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职场新鲜人
徐幼林出生在吴侬软语、小桥流水的苏州。苏州是江南水乡,水路发达。在徐幼林年幼的时候,每到夏天,街上就有许多来自苏州周边小镇,坐着自家船沿水路来到市区,挑着浅浅的竹笸到街上叫卖栀子花和玉兰花的女子。
在苏州这座精致的小城里遍布着许多小街小巷。它们犹如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名城的掌心中那纵横交错、细细密密的纹路,静静地蛰伏在这个城市阡陌状分布的明清时代古宅中。简洁、低调、比邻接踵,却构成这个江南小城最具风范的典雅背景。
如今当年在小巷中嬉闹的徐幼林已经成年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徐幼林也是长得白白净净、高高大大的,眉目英挺,倒是一表人才。
徐幼林从小到大一直很优秀,重点小学、重点初中和重点高中,而且成绩一直名列年级前茅。80年代末考入了苏州大学英语系。
毕业来临,就要面临择业的选择了。他父亲的意思让他争取留校,几年后再考研,以后就专心做学问。徐幼林父亲总是觉得儿子心思太活络,想从另外一个方面来引导他。他们家虽然不是殷实之家,但也过得去。当时正是“全民经商潮”冲击中国最厉害的时候。
在改革开放以后,地域限制、户口概念被淡化,那些当初的城市边缘人物也下海做起了生意,也迅速暴富了起来。
徐幼林的父亲对这些暴富起来的商人很看不惯。因此他希望儿子安安稳稳,多读些书,以后做个大学老师也不错。大学老师有寒暑假,又不要坐班,许多人都羡慕。
徐幼林认为父亲说的也有道理。其实他对留校发展,心里上也是有底的。徐幼林虽然忙着业余时间赚钱,读书其实也没有拉下。成绩还是不错的,在学校里人缘也不错。这个问题,他过去也曾在私下里和指导老师提过,当时她还是对徐幼林的留校抱很乐观的态度。指导老师平日里和徐幼林关系就不错。
当徐幼林正式和她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指导老师却闪烁其词起来。本来爽快的人却吞吞吐吐的,说留校名额还没有定下来,好像有难言之隐。过了段时间,徐幼林再三追问下,指导老师无奈地把话挑明,“谁让你不是党员的?当初这个留校名额,我们争议很大,我该帮的都帮了,最后却给了另外一个人,这个人的优势就是比你多一张党票啊!”
“原来党票等于饭票啊!”徐幼林想。他也是个大度的人,这件事情也没有放在心上。留校的事也是父亲的意思,现在机会没了也好,他也能到社会上去闯一下。再说懂英语的人那时候也比较吃香。
“校园的水池里折腾有啥意思,社会上才是大江大浪,这才能锻炼人。”徐幼林心想。
就这样,徐幼林开始了找工作之旅。
那天,市工人文化宫有针对应届大学生的专场招聘会。徐幼林带着一打简历就去了。那时候还不流行简历包装,现在许多大学生的简历装订精美,像本书一样。徐幼林的简历就是简单的一张纸,因为他的经历就是一张白纸。
跑到市工人文化宫一看,真是人山人海,人头攒动。招聘单位多,应聘的大学生更多。当时正是大学生试点不包分配的开始,应届的毕业生都急于找到一份对口的工作。
徐幼林的专业是英语,他首选的就是进出口公司。那年头,进出口公司非常受应届大学生的欢迎。效益好的进出口公司据说年终奖都是一万、一万地发的,逢年过节也是大包、小包地发东西。因为出口的利润都给截流在贸易环节。后来政策放开,许多企业都自营进出口了。进出口公司的效益才开始走下坡路。
根据指示牌位置的提示,徐幼林找到了苏州进出口总公司的摊位时,求职者已经将这个摊位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徐幼林虽然高大,但几次尝试,也没有挤进去。前面的人不愿意走,后面的人却不断围了过来。应聘者大概都以为和招聘人员多聊一会,机会也多一些。抓紧每一秒钟,加强给招聘人员的印象。殊不知,招聘人员一天要交谈这么多人,到家后睡一觉,就啥都忘了。
见这么多人孜孜不倦地围着苏州进出口总公司的摊位,恰恰徐幼林不是一个喜欢一棵树上吊死的人,他只能无奈地摇摇头,退了出来,信步在招聘现场游荡了起来。几个小型的进出口公司的关注度远没有苏州进出口总公司那么高,徐幼林攀谈了几个,并提交了自己的简历。快到中午了,徐幼林手中的简历也所剩无几了,肚子也有点饿了,他也准备撤了。
