人,那情况就不同了,它可以采取行政手段,诱骗或者强制一部分劳动力不得提价。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户籍改革。
    
    一旦你没有了土地,你就成了待宰的羔羊。这个时候,你已经没有任何退路,还想加薪?做梦去吧。
    
    如果真的有诚意来改革,为什么不让别人保留土地,保留户籍?只要在工作地点缴纳四金不就可以了吗?何必要绕那么大一个圈子?
    
    可以预见的是,宣传机器最近会大肆宣扬这个改革的突破性和好处,第五纵队也已经开始部署,剩下的就是分赃。
昭名 @ 2010-10-05 22:56:03
  作者:jifeng01112 发表日期:2010-10-5 11:55:00

   对于中国通货膨胀和房价走势问题,我更倾向与将它归结为 政 治 问题。
    通货膨胀与房价是互为表里的问题因此影响其最终命运的应该是如下因素。
    甲:关于四代和五代的交接班问题
    乙:关于外汇储备与货币发行总量的问题
    丙:关于国家税收的问题
    丁:关于汇率和国际资本的问题
    对于甲:对于现在的通货膨胀与房价问题,高层不是不知道,而是,怎么样解决以及何时解决的问题。任何一个高层,在今天的形势之下,解决房价和通货膨胀都将是他最大的政 治成就,2012是四与五的交接年,是四在五的前面先解决房价问题,为自己历史上的地位做一个圆满的收尾,还是等待五来新上三把火,做出开门红。以四的个性,问题解决在五之前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2011年前半年解决问题,并且做好布局应该是可能性比较大。
    对于乙:现在的外汇储备总量是与货币的发行密切相关的,老美始终觊觎这笔丰厚的资金,而zg在外汇储备问题上骑虎难下,前面的文章我已经谈过,现行的外汇体质使得zg货币发行的方式,引发通货膨胀。外汇顺差越多,意味着发行的货币越多,而疏解这样的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尽量进口大于出口,消耗外汇储备,从而回笼多发行的货币。但是从目前三个月未公布的外汇储备情况看,现在的外汇储备有可能达到3万亿。这个堰塞湖的威力可不是一般的大,是等待外部力量来强行引爆还是自己先做疏通,考验管理层的智慧,其实我的建议是大量购买美国以及其他国家就业人口多,但是对我国经济不能掐脖子的产品。顺带解决掉养老,医疗和教育的问题。将外储备,用在这些方面可以扩大内部的消费量从而减轻外部的压力。
    对于丙:鉴于当前许多地方的财政主要依靠卖地获得,为这些地方解决卖地财政去掉后带来的财政空缺问题是关键,很多人提出房产税,我认为这个是必然会实行的,而且将要实行的时间不会太远,从国家税务总局的口吻来看,说中国税负还有提高的空间,可以想见,在其他行业没有起色的时候,收房产税是最有可能的选择,这个时间也可以定位在明年或者是2012年13年前后。一旦这个实行,房地产价格必定会遭受沉重的打击,同时有可能推出和美国一样的房地产债券,但是这个债券应该比美国的安全,因为中国的贷款对于个人贷款的审查远严格于美国,发展这样的债券目的就是就国有银行从房贷核弹上解脱出来。
    丁:一旦汇率问题有风吹草动,国际资本就会跟着而行,对于攻击中国的货币,因为忌惮中国多达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所以暂时不会攻击,但是进入房产领域是不争的事实,如果从长远来看,让国外的投机资金深套,对于未来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是有利的,但是不免我们还有一些HJ,这就导致有的国际资本能够先知先觉。
    因此可以推论
    1今年或者明年,一旦国家高调宣布房产税可能要征收,而且各地房产的成交量突然放大,那么房地产泡沫破裂的可能性就会很大,为什么,前期的放大,是让可能知道的人先走
    2一旦某些国际资本,例如高盛这样的资本鼓吹中国房地产价格将上升,并且伴随着成交量放大的时候,房地产价格必定会大跌
    3如果国家在医保和劳保上有大的动作,并且拿出真金白银进行支持的时候,房地产价格必定应声下跌,为什么,大家自己想。
    而最终反映在数据上就是人民银行的m2货币数据上,观察这个数据你大概可以知道未来的走势。大就意味着还会涨,停或者缩小意味着将下跌。
    我不敢给出很具体的时间但是两年内,国民必定会收到红包,至于多大,要看管理层
  