在经过苏州物资总公司的时候,徐幼林无意瞥见在其招聘的告示上写有“期货”两个字。
期货这个名词,徐幼林最早在萨缪尔森《经济学》中看到过。后来,在讲堂上他也听老师说过。
当时在国内,鲜有人知道期货这个名词。期货英文为Futures,是由“未来”一词演化而来,其含义是:交易双方不必在买卖发生的初期就交收实货,而是共同约定在未来的某一时候交收实货,因此中国人就称其为“期货”。
脚注:其实期货合同最初是从农业贸易开始的。每当收获季节来临,贸易公司的代理商就在乡间活动,提出为农田里的庄稼交纳预付款作为订金,来收购待熟的庄稼。这就是期货合同的起源。有时候,一些大公司会在几年前就买断一个地区所有的庄稼。在买下这些庄稼的所有权之后,它们就可以自由地把这些权力卖给其他投资者。农民通过参与期货交易对冲了粮价波动的风险。而投资者则是为了追逐利益而参与投资。因此现在期货逐渐演变成套期保值者和投资者的工具。
许多人容易将期货与股票混淆。期货交易由于其保证金的杠杆原理,可以放大收益,四两拨千斤。期货只需付出合约总值的10%以下的本钱;股票则必须100%投入资金。国内股票只能做多,而期货则既能做多,又能做空;也就是可以“买空卖空”。
解放后,“买空卖空”这些不劳而获的行为被政府取缔了。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商业活动非常少。而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逐步活跃,“买空卖空”的皮包公司也逐渐多了起来。
想到了“买空卖空”,徐幼林忽然想到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一个段子。
一等人是官倒,出了事有人保;二等人是公仆,游山玩水享清福;
三等人搞承包,吃喝嫖赌全报销;四等人干租赁,坑蒙拐骗带小姘;
五等人是老板,买空卖空成大款;六等人是明星,挣的票子数不清;
七等人是路霸,缺钱花了把车卡;八等人是律师,发财全靠打官司;
九等人大盖帽,吃了原告吃被告;十等人是演员,扭扭屁股也赚钱;
十一等人是工商,罚了款子兜里装;十二等人是画家,画完螃蟹画大虾;
十三等人手术刀,割了肚子要红包;十四等人方向盘,上班下班都挣钱;
十五等人搞个体,挣多挣少归自己;十六等人干宣传,隔三差五能解馋;
十七等人是教员,山珍海味认不全;十八等人老百姓,学习雷锋干革命。
“买空卖空”可以让他从十八等人直接提升到五等人,冲着这一点,徐幼林收住了脚步。
徐幼林停下来仔细看了看招聘启事,原来苏州物资总公司正在招人,他们要筹办一个期货经纪业务部门,正在招业务人员。
苏州物资总公司的聂远新全权负责这次招聘工作。公司已经任命他负责筹建这个业务部门。在从事期货之前,聂远新是苏州物资总公司的资深业务员,做的是钢材生意。在生意圈内,他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极强的人脉资源。
聂远新当时刚刚四十岁出头,正是当打之年。他长得非常精干,是个瘦高个。聂远新为人处世灵活,又是共产党员,大方向的把握上还是具有原则性,因此组织上也信任他,认为他是个拓展型的人才。所以这一次,他挑起了筹建期货营业部的重担。
苏州物资局正在牵头筹办苏州第一个期货交易所——苏州期货交易所。作为苏州物资局全资的子公司苏州物资总公司积极地参与了筹办的准备工作。因为期货交易所没有足够的会员单位,只能是一个空架子。
当时期货在国内是个全新的行业,国内人才等于零。苏州物资总公司因此决定招聘一批应届大学生,加以培养,充实期货经纪业务。
今天,聂远新谈了几个大学生,都不是太满意。大学是没有期货专业的,因此他只能挑选一些具备基本素质的人加以培养。他需要的头脑活络和对数字敏感的人。最理想的是有理科分析能力和文科经济学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此刻,苏州物资总公司的招聘摊位比较冷清。聂远新正低着头在本子上做着记录,但他感觉到有人走了过来,头一抬,此时正在琢磨“期货”两个字的徐幼林已经撞到了他的面前。
双方打过招呼后,聂远新示意让徐幼林坐下,并顺手接过了他递上的简历。
聂远新对徐幼林的第一印象很好。长的帅,一般求职的时候,都或多或少有点加分。女性也是如此。谁愿意把办公室搞成侏罗纪公园啊!