  
  作者:jifeng01112 发表日期:2010-10-5 10:13:00
  
   谈起97.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所有人都不寒而栗的想到索罗斯。的确索罗斯的行动是为他个人赚取了巨额的财富,但是索罗斯的行动从今天回过头去看却是美国为首的金融大鳄全盘布局的一个引子,因为美国有更大的一盘旗要下:众所周知,亚洲的金融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有如下几点:
  1透支性经济高增长和不良资产的膨胀
    2金融体制特别是监管体制不完善。
    3过度的货币发行。
    4过度依赖外向型经济
    从国家内部来讲,治理经济的根本要素是调理国家经济结构,控制货币发行,同时完善金融监管体制。这些才是国家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但是这个不是我们要讲的,我要接下来要讲的带有戏剧性,所以权当异想天开。
    话说索罗斯发动的亚洲金融危机是这样的,首先索老攻击了泰铢,之后,转战韩国,大获成功,接着香港,结果香港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之下,击退了索罗斯的进攻,香港成了滑铁卢.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请注意,所有的人都说是击退,然而大家普遍认为整个国际上的热钱达到7万亿美元之多,而以索罗斯的号召力以及前面的示范效应能够动用的估计不在少数,而大家知道的整个大中华地区的外汇储备不过3740亿美元。请问动用七万亿的金融资本的一部分能不能打败3740亿美元呢?这个是一个问号,暂且搁置.那接下来看看,几乎所有的亚洲国家最后得出的抗击金融大鳄的最重要的方法是什么.相信你也知道:增加外汇储备,更具体的讲是增加美圆的外汇储备.看到这里,大家悟到什么没有?显然索罗斯最终的目标并不是简单的通过攻击各国的货币获取短期的利益,他有更大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让全世界为美国经济发展买单,保持美圆世界货币地位.攻击小小的东南亚,香港,韩国,只不过是为了敲山镇虎,制造恐怖气氛,既然恐怖气氛有了,于是就开出了不错的药方,增加各国的外汇储备,一旦有人松懈,索老和他的朋友们就会出来吓唬吓唬.那么各国竞向增加外汇储备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并且各国都开始将外汇集中到了中央银行的手里.
    再看看下一条消息,你就知道,为什么07,08金融危机在这个时候爆发了.1998年5月,布鲁塞尔首脑会议正式排定欧元11个创始国名单。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1月4日,欧元在国际金融市场正式登场。2002年1月1日,欧元纸币和货币正式进入市面成为流通货币。2月28日,成员国本国货币全面退出流通领域,欧元与成员国货币并存期结束。
    再看一条欧元区的经济规模与美国相当或者超过美国.
    而美圆作为全世界外汇储备的比例是多少呢?65%左右,欧元只有25%左右,这与欧元区的经济规模以及它的经济发展质量是不相称的,因为美国经济带有虚拟的色彩,而欧洲国家,经济发展是实打实的,瑞士军刀大家知道吧.
    所以有必要在挑战其霸主地位的欧元诞生之前制造恐慌气氛,将所有央行的目光吸引到外汇储备上来.
    一旦欧元诞生,就有必要削弱大家对欧元区经济前景的乐观,于是,美国点燃欧洲火药桶,发动了科索沃战争.影响整个欧洲经济的投资前景,使得国际资本不敢随意进入欧洲金融市场.
    亚洲各国在经过几年的经济复苏之后.重新开动出口机器.以中日韩为代表的国家,大量向国外出口,而此时欧洲已经从科索沃战争的影响当中恢复过来.
    到2001年,欧元兑美圆却启动了一波波澜壮阔的贬值,贬值的幅度最多高达50%,而就在这一年,美国发动了阿富汗战争,负债打仗,并且受到恐怖袭击的威胁,然而美圆没有贬值,贬值的是欧元,贬值意味着什么?贬值意味着保有欧元资产的缩水,因此,欧元作为外汇储备的比例大步从30%左右,下降到最近的24%左右.
    这个时候的亚洲以及中东国家外汇储备却不断增加,而欧元在外汇储备中的比例却在减少,谁在得益呢?毫无疑问,美国.各国竞相购买美圆的结果是什么呢?
    1美联储大量印发钞票填补战争带来的亏空,但是却不用担心国内承担通货膨胀的危险,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一下美国发动两场战争经历完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国内有没有发生通货膨胀.并且使得美国人尽情享用来自世界各地的廉价优质产品之后,只需要给他们可以无限制发行的几乎可以忽略成本的纸币.
    2反过来,所有增加外汇储备的国家,五一不经历着通货膨胀之苦,因为货币和商品的比例应该是商品总量乘以货币流通速度等于货币总量,当外来的货币量增加,而生产的货品并不在国内消费的时候,货币的总量就超出了需要,从而引起货币贬值,也就是通货膨胀.
    3同时因为外汇储备大量的增加,看到各国为保值烦恼的时候,美国又想出了更好的招,让各国再把挣到的美圆投入到美国的经济当中去,购买股票或者国债,从而推动美国经济的发展.
    4美国人还想出来住房贷款证券化,把这些玩意卖给谁呢?大家都知道,证券化的结果是,全世界人民的钱帮助美国人造了房子,一旦房子的主人出了问题,最后买单的是全世界的老百姓.
    5通过外汇储备,绑架全世界各国,因为几乎所有国家货币都是与美圆挂勾,因此美圆汇率的浮动直接就可以导致各国财富的缩水.现在的欧元和人民币仍然为汇率问题发愁就是明证.更重要的是世界各国保有的总量以美圆记前十大就有高达5.5万亿元这个是2009年四月的计算.
    相信看了这个结果,你会发现整个一个亚洲金融危机只是美国大战略的一步棋而已.那么经过08年的次贷危机之后,美国会怎么布局呢?各国正在争相发钞票,通货膨胀再所难免,下一轮的金融掠夺估计已经在谋划当中了,你做好准备没有.
    声明以上纯属虚构.
  
  
  作者:jifeng01112 发表日期:2010-10-4 9:36:00
  
   当美国佬开响第一枪的时候,意味着正式迎战已经无可避免了。
    温总去了欧洲,在希腊主要谈了三个问题,很关键,对于未来的货币战争的进行具有很大的意义:
    甲:中国已经购买希腊债券,未来将积极购买希腊新发行的债券。注意积极两个字。
    以下两个从中希关于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来
    乙:(四)双方认为,推动解决中欧关系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有利于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希方认识到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具有积极、重要的政治意义,考虑到中方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内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将继续在欧盟内相关讨论时发挥积极推动作用。
    丙:中方赞赏欧盟国家领导人提出的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监管、强化评级机构的披露要求和成立欧洲自主的信用评级机构的倡议。双方认为可制定针对信用评级机构的全球统一监管标准,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管。
    首先从第一条来看,温总说已经购买希腊债券,当希腊债券被美国领导的三大评级机构评定为垃圾级的时候,中国虽然没有表态,但是实际上已经购买了希腊债券,这就是告诉世人,中国过去是支持希腊的,还说将来要积极购买希腊债券。也就是中国在未来还要购买希腊债券。而大家知道,希腊的债务问题曾经一度威胁到欧元的稳固问题,中国表明自己对希腊债务问题的支持,实际上就是表明对欧元的支持。如果可能的话作为回报对中国有实际利益的将是
    1承认中国市场经济低位,为什么把这个放在第一呢?美国欧洲之所以经常性出现对中国的反倾销的调查,实际上更多的是因为中国还未被其承认为市场经济国家,如果是承认为市场经济国家,美国就只能对一家或者数家企业进行调查,而不是使用对中国这样的字眼。同时为什么美国没有指控日本等国名目张胆的进行汇率干涉,说他们是汇率操纵国,因为他们也是被承认的市场经济国家,因此也就不能以国家名义控告其操控汇率。这个问题似乎在第二项里面没有达成预期的效果。
    2通过支持欧元,使得欧元升值,欧元的升值与贬值其实对于欧洲出口市场的影响远远没有对中国大,而且,欧元的升值有利于资金进入欧洲,吸引资金进入欧洲,从而帮助欧猪五国逐渐解决主权债务问题。这个是当前欧洲面临的最为关键的问题。欧元升值应该说对其利益远大于欧元贬值带来的出口利益。同时欧元升值有利于中国减轻对美元的升值压力,因为欧洲是中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
    针对第三条,可能很多人还没有看明白,为什么这么强调评级机构的重要性,希腊债务问题本身也许比较的严重,但是对他产生致命打击的还不是债务本身,而是美国操控的三大评级机构对其评级,使得投资者不敢投资希腊债券,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希腊这么强调评级机构的问题,还特别在声明当中指出来(顺便的一则新闻是,中国的大公国际在美国的申请被驳回,大公国际是中国的评级公司)
    由以上三个条款可以推知的是:
    甲:中国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会加强与欧洲国家的联系,特别是金融汇率问题的沟通,美国打击的重点在单个国家来讲经济上是中国,联合体来讲是欧盟。现在的重点是中国的出口企业,欧洲的债务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欧元相对美元贬值,而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的原因所在。一旦中国与欧洲联合,那么美国的策略必定会有所改变,因为中国有能力帮助欧盟国家解决债务问题,这个时候就必定是欧元升值,人民币也升值,这个时候的重点是在,打击中国的出口行业,同时打击欧洲的出口行业,因为真正能对美国出口产生威胁的是欧盟和亚洲的日本,因此在欧洲债务问题解决的基础之上,美国的重点便是使得欧元升值。
    因此乙:很有可能是接下来不远,如果温总和欧洲达成协议之后,欧元将迎来新一轮的升值之路。但是这个幅度不会太大。
    丙:中国寻求欧洲国家承认自己市场经济地位的陆不会平坦,因为希腊并没有松口,也就意味着最危险的希腊在中国出手援助的情况之下都不愿意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其他国家可想而知,中国寻求市场经济地位的路还很长。
    丁:接下去,有可能的是大公国际在欧洲申请成功,欧洲国家的评级机构也会响应起来,这个是必然的结果,除非欧洲国家没有睡醒。
    中国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应该怎么做?留待后解。现在最重要的是观察欧元的变化才能做解答。
  
  
  作者:jifeng01112 发表日期:2010-10-4 8:34:00
  
   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从今年6月起,我国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的外资同比增幅开始转正,且增长迅速。仅9月份,全国完成备案的外商投资房地产企业中,增资的达43家,新设立的有31家,这些数字均大幅超出过去3年的平均水平。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8个月,金地集团、龙湖地产、远洋地产等30多家房企相继推出海外融资计划,融资规模达100多亿美元。
    在内地楼市调控政策不断加码的时候为什么外资还要“冒险”进入房价高企的中国楼市呢?这是一个很微妙的问题,而同样还有一则消息就是在这里有这么一家大家熟悉的公司,高盛集团,它在九月三十号大笔的沽出其拥有的工商银行股票,同时又大量的增资中国的房地产项目。以常理来推断,它沽出银行的股票,意味着他对未来的中国银行盈利前景不看好,他购入房地产意味着他看好未来中国房产的发展。
    这其中的缘由很微妙,首先作为中国的银行,大量的贷款,一个给了国企,二给了房地产。而三十号出台的新的房产政策,确定,停止三套房产的贷款,很明显就压低了银行的利润,虽然降低了银行的风险(这个在我前面的文章里说过),因为从长期来看房产存在风险,但是短期对于银行来说没有和国外银行那么严重的还贷风险。所以高盛沽出银行股是没有问题的,也代表着他不看好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
    但是他增资中国的房产,很多人犯了糊涂,为什么说已经沽出银行还要增资房产呢?请注意,这里说的增资房产,主要是以债券的方式,还有就是增资都是高档楼盘。这个时候你就明白了,一即使楼市崩盘,企业倒闭,企业最后首先要支付的就是债券的还款。二即使银行紧缩房产信贷,对于高端楼盘几乎没有影响,为什么?因为购买高端楼盘的非富即贵,他们购买楼盘,不需要和银行贷款,所以银行的政策丝毫影响不了他们。那么他们做出这样的决定的依据是什么呢?
    1财富的过度集中,也就是说少数的富人拥有社会上大部分的财富
    2以上面的前提作为推论,中国现在的发钞量超过美国,意味着少部分人手中的
    3看淡中国未来的经济,任何有志于做实业的人都不会轻易的脱离实业而搞房地产投机,除非实业无法进行下去,便由此将做实业的资金抽离进入到楼市。而楼市对于富豪来说唯一给他们吸引的是高端楼盘和一线城市
  
  
  作者:jifeng01112 发表日期:2010-10-3 9:43:00
  
   9月30日,港股一开市工商银行(601398)(1398.HK)H股股价便急挫3%,全天下跌3.18%,这是该股近4个月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下跌。对于这只巨象来说,如此巨幅下跌并不经常出现。高盛在9月29日收市后,即以每股5.7港元至5.79港元价格火速配售27.5亿股工行H股。至9月29日午夜,由于市场需求比较强盛,高盛遂将配股额度增加至30.41亿股,并以每股5.74港元的中间价定价,仅较9月30日工行收盘价每股5.78港元轻微折让。此次减持高盛共套现22.5亿美元(约150.5亿元)。
    看到这个消息,我隐隐感觉不妙。
    接下来会有什么问题出现呢?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1高盛是投资银行的翘首,请问他都减持,其他的所谓战略投资者呢?会不会和他一样的减持。
    2他减持的时间很微妙在中国十一房地产新政出台之后,请问,几乎所有的投资客都认为房产新政还将是空调的时候,既然是空调,也就意味着对银行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他却减持和房地产相关很密切的银行股,而且力度极大,这似乎与他作为战略投资者的身份不符,而且理论上来讲,以他过去的减持,以及他所持有的股票,即使工商银行跌到0也丝毫不影响到他的盈利。
    3是不是他的鼻子嗅到了什么,使得他对于中国银行产生重大影响的桥头堡都不顾了。
    在这里还必须联系一些信息
    甲:美国下院已经通过汇率法案时间9.30日凌晨。也就是说高盛事前已经得到消息,以高盛与美国政界的关系来看,在上院和奥巴马那里通过只是时间的问题,这也就是说,美国利用汇率对中国实行贸易战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了。
    乙: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兑美元的汇率一路升值,同时美元对欧元及一揽子货币也不断升值,也就是说,人民币对一揽子货币的升值速度更快。接下来就是直接打击到中国极低利润的出口企业了。十分怪异的是最近几个月的外汇储备没有公布。以我推测,外汇储备增加的速度会超出平常。大量的热钱已经涌入到了我国。
    丙:如果这一次房产调控达不到目的,我相信,中央一定会下重手,主要是为2012布局,给后来者留下屁股去擦还是自己把屁股擦干净,这个是值得期待的,以当局的性格来看,2011年对房地产下重手是不争的事实,也就是为什么高盛如此坚决的减持了。
    丁:2011年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年份,也许很多事情会让老百姓惊喜,当然也许会让很多人失望,值得期待
昭名 @ 2010-10-05 23:11:01
  作者:海宁的马甲 回复日期:2010-10-05 09:40:14 

    作者:quandiqp 回复日期:2010-10-03 21:59:46 
    
      海宁老师你好,我关注你的帖子很久了,如果房价爆跌的话,会引起天量的银行坏帐。(结果都是P民来买单)那到底是通货紧缩呢?还是恶性通货膨胀?还有就是促使房价下跌的导火线是什么?
    ######
    一下是我个人的判断,不一定对:
    2011年下半年,中国经济衰退,物价楼价开始暴跌,2012年是通货紧缩年,2013年春天后,贷款又开始大量涌出来(技术上可以不违反银行法),但是物价就像2009年初一样,不会一下子涨上去的,要到2013年底,2014年,物价才会大幅上涨。2013年以后,银行存款基本都是负利率,存款人不得不为2011,2012的银行坏账(越2008年以前累计的4万到6万亿,2009年,2010年贷款产生的越6到8万亿,大致是这样的数字,我不是乱写的数字,具体数字需要更多研究)买单。
    
    2011年下半年是从6月开始,还是9月开始,现在还不好说,我们要先看从现在到2011年3月,国际上把石油粮食等大宗商品,
    
    2010年4月开始,银行缺钱了,银行的存款(不是银行自己的钱)的69%已经贷出去了,17%必须放到人民银行作为存款准备金,6%到8%是为呆账做的准备(有些是到期了重新贷一次,这样就看看不出来了),还有7%用于周转,如果银行再把7%左右的存款贷出去,则中国金融业面临金融支付危机,
    