徐幼林询问起苏州物资总公司的情况,聂远新介绍道:“我们是苏州物资局独资拥有的一家国有企业,我们主营业务是生产资料的流通。再过一个月,苏州期货交易所就要开张了。小徐,你知道什么是期货吗?” 看了看简历,聂远新卖了个关子,准备先考考这个应聘者。
“我知道。”徐幼林干脆利落的回答出乎聂远新的意外。
“期货和股票一样,都属于金融交易,但和股票交易最大的不同,期货就是能用保证金交易的杠杆交易,因此能放大交易金额,具有大输大赢的特点。” 徐幼林接着说道。
聂远新一下子坐直了身体,今天没有白来,看来还是有点收获的。
“你学的是英语,是如何知道这些知识的?” 聂远新又看了看徐幼林的简历,好奇地问道。
“我的专业虽然是英语,但由于感兴趣,我旁听了许多经济系的课程。” 徐幼林问答道。其实徐幼林的女友郭丽蓉是经济系的,上大课的时候,徐幼林就陪女友听课,既促进了感情,又获取了知识。可谓一箭双雕。
“我知道我们国家现在是没有期货交易的,你们如何做期货?” 徐幼林好奇地反问道。
其实解放前,中国是有期货交易所的。茅盾的作品《子夜》中就描述了公债期货博弈的惊心动魄。新中国成立后期货交易被认为是非法投机行为而被取缔。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企业改革逐步到位。1991年6月10日,新中国第一家期货交易所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正式成立,随后上海、苏州等地都相继成立了期货交易所。
这些是徐幼林所不知道的。
聂远新给徐幼林介绍了期货交易的政策合法性,并出示了国家有关部门对成立苏州期货交易所批文的复印件。
见了国家的文件,徐幼林才打消了心中的疑团。他炒股已久,股票只能在涨的时候赚钱,而期货在跌的时候也能赚钱。想到这里,他心里就跃跃欲试起来了。
于是他就下定决心到期货的海洋中闯荡一下,哪怕是呛口水也在所不惜。
经过一轮的复试,苏州物资总公司人事部很快就给了他回复,说愿意和徐幼林签订工作合同。
苏州物资总公司是个快速发展的公司,这一年公司要招十几个应届大学生充实各部门,当然新成立的期货部招聘的人最多。
苏州物资总公司人事部复试很简单,人事科丁科长看着面试者的资料,只是简单地询问些问题。对应聘期货部的大学生,他就问,“你数学好不好?”因为他只是简单地认为,做期货只要脑子好就可以了,而脑子好的人,数学一定好。对应聘现货贸易的大学生,他就问,“你会喝酒吗?”至于流行于外企的结构化面试、情景模拟、无领导小组讨论这些新名词,直到多年之后退休,丁科长都没有听说过。其实退休前很长时间,公司里都有些胆大的小青年给他提意见,希望他改一下面试问话的方式。丁科长瞪大眼睛说:“我这套方法有啥不好?不是把你们这批人招了进来?难道说我当初看走眼了?”