    很多不懂银行的人,因为在中国,只把不到70%的存款贷出去,问题不大,是非常不了解中国银行业的说法。中国的商业银行,坏账没有彻底冲掉,也永远不会冲的很干净。
    
    促使房价下跌的导火线第一是欧洲经济和银行危机,快点在2011年3月左右,或者4月初报表披露后,这个危机,只要那个时候的美元非常疲软,中国的楼市大致是可以抗过去的。
    
    第二,最致命的是美元2011年6月或者12月左右的暴涨,现在美国大量财政赤字,但是2010年11月后,美国民主d党会选m民被狠狠得教训一顿,美国财政刺激宣告基本失败,2011年后,美国财政赤字不得不大大缩小,只有靠美联储推动美国的通货膨胀到达3%,甚至容忍1,2个季度的3.5%左右的通货膨胀。最后当然美联储也会被证明是失败的。美联储用印钞票只能制造通货膨胀和短暂的经济效果,长期而言,只是以一个泡沫(美国国债和黄金泡沫2011年初的大宗商品泡沫)代替另一个泡沫(房地产泡沫)。
    这个是个货币战争和阴谋论的好材料,就是先用通货膨胀来整一些新兴市场化国家(比如中国),让这些国家本来的通货膨胀更加厉害。
    当然了,我不认为这是阴谋,仅仅就是美联储是为美国人服务的,既然美国通货膨胀不严重,那么就通货膨胀提高通货膨胀率,来提高经济活力,从而降低失业率。没有通货膨胀的时候,失业率问题是美国的头等大事。
    
    所以,2011年3月前的中国楼市泡沫,大致是安全的,但是就全国而言,价格往上的空间也没有,资金上续不上去。
    
    我们现在要看,美联储1月份会放出多少美元,国际资金推高各种大宗商品的价格。
    
    我猜测,为了长久之计,中国人民银行今年会加息一次0.27%,这样2011年的再次加息就可以拖更久。
    
    如果全部投资房地产的人都是极其理性的,那么中国楼市不应该降很多,因为以后大部分时间还是负利率。但是投资者作为群体,不可能理智,就像2007年底的股市。
    
    作为一个理财能力极差的富人,或者不善保留财富的人,打算持有房子10年以上的人,其实持有房子比持有人民币10年好。但是市场里不可能都是这种人。
  
  
  作者:海宁的马甲 回复日期:2010-10-03 09:42:29 
  
    作者:zzm882000 回复日期:2010-10-03 06:54:56 
    
      有些糊涂了,目前国际资本加速进入中国楼市,戴德梁行中国行政总裁张国正透露,外资机构在中国内地房地产业特别是一线城市的投资正呈回升势头,比较活跃的有和记黄浦、新鸿基、凯德置地等来自香港和新加坡的开发商,以及高盛、瑞银、佰士通等欧美投资者。
      新加坡国有投资公司淡马锡控股全资子公司丰树产业,确定今年底前推出一个近10亿美元的中国内地房地产基金。“这将是内地地产领域一只规模最大的外资基金。”
      海宁,难道这些外资不知道风险?
    ######
    1989年,全世界基金经理都聚集在东京,很多人都在东京的酒店,机场碰到聊天。
    外资不是神,外资中有各种各样的资金,他们其中不少在东京损失惨重,不少在东南亚损失惨重,不少在1998年7月20日俄罗斯国债延期还款上损失惨重(索罗斯损失10几20几亿,老虎基金被投资者大量赎回,后被迫清盘),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上损失惨重。
    
    搞笑的是,据说很多基金在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内线,IMF已经做好了准备“资金救援”俄罗斯的所有准备,可惜,俄罗斯有核弹,直接说,3年后再还国债。
  
  作者:海宁的马甲 回复日期:2010-10-05 22:58:36 
  
    作者:hola2000 回复日期:2010-10-05 12:43:00 
    
      哪有那么快啊,按人民币算,起码还得两轮剧烈的通货膨胀(不包括2011)才能回到2010年的房价。
      =========================================
      如果在泡沫破裂后出现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大幅下跌,币值重置,比如说真到1:15等等,那么之前已因大幅加息而暴跌过的房价, 以人民币计价会怎么走呢?
    ######
    泡沫破裂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怎么走,
    第一要看管理者手下的中国央行是否以稳住人民币购买力为第一要务;
    第二要看经济秩序是否混乱(导致生产力遭到破坏);
    第三要看税收怎么收,是继续大幅上升,还是缩减政府开支;
    第四要看是否继续已经中断了的释放生产力的改革;
    
    第五要看资本市场的开放与关闭程度(如果普通居民可以任意去全球炒楼炒股的话,6.65,甚至7.0,7.5的汇率都保不住);当然资本市场肯定不会对居民开放。
    
    判断人民币兑美元大幅贬值的趋势和时间,现在时间尚早。等泡沫破了再说。
昭名 @ 2010-10-05 23:25:34
  关于黄金:

  《Kemp专栏》索罗斯再次警告黄金陷入终极泡沫
  2010年 9月 30日 星期四 11:18 BJT
  路透伦敦9月28日电---亿万富翁金融家索罗斯本月再度警告,黄金已陷入"终极泡沫".他对投资者直言,这在市况艰难之际"肯定不安全".
  
  
  索罗斯只是重申了他在2月份全球经济论坛(WEF)上发出的警告.当时现货金还不到每盎司1,150美元.本周已涨到了1,300美元,比1999年低点252美元大涨了400%以上.黄金牛市仍看不到尽头.如果2月作空黄金,现在肯定会损失惨重.
  
  
  虽然索罗斯自己警告黄金有泡沫,但他的对冲基金--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Soros Fund Management LLC)却是今年最大的黄金多头之一.在与其2月份发出警告差不多同一时间,该基金持有的SPDR Gold Trust(GLD.P: 行情)股票增加了一倍.SPDR是全球最大的黄金上市交易基金(ETF).
  
  
  索罗斯已不再参与该基金的管理.但在发出泡沫警告的同时,旗下基金却积极作多,这会让许多观察人士感到奇怪.实际上,这反映了索罗斯迷人的投资哲学,而且是了解黄金市场现状的最佳方式.索罗斯是最近50年来最成功的金融家之一.
  ============
  同一种说法,两种信号
  
  
  
  对个人所有的住房恢复徵收房产税是有必要的--财政部
  2010年 10月 5日 星期二 09:50
  ==============
  看来快了
  
  
  俄罗斯、中国和菲律宾央行料增持黄金储备--WGC
  2010年 10月 5日 星期二 14:2
  路透首尔10月4日电---俄罗斯、中国和菲律宾央行料将持续增加黄金持有量,以平衡资产储备,世界黄金协会(WGC)负责政府事务的常务董事George Milling-Stanley周一告诉路透.
  
  经过此次自大萧条之後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各国央行重燃将黄金作为储备资产的兴趣.
  
  "虽然亚洲各国央行继续增加美元资产,但他们也将持续增持黄金储备,"Milling-Stanley在访问首尔时的一次访谈中表示.
  
  "他们在利用美元收入买入更多黄金...我认为俄罗斯、中国和菲律宾会持续增持黄金储备."
  
  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国中国,截至9月黄金仅占其储备总量的1.5%,低于俄罗斯的5.7%和菲律宾的13.5%.
  
  而这些国家的黄金储备都远低于美国和德国等国家,这些发达国家的黄金占其储备总量的70%左右.
  
  Milling-Stanley认为黄金是一种流动资产,全球平均每日黄金交易额估计在800亿至1,600亿美元之间,大于单个欧洲债市规模.
  
  菲律宾把黄金用作与其他亚洲国家互换和国际清算的金融资产.
  
  
  **金价创历史新高,需求强劲**
  
  上周五现货金创下每盎司1,320.80美元的历史新高,因预计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美联储,FED)会进一步放宽货币举措,增加了黄金作为保值货币的魅力.
  
  Milling-Stanley驳斥了认为金价出现泡沫的说法,表示与1970年代末金价的双位数跳涨相比,自2001年开始的全面牛市行情中,金价升幅是渐进而温和的.
  
  "我相信这轮牛市尚未结束,"他称,指称美元贬值,对未来通胀的忧虑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不断升温等.
  
  "黄金将有助于在不损失回报的基础上削减风险,或在不增加风险的基础上增加回报."
  
  珠宝投资需求没有放缓的迹象,黄金的生产成本每盎司1,000美元被视作金价的底线.
  
  谈到第三季需求,他表示看到印度黄金进口有增长的乐观迹象,中国需求没有放缓的迹象,而且中东许多国家需求有所增加,但他拒绝给出具体数字.(完)
  
  ====================
  估计不是什么好事
  
  
  2010年 10月 05日 16:46
  日本央行意外出台大规模货币宽松措施
  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周二令金融市场大感意外,宣布推出一项规模35万亿日圆的货币宽松计划以刺激经济增长,同时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至几乎接近零的水平,并推出一个规模5万亿日圆的计划购买私营和公共部门资产。
  
  日本政府一直在向日本央行施加压力,要求央行采取更多措施推动经济增长,削弱日圆升值给日本关键的出口业带来的影响。日本央行周二宣布,政策委员会委员一致通过了上述措施。
  
  由于日本一直在应对通货紧缩,短期利率已经多年接近于零。日本央行表示,央行推出新计划意在促使较长期利率和各种风险溢价下滑,从而进一步加强货币宽松。
  
  日本央行承认,上述举措对央行来说是特别措施,因为央行认为经济复苏正在不断放缓,日圆汇率高企正在损害企业信心。
  
  日本央行指出,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加剧,尤其是美国经济的前景。
  
  日本央行宣布,在可预见的未来将关键隔夜拆款利率下调至0.0%-0.1%的区间,并将利率维持在这一接近于零的水平,直至物价摆脱通货紧缩压力并开始持稳。
  
  日本央行还决定在资产负债表内组建一只临时基金,用于购买私营和公共部门各种资产,从而向经济注入现金。日本央行称,收购对象将包括长期国债、商业票据、资产支持商业票据以及公司债券。日本央行还将购买交易所上市基金和政府债券。该收购计划总规模为5万亿日圆。
  
  日本央行官员此前曾反对提高国债收购规模,他们认为此举会导致市场担心日本央行是在给政府开空头支票,可能会损害长期债券的信用。
  
  但日本央行表示,资产购买计划是暂时性的;一些交易员认为这一措辞是负面的,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央行决定公布后出现的日圆抛售势头。
  
  Tokyo Forex & Ueda Harlow现汇交易总经理Masanobu Ishikawa表示,日本央行的意外决定引发了一些日圆抛盘,但他认为央行此举不足以促使日圆持续走软。
  
  日本政府正日益对日圆汇率高企感到担忧,随着日圆汇率在9月初触及15年高点,日本政府投入2万亿日圆进行了市场干预。干预举措最初取得了成效,推动美元从82.87日圆的低点回升了大约3日圆,但此后美元兑日圆汇率又回吐了大部分涨幅。
  
  市场认为美元走软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经济表现疲软,且投资者预计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U.S. Federal Reserve, 简称Fed)会采取措施大举向美国经济注资,从而抵消日本政府压低日圆汇率的努力。分析师们将此称之为“一场货币宽松战争”。
  
  Ishikawa表示,如果美国经济数据进一步走软,将增强市场关于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简称FOMC)会采取更多宽松措施的预期,即便是此类预期也足以维持美元疲软和日圆走强的势头。
  
  Mizuho Research Institute资深经济学家Hirokata Kusaba对此表示赞同。他说,日本央行将基准利率从本就 低的0.1%下调至上述区间,并不会带来什么实质性效果。
  
  他指出,日本央行降息对市场带来的唯一影响就是令投资者感到意外,但这种效应会逐渐消退;毫无疑问,日本央行今日已经尽力而为,但很难预见央行举措整体上会给经济带来怎样的帮助。
  
  日本央行决定宣布后,日本国债大幅走高。主力十二月国债期货上涨0.36,至143.81,后市开盘报143.43。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3.5个基点,至0.900%;而5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0.22%,为2003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日本股市走高,因市场预计央行措施有助于压低日圆汇率。日经指数收盘上涨1.5%,至9518.76点,为9月15日以来的最大涨幅。
  ====================
  泡沫是被一步步加息刺破的,日元升值也会被日本政府一步步的措施中断,过不了多久,日元就会自动贬值
  
  
  2010年 10月 5日 05:29
  贝南克暗示将进一步购买资产以刺激经济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美联储)主席贝南克(Ben Bernanke)周一表示,他认为进一步购买资产能够提振经济,这一言论暗示如果经济持续疲软,他将支持采取上述举措。
  
  贝南克在向大学生们发表演说时展示了在将短期利率压低至接近零的水平时,美联储如何通过购买1.7万亿美元国债达到提振经济的效果。
  
  贝南克表示,他认为进一步收购资产能够放宽金融环境。
  
  贝南克在讲话中还对美国巨额预算赤字发出新的严厉警告,称若不解决该问题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经济后果。
  
  贝南克称,长期而言,美国公共财政将难以维继,主要由于人口日益老龄化且医疗费用不断上升。贝南克在为Rhode Island Public Expenditure Council会议而准备的演讲稿中称,如果无法解决这种状况,美国将面临严重的经济后果和风险。
  
  他表示,短期而言,对于迅速膨胀的未来赤字的担忧和不确定性可能导致个人、企业和投资者在开支、资本投资和聘用雇员方面更加谨慎。
  
  贝南克还表示,长期看,政府债务相当于国家收入的比例不断上升可能加大利率上行压力,进而抑制资本形成、生产力和经济增长。
  
  贝南克警告在周一的致词中称,美国疲弱的经济使得今后几年几乎没有进一步大幅削减赤字的空间,他表示,草率的财政紧缩举措可能威胁到经济复苏。
  =================
  扑朔迷离
昭名 @ 2010-10-05 23:36:39
  特别报导:与美联储过从甚密的小圈子
2010年 10月 5日 星期二 15:51
  
  
  路透纽约/华盛顿9月30日电---外界视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美联储)如同一座铜?铁壁的堡垒,但联储前员工和投资大户却能窥晓它的秘密;而且,掌握门路还能赚不少钱.
  