事后徐幼林才知道这一次面试淘汰率10%都不到。人事部主要还是听取业务部门的意见,到他们那里过过场而已。其实这次招聘还有两个有工作经历的非应届生加入了公司。当然这两个人的录取需要总经理许怀忠的批准。
找工作,是人生的大事。于是徐幼林和父亲去商量。他父亲虽然不知道期货是啥玩艺,但苏州物资总公司他是知道的。到国营公司去也不错,再说在价格双轨制的当时,流通领域的公司经济效益都不错,徐幼林父亲也同意了。
老人们说,改革开放后,中国一共有三次大的发财的机会,第一次是价格双轨制,全民倒钢材;第二次就是购买认购证,全民炒股票;第三次就是全民炒房子的机会。许多千万富翁的第一桶金大多来于此。
徐幼林后来参与的期货交易,从某种程度上说其实也是变种的物资倒卖。
苏州物资总公司由于是系统内单位,能够拿到计划内价格,因此公司也完成了财富的原始积累。
对父亲,徐幼林还是有些隐瞒的,他没有和父亲说,其实他还收到一家进出口公司的面试通知。这家进出口公司需要一个做单证的人。在苏州物资总公司提出愿意和他签署合同后,徐幼林放弃了这次面试机会。若是做外销员的机会,或许徐幼林会考虑一下。外销员直接做业务的,非常锻炼人。徐幼林知道他的许多师哥,进入外贸公司多年,一直在做单证,鲜有机会转岗去做外销员。外销员可是进出口公司的核心职位啊!虽然进出口公司的一切业务活动都是以订单为核心运作的,而单证员在里面起到“关键”作用,但单证员显然没有外销员重要。因为,正是外销员为公司带来赖以生存的订单。
徐幼林是B型血。B型血人喜欢创新,他们的生活态度是喜欢自由,向往流动性的生活,不拘泥于环境和社会习惯。
这一届,徐幼林的同学大多选择了翻译或者外贸这些行业,徐幼林却选择了不走寻常路。这是个性使然。
生活的矛盾、冲突大部分都源自主体的性格与所处环境的格格不入。
一个人的职场生涯的成功与否,其实取决于他的性格和所从事的职业的匹配度。若他一开始就选择一个与他的性格不匹配、不兼容的职业,那么职场之路将越走越窄。
因此,性格左右着职场命运。
上班前一天,徐幼林的父亲很严肃地找他谈了次话。
父亲先说了个小故事。
一个农夫进城卖驴和山羊。山羊的脖子上系着一个小铃铛,走的时候“叮当、叮当”地晃动。三个小偷看见了,就彼此开始夸海口了。一个小偷说:“我去偷羊,叫农夫发现不了。”另一个小偷说:“我要从农夫手里把驴偷走。”第三个小偷说:“这都不难,我能把农夫身上的衣服全部偷来。”
第一个小偷悄悄地走近山羊,把铃铛解了下来,拴到了驴尾巴上,然后把羊牵走了。驴走的时候,继续“叮当、叮当”地晃动。农民也没有发现。农夫在拐弯处才发现山羊不见了,就开始寻找。
这时第二个小偷走到农夫面前,问他在找什么,农夫说他丢了一头山羊。小偷说:“我见到你的山羊了,刚才有一个人牵着一头山羊向这片树林里走去了,现在还能抓住他。”农夫恳求小偷帮他牵着驴,自己去追山羊。第二个小偷趁机把驴牵走了。
农夫从树林里回来一看,驴子也不见了,就在路上一边走一边哭。走着走着,他看见池塘边坐着一个人,也在哭。农夫问他发生了什么事。
那人说:“人家让我把一口袋金子送到城里去,实在是太累了,我在池塘边坐着休息,睡着了,睡梦中把那口袋推到水里去了。”农夫问他为什么不下去把口袋捞上来。那人说:“我怕水,因为我不会游泳,谁要把这一口袋金子捞上来。我就送他二十锭金子。”
农夫大喜,心想:“正因为别人偷走了我的山羊和驴子,上帝才赐给我这个发财的机会。”于是,他脱下衣服,潜到水里,可是他无论如何也找不到那一口袋金子。当他从水里爬上来时,发现衣服不见了。原来是第三个小偷把他的衣服偷走了。
父亲最后总结道:“这就是人生三大陷阱:大意、轻信和贪婪。大意源自懈怠,轻信源自自傲,贪婪源自欲望。明天你就要上班了,公司里的环境和校园中完全不一样,社会上会复杂很多。你好自为之吧!”