  今年8月19日,在联储意外决定透过购买更多债券支撑经济仅九天之後,联储前理事梅尔(Laurence Meyer)所在的谘询公司向客户发出报告,翔实透露是次央行政策会议的内容.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会议记录是公开的,但会议结束三周之後才正式对外公布.所以梅尔的客户比其他投资者早很多得知央行决策者开会时说了些什麽.
  
  梅尔的报告引述"多数委员"和"很多委员"的观点,详细呈现央行内部对经济看法的分歧日益增大.
  
  报告解释了按偈提前还款增加如何促成了央行继续购债的决定.内幕消息能详细到这种程度,说明它只可能来自美联储,不可能来自其它地方.
  
  梅尔颇受业界推崇,他的服务收费约7.5万美元左右,其中包括深受客户欢迎的预测服务.他经常与记者分享研究心得,但不对外宣布.路透从一位市场人士手中获得一份梅尔公司报告的复本.梅尔拒绝对相关报导置评,美联储也保持缄默.
  
  联储官员花大量的时间和投资经理、银行分析师和市场策略师沟通交流,以便搜集关于市场和经济的各种信息,这对于协助央行做出利率调整和贷款计划决定是非常宝贵的.
  
  但路透的调查也发现,央行和市场人士交流时,信息的流动有时是双向的.联储官员与前同事和其他关系密切的民间人士谈话时,往往放松戒备.
  
  这类不均等的信息传播带给投资大户竞争优势.美联储官员以前私下曾认为央行和投资大户的顾问过从甚密有些不妥,不过他们的担忧大多被当成耳边风.
  
  没有人因为这起事件指责梅尔或他的公司Macroeconomic Advisers,将信息泄漏出去的联储内部人士也没有受到责备.并无规定禁止他们和对冲基金以及基金经理客户共享这些信息.
  
  但批评人士却质疑联储官员向外界输送可能影响全球市场的信息到底合不合适,尤其在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如此之高的情况下.
  
  "央行官员当然不该这样做,"前联储理事里芙琳表示."当年我在任时,相关规定要求我们不能与任何人谈及可能被用做商业用途的事,"里芙琳目前任职于布鲁金斯学会.
  
  为了打消对商界和政府过从甚密的疑虑,美国总统奥巴马颁布"道德规范承诺",规定政府官员离职後至少两年内不得与先前任职的机关联系.
  
  但是这样的规定很难落实.拿美联储理事会来说,理事卸任後可以马上转战银行业,不过他们首先得在央行供职满14年才行,然而很多人并没有服满这麽长的工作年限就离开了.
  
  
  **灰色地带**
  
  由于目前复苏态势不稳,美联储正努力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持,因此关于央行官员观点的信息比起以往可能更有价值.
  
  资产管理公司Salient Partners投资长Haag Sherman表示,即便是有关政策方向的一丁点暗示,也可能给予投资者巨大的帮助.
  
  "当今政府对经济的影响力是近代以来最强的时候,因此知晓短期和长期计划可以给予基金经理巨大的竞争优势,"Sherman说.
  
  由于经济再现疲软,引发美联储或通过扩大公债购买以进一步放松借款条件的猜测,因此近几个月来市场对美联储政策尤为敏感.
  
  如果进一步扩大目前已超过1.7万亿(兆)美元的购买计划,美联储将为银行放贷和消费者借款带来更多激励,尽管官方利率已经实际为零.
  
  梅尔在他的报告中称,许多联储官员直到8月10日开会前,都还没有弄清楚抵押贷款提前偿还的速度.
  
  "一些委员认为这已经来不及左右他们的决定;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甚至是最有影响力的因素,"梅尔写道."因为经济可能更弱,联储是否至少应维持资产负债表规模稳定?温和派认为这是理所当然,中间派认为这说得过去,但但强硬派却不以为然."
  
  长期以来只有少数人能准确观察联储,所以报酬也很高.投资者持续寻找关于联储想法的各种线索,比对官员的措辞,一但联储口气转变,市场应声受冲击.
  
  比如,梅尔发布报告五天之後,华尔街日报刊出FOMC内部意见分歧的详细报导,被认为是推动公债收益率(殖利率)变动0.20个百分点的原因.
  
  到底有多少前美联储官员利用老同事人脉还无从得知,但据称人数不少.
  
  查普曼大学法学院国际经济法教授Timothy Canova认为,从美联储转战民间金融行业的路径值得注意.
  
  联储前任法务官员表示,担任经济或货币政策顾问不需要登记备案.
  
  一些知名度很高的美联储前官员如今已有自己的公司:前主席格林斯潘创办了Greenspan Associates,向全球最大的债券基金--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提供政策谘询.
  
  
  **"三名FED高层"**
  
  虽然较为罕见,但有时候外部人士也能取得管道.知名中国专家Paul Markowski的顾问客户涵盖对冲基金及外国央行,他不曾就职于FED,但表示早从1960年代开始就与FED官员建立了关系.他说,对他而言,关键在于要对委员会的个别成员有足够认识,才能了解官员偶尔非常隐晦的讯号.
  
  "你必须经年累月建立起关系.如果你只是和某人见面一两次,是无法正确读出他们话中含意,"他称."至少,他们看待我,是视为与金融市场有深厚关系的人物.这是双向的沟通."
  
  在FED这场重要的8月会议当天,Markowski对客户写道:"虽然我认为FED可以暂时不必再作之前的举措,但FED一名高层官员告诉我,在衡量过按兵不动的风险之後,采取行动的可能损失不大,但可能的好处较多."
  
  在9月24日星期五,也就是9月21日会议的三天后,他形容他与"三名FED高层"有过一连串对话.
  
  今年稍早时,在4月27-28日会议的次日,Markowski向客户透露了远超出三周後会议记录内容的丰富讯息.
  
  "我与FED高层官员聊了两通很有意思的电话--一通是昨晚,另一通是今天早上.我所听到的是,在开会之前,对于利率建议,两派立场的官员各占一半;有六位成员在资产出售议题上支持作些改变,有三四位成员支持改变(FED较长时间维持利率低档的承诺),另外一至三人建议暂时不作改变,留到下次会议决定."
  
  
  **交换条件**
  
  当然,和FED一两名官员交谈,未必就能窥得全貌,特别是这段时间决策官员对重要议题看法分歧,像是经济前景及适当的政策举措.
  
  这些有特殊管道的分析人士或许也是为了自身利益而夸大了他们所掌握的门路--毕竟这会让他们的分析观点更加引人注意.
  
  一些投资者指出,金融市场原本就是剧烈震荡,大范围政策架构的迹象,未必能够转化为明确的短线操作策略.
  
  "唯有明白FED动作可能会有什麽影响,获得这些来自FED的讯息才有好处,"Alhambra Investments策略分析师Joseph Calhoun称.
  
  
  就连那些似乎有内部管道的人士也不是永远看得准:梅尔和Markowski都预测8月10日会议FED将按兵不动,结果预测错误,FED选择提供更多经济刺激.
  
  但法学教授Canova指出,主要问题不在于这些讯息的立即性投资价值.在他看来,这些密室交流正是一个更大问题的一部分,也就是金融业对经济决策过程的影响.
  
  "这是在一个不透明补贴的体系中,许多条件交换的其中之一,"Canova称.他表示,民间投资人不太可能固定和人分享资产讯息,除非能够得到一些实际好处回报.
  
  
  **如今的沟通挑战**
  
  在过去20年间,美联储的透明度已大幅提升.它在1990年代开始发布利率决议与政策会议记录,会议内容文本则在相隔五年後发布.
  
  然而联储在政府机构当中根本算不上公开透明的典范.主席贝南克很少对媒体公开讲话,有的话也通常是在安排周密且有提前审查的活动上.金融危机期间,联储贷款给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包括对美国国际集团(AIG)与贝尔斯登两宗备受诟病的的援救,都是在不公开的情况下匆匆完成,因而招致公众疑心和政界怒火.
  
  美联储不透明的沟通架构,容易让市场误读每次会後发布的简短政策声明.这样一来,看破决策要义就变的更有必要了.
  
  8月10日会议突显出联储沟通策略上的缺失.就在几周前贝南克于国会作证时,还大谈特谈联储如何最终退出超宽松政策.而且联储几乎未向市场解释经济前景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之间的关联.
  
  因此对许多投资者而言,联储8月10日宣布增加债券购买措施是天外飞来一笔.市场普遍认为联储此举是向加强支持经济的极大转变.也有市场人士将此解读为,联储对经济的担心比它所表现出来的要深.
  
  当决策者意见一致时,FOMC会议後传达政策立场不是难事.但像近来这样当决策者意见分歧,不同的声音只会混淆市场视听.
  
  这可能正是联储官员认为有必要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其政策声明的原因之一.
  
  其它国家央行则通过不同做法,来试图避免此类风险.有些央行明确设立通胀目标,减轻政策神秘性.欧洲央行(ECB)在会後举行新闻发布会,总裁特里谢可藉此在公开场合下解释央行举措的缘由.
  
  "若贝南克无法阻止消息外泄,他就应该在政策会议後来一次全面的发布会.让某些人优先从联储获得讯息,是不恰当的,"曾任纽约联储高层官员的Ernest Patrikis说道.他现在是律师行White & Case的合夥人.
  
  
  **剪不断的关系**
  
  对美联储来说,共享市场敏感资讯的意愿或许正反映了它的历史与文化.批评人士始终认为联储与金融业过从甚密.
  
  1913年美联储成立,部分是受1907年的市场恐慌促成.金融界人士希望美联储作为最後贷款来源,帮助避免国内金融机构频遭挤兑.
  
  银行人士仍在地区联储担任理事,而联储官员离任後常是华尔街和投资机构炙手可热的追逐对象.
  
  梅尔在1996年加入美联储以前就拥有自己的谘询公司Laurence H. Meyer and Associates Ltd.在2002年离开美联储後,他回到这家目前名为Macroeconomic Advisers的公司.
  
  另一个例子是比斯(Susan Bies).她2007年从美联储理事会退休,2009年出任美国银行董事.美国大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有很多曾在联储任职.
  
  反过来看,纽约联储总裁杜德利曾任高盛首席美国经济学家暨合夥人.
  
  批评人士说,这种旋转门式的架构根本难以制约联储官员,他们在与老同事和朋友聊天时可能漫不经心就透露了过多讯息.
  
  已退休的联储理事甚至能保留联储大楼的门卡.楼里有健身设施、理发店和餐厅.
  
  尽管他们的卡片会标明"退休"身份,但一旦进入大楼,去哪都没有限制--即便他们现在就职于民间.
  
  在美联储的杰克森霍尔全球央行官员年会上,最能感受到这股老同事和旧识情谊.必须费一番功夫才能收到请柬,经济学家想方设法挤进受邀名单里.拿到邀请函就说明有机会和联储官员在非正式场合下碰面--更重要的是,这个机会没法用金钱衡量.
  
  今年于8月底举行的年会,不仅有货币政策小组讨论会、全球央行官员和学者的一系列演讲,还有一场不同寻常的夜游:观赏驯马师驯服一头野马.
  
  "美联储总认为规则不适用于他们,"Salient Partners的Sherman说,"如果允许一小部份人掌握门路,那我们跟那些第三世界遵从裙带资本主义的人,又有什麽不同?"(完)
  
  --译文审校 侯向明/隋芬/沈以文
  
  
  
  
  国际资本加速进入中国楼市 专家建议加强监管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03日 07:18 新京报
    据新华社电 近期,在欧美楼市前景惨淡的预期下,我国楼市又频繁闪现境外资本的活跃踪影。业内人士及专家指出,现阶段,房地产领域调控正处于不断加码的关键时刻,我国对或明或暗流入楼市的外资监管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须谨防其干扰调控成效。
  
    房产开发外资增幅转正
  
    9月上旬,在厦门出席第二届中国国际地产投资交易会的部分业内人士透露,近期,国际资本大举进入亚洲房地产市场,在我国房地产直接投资活跃。一是外资房地产企业增资明显;二是大宗交易较频繁。
  
    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从今年6月起,我国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的外资同比增幅开始转正,且增长迅速。仅9月份,全国完成备案的外商投资房地产企业中,增资的达43家,新设立的有31家,这些数字均大幅超出过去3年的平均水平。
  
    戴德梁行中国行政总裁张国正透露,外资机构在中国内地房地产业特别是一线城市的投资正呈回升势头,比较活跃的有和记黄浦、新鸿基、凯德置地等来自香港和新加坡的开发商,以及高盛、瑞银、佰士通等欧美投资者。
  
    房企海外融资百余亿美元
  
    业内人士分析,外资近期频繁活动,除了预期人民币升值和看好中国房地产投资前景以外,国内开发商大规模海外融资,导致外资“曲线”涌入。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8个月,金地集团(6.42,0.32,5.25%)、龙湖地产、远洋地产等30多家房企相继推出海外融资计划,融资规模达100多亿美元。
  
    国内房企海外融资存风险
  
    中国房地产指数研究院最新报告指出,国内房企获取贷款难度加大,再融资全面收紧,只能加速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发行海外债券等成为融资选择。
  
    麦格里银行集团中国区一位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房企海外融资是用高额利息换取,这吞噬了企业的利润,潜藏债务风险不容忽视。
  
    ■ 表现
  
    1 外资房企增加直接投资
  
    新加坡国有投资公司淡马锡控股全资子公司丰树产业,确定今年底前推出一个近10亿美元的中国内地房地产基金。“这将是内地地产领域一只规模最大的外资基金。”香港高银国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丰树产业2005年涉足内地房地产投资,目前已在北京等一线城市至少直接投资了4处高档商业地产。
  
    此前不久,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巨头佰士通集团与香港大型地产商鹰君集团达成协议,合作开发大连一豪华酒店及高档公寓项目。此消息被视为外资加速布局我国房地产的见证之一。
  