退出了父亲的房间后,徐幼林反复回味着这段话。
徐幼林加入苏州物资总公司期货业务部已经有三个月了,和他一起进来的,还有林晓鸣、潘国强、黄耀明、李玲玲等几个人。
林晓鸣是哈工大毕业的,学得是机械。他是这批新人中唯一的一个学生党员。林晓鸣长像普通,不高不低、不矮不胖,属于丢在人堆中找不到的那种类型。他为人十分沉稳,徐幼林一和他接触,就觉得他是个十分靠谱的人。
潘国强和徐幼林一样,也是苏州大学毕业的,学的是化学。但他不是应届的,在外面工作了两年,也就是说比他们大两岁。潘国强黑黑壮壮的,由于见过世面了,在这几个新人中算最世故的了。
黄耀明也是应届毕业生,不过他的专科生。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徐幼林就想笑。他是“达明一派”的歌迷,没想到在公司他遇到了他的“偶像”。此黄耀明倒也是非常白净,但远没有那个唱歌的黄耀明漂亮。
黄耀明有一个好妈妈,她妈妈是物资局财务科科长,她听说现在做期货收入很高,就和苏州物资总公司总经理打了个招呼,他这个差点毕不了业的儿子就顺利地找到了工作。黄耀明属于闷骚类型的人,虽然平日话不多,但绝不是省油的灯,高中的时候,总是找各种理由,几乎没有参加过期中考试。有一次做的最绝的就是把自己的右手绑了个石膏,和老师说自己手断了,不能写字。他进大专,就是靠妈妈走的后门。一进大学他就开始逃课到处玩,靠着妈妈的张罗,好不容易才毕了业。
有个好妈妈,走遍天下都不怕。
李玲玲是南京大学毕业的,学的是商科,她是个标准的苏州美女,笑起来,两个大眼睛就像一弯月亮,非常迷人。
所谓的标准苏州美女,必须声音“糯”、皮肤白、脸蛋、身材俱佳。皮肤、脸蛋、身材这些是硬条件,而声音属于软条件。苏州话语音比较软,所谓的吴侬软语。俗话说“宁听苏州人吵架,不和宁波人讲话”,意思就是说苏州人即使吵架,也不会火爆,音调也是非常好听;而宁波人即使在讲话,音调却像吵架一样。
培训了两周后,他们就到了位于三香路胥城大厦的苏州商品交易所上班了。苏州物资总公司在胥城大厦有一个营业场所。
交易所也是新开张的,交投比较清淡。
经过培训,徐幼林、林晓鸣、潘国强、黄耀明、李玲玲等几个人都考取了交易员证书,就是说可以穿起红马甲下场交易了。
红马甲不下场交易的时候,聂远新让他们去找客户。“哪里找客户?期货这个名词太新了,许多人都不知道。” 徐幼林他们不由地犯愁,难道跑到大街上胡乱拉人?
潘国强就找个本电话簿,专找一些看上去有实力的大公司胡乱打电话,打通了就扯大嗓门,反复和电话那端的人介绍说:“期货就是以小博大的交易。比股票来钱还快!”电话那端的人听得云里雾里的,潘国强一大通说辞,又长又臭,听得心也烦。往往在他还在唾沫星子乱飞的时候,对方就把电话给挂断了。结果其效果就是零。
潘国强脑子转的也快,他的电话营销模式碰壁后,就提出“扫楼”模式。
潘国强说:“我们找一家高档写字楼,一家一家推门进去,向他们介绍如何做期货,如何?”
徐幼林虽然觉得潘国强有点鬼马精灵,但每次想的方案总欠缺点什么,他问道:“我知道许多保险公司的业务员现在都在‘扫楼’,但他们碰到了许多问题。首先,我们如何过前台这关?前台肯定会问,先生,你找谁?我们这家公司一个人都不认识,那么如何回答?”
“其次,我们如何知道每家公司能决定是否做期货的决策人是谁?再者,好不容易见到他,我们如何让他在短短的时间内对期货交易产生兴趣?”