    2 外资大鳄频繁接手房产大宗交易
  
    “近期,外资在内地房地产市场的大宗交易也较频繁。”香港高银国际有关负责人透露,今年7月,摩根士丹利将位于上海陆家嘴(17.12,0.50,3.01%)附近的一处高档住宅项目出售给了摩根大通,成交价折合人民币约12亿元;与此同时,雅居乐地产控股有限公司以人民币50多亿元的价格将旗下公司30%的股权转手给了摩根士丹利。
  
    3 国内房企蜂拥海外融资
  
    今年来,国内房企海外融资几成蜂拥之势。
  
    4月,金地集团与瑞银环球资产管理集团合作发起房地产基金,首期募集签约金额约1亿美元;6月,恒大地产通过私募股权的方式得到了5亿多美元融资,主要投资者为香港新世界(13.97,0.28,2.05%)发展有限公司、德意志银行、美林银行等多家境外机构;8月,碧桂园发布公告,将针对海外市场发行4亿美元的优先票据。9月28 日,国内大型开发商方兴地产发布公告,公司拟发行5亿美元长期次级可换股证券,发行的可换股证券本金总额最多为6亿美元。
  
  
昭名 @ 2010-10-06 00:33:25
  分析人民币升值:中美货币战争将以相互妥协收场
作者:大老张
  
  
  现在很多国人都很关心人民币升值这个话题,但你关心美国迫使人民币升值的真正意图何在了吗?相信大家对80年代的“日本经济衰退”和90年代的“亚洲金融风暴”及“香港的香港金融保卫战”吧!也许有人会说那是国际投机集团“美国索罗斯财团”搞的,但是,你就没有想过它背后难道就没有美国政府的支持了吗?下面,我仔细分析一下这些事件的前因后果你就会明白了。从1980开始的,特别在1990年和1995年,第一名的美国和第二名的日本之间的GDP差距是多少?日本GDP超过美国GDP的一半!这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次其它国家和美国的经济差距缩小到一半的程度。日本人在欢呼:只要超过美国的GDP,日本就可以恢复“正常国家”了!美国人没有吭声。按理说,日本还是美国的盟国,其经济也是美国扶持起来的,美国也没有分裂日本的必要(要分裂,二战时就分裂了,也不用等到80-90年代)。美国也不可能对盟国日本使用“颠覆性煽动”,眼看着美国是阻挡不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前景的了!世界各国都在兴奋的期待着日本GDP超过美国GDP的那个“历史性时刻”!日本企业更加疯狂,美国经济的象征——洛克菲勒广场被日本人买下了!美国的精神象征——好莱坞被日本人买了!美国人民的心情一下子掉到了谷底。“世界第一”就快保不住了!美国人民的荣耀感在急剧下滑,民间开始蔓延仇日情绪。
  
  
  
  有一件事情在1985年发生了,1985年美国拉拢其它五国(7国集团)逼迫日本签署了。以“行政手段”迫使日元升值。其实的一个中心思想就是日本央行政不得“过度”干预外汇市场。日本当时手头有充足的美元外汇储备,如果日本央行政干预,日元升不了值。可惜呀,日本是被去了势的太监。美国驻军、政治渗透、连宪法都是美国人帮它度身定做的,想不签广场协议都不可能。日本最后的结局大家也知道了。1985年9月的广场协议至1988年初.美国要求日元升值。根据协议推高日元,日元兑美元的汇率从协议前的1美元兑240日元上升到1986年5月时的1美元兑160日元。由于美国里根政府坚持认为日元升值仍不到位,通过口头干预等形式继续推高日元。这样,到1988年年初,日元兑美元的汇率进一步上升到1美元兑120日元,正好比广场协议之前的汇率上升了一倍。
  
  
  
  美国人满足了吗?没有。接着看下去,从1993年2月至1995年4月,当时克林顿政府的财政部长贝茨明确表示,为了纠正日美贸易的不均衡,需要有20%左右的日元升值,当时的日元汇率大致在1美元兑120日元左右,所以,根据美国政府的诱导目标,日元行情很快上升到1美元兑100日元。以后,由于克林顿政府对以汽车摩擦为核心的日美经济关系采取比较严厉的态度。到了1995年4月,日元的汇率急升至1美元兑79日元,创下历史最高记录。
  
  
  
  日元升值的后果是什么?洛克菲勒广场重新回到了美国人手中,通用汽车在这个广场的一卖一买中净赚4亿美元!日资在艰难度日中大规模亏本退出美国。美国人民胜利了!成功的击退了日本的经济进攻!我们可以从事例中看看1995年之后,日本和美国的GDP之比重新拉开了距离,而且越来越大!
  
  
  
  可能有些网友还是没有明白,日元升值怎么啦?跟我们的谈论有什么关系?日元升值,就是美国对日本的一次经济阻击战!成功的把日本20多年的发展财富大转移到了美国去了。 下面我给个例子大家就清楚了。假设我是美国财团,我当然知道1985会发生什么,假设我在1983年吧,我用100亿美元兑换成24000亿日元,进入日本市场,购买日本股票和房地产,日本经济的蓬勃导致股市和房地产发疯一样的上涨,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日元开始升值,到1988年初,股市和房地产假设我已经赚到了一倍(5年才翻一倍是最低假设了),那就是48000亿日元。这时,日元升值到1:120。我把日本的房地产和股票在一年中抛售完,然后兑换回美元,那么,就是400亿美元!在5年时间中,我净赚300亿美元!(还是最低假设)。那么日本呢?突然离开的巨额外资就导致了日本经济的崩溃!经济学用词叫“泡沫经济破灭”。这就是日本常说的:“失去的十年”。而我连本带利的400亿美元回到美国,你想一想,美国经济能不旺盛吗?!!日本“失去的十年”,却正是美国“兴旺的十年”!看看我的上表就知道了。
  
  
  
  
  
  美国人玩上瘾了。1998年,同样的手法在东南亚四小龙四小虎身上又来了一次,这就是亚洲金融风暴!唯一不同的,这次不需要广场协议了。因为亚洲这些小虎小龙的外汇储备直接阻击就可以大获全胜!但是,还是没有战胜财大气粗、军事强盛、奉行霸权主义的美国,结局大家也看到了,东南亚货币在先升后跌中,经济发展的成果被美国抢掠一空!!唯一市场硬挺住了索罗斯的进攻而没有经济崩溃的就只有回归后的香港,保住了香港几十年的发展果实。当时索罗斯发动世界舆论(包括香港舆论),大肆攻击香港政府(中国政府)“行政干预市场”,违反市场经济规则、没有民主自由,使得他们投机失败。
  
  
  
  那么,现在人民币升值,中美之间是否会像美日之间那样再来一次?答案是不会。中国这条鱼太大,能够和渔夫鱼死网破,中美之间谁在钓鱼还很难料。中国和日本不同的是,中国有自己完全的国家体系和庞大的国内市场,对外的依赖性要比日本小。此外,
  
  中国的外汇储备相当于美元M2的1/4,有直接的能力摧毁美元信用。当然这暂时不会发生。所以中美之间,爆发全面货币战争,对于美国来说代价过高。因此将以两国相互妥协收场。中国需要在美国选举期间作作样子,美国也需要照顾中国领导人的脸面。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