潘国强一时语塞了,他恼恨地徐幼林说:“你这个人也只会说扫兴的话,有本事的话,也提一个方案出来。”为了面子,潘国强也开始了反击。
徐幼林却也不恼,他顺着刚才自己提问题的思路想了想,说:“有了,我们到股票市场上去找。虽然炒期货和炒股票差异很大,但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再者,我们也可以挖掘公司现有的钢材现货客户资源,看看有没有客户愿意做套期保值交易。”
许多客户参加期货交易就是为了减少现货交易中的风险,比如说钢材价格波动大,我现在就买好三个月以后交割的钢材(钢材期货),既锁定了我的成本,也锁定了我的风险,这就是所谓的套期保值。
在旁的林晓鸣和李玲玲等人纷纷表示支持。
林晓鸣赞同地说:“期货和股票都是相通的,都是投资。但投资股票的人大多数对期货不熟悉,我们要准备点资料,深入浅出地给他们讲讲什么叫做期货。”
可能是学生党员的关系,林晓鸣岁数在几个人中算小的,但却老成持重的,平日里言语不多,但每一次在关键的时候,他总能发表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潘国强也不言语了。他知道林晓鸣和徐幼林关系很好,现在他成了少数派。
自始至终,黄耀明都没有参与这场讨论。在这种场合,他这个人比较闷,只要随大流就可以了。然而玩的时候,他则是非常疯狂。
于是徐幼林他们利用午休的时间在证券公司门口摆了个小摊位。他首先在自己做交易的证券公司试点,和他们的负责人打了招呼。
潘国强和黄耀明都没去,他们要留守在办公室。潘国强是有点情绪,黄耀明是懒。
徐幼林、林晓鸣和李玲玲三个人去了。他们带了点宣传资料,介绍他们公司和期货交易的知识。
李玲玲这个亭亭玉立的美女在那里一站,马上就吸引了许多人。美女就像一块吸铁石,走到哪里都会牢牢吸引在场所有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目光和脚步。。当然,帅哥徐幼林也吸引了不少潜在的女性投资者。有个老阿姨居然问:“小伙子,又没有女朋友啊?”她想把女儿介绍给他。旁边另外一个老阿姨推推她,指指李玲玲说:“黄阿姨啊!人家女朋友明明就在旁边嘛!”
臊得徐幼林、李玲玲红着脸都低下了头。
徐幼林在宣传上下了点功夫。他贴了张大海报,上书:“关注您身边新的投资机会——期货”。字很大,很醒目,非常吸引眼球。
来之前,他们三人做了分工,李玲玲负责发资料,徐幼林、林晓鸣负责向客户答疑。
当时,股票市场行情清淡,许多资金正愁找不到投资的方向。许多人都对期货这个新的投资工具非常好奇,因此他们的宣传也聚集了一些炒股票的人。
林晓鸣也做了精心的准备,他把近日交易的行情K线图打印了下来,并向潜在客户介绍说,“和股票交易不同,期货是能做空的,这样即使价格下跌,我们也能获益。”
徐幼林继续介绍说:“除了卖空,期货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能透支交易,当然这样做风险也大。但是如果投资者看清楚行情未来进展的方向,收益也很大。”
林晓鸣也继续介绍说:“炒股票最头疼的就是选股,面对几百只股票,不知道如何选?选的好,即使指数跌,也涨;选的不好,指数涨,它却不涨。而期货则简单多了,就这几个品种,要吃透它们,显然比吃透几百只股票容易多了。”
听完了徐幼林他们的介绍,许多人都表示抽空到他们公司去看看。
有个老伯伯问:“我是退休工人,想先投一万元,可以吗?”
徐幼林回答说:“期货是个特殊的投资工具,它需要投资者抗风险的能力很强。老伯伯,退休工资您还是做做股票吧!”
大家都笑了起来。
林晓鸣补充说道:“从理财角度看,我建议我们把50%的钱存在银行里,30%的钱买保险,20%的钱投资期货。这样,随着风险的递增,我们投资的比例就越小。这样的理财风格才比较稳健。”
李玲玲却不以为然,她心里想:“存银行才多少利息啊!要是我,我就用40%的钱炒股票,60%的钱炒期货。”想虽然这么想,但她没有说出来。
虽然原始,但徐幼林的做法很有效,慢慢地有几个股票投资的大户,会跑到他们的营业场所,看看行情,偶尔也下下单。交易厅也慢慢有了点人气。
现货市场他们倒是没找到几个新客户,因为许多原意尝鲜的人早就来开户了。因此,徐幼林决定还是把营销的重点放在证券公司上。因为更多的人把炒期货就等同于投机。而苏州商品交易所给了他们新的投机机会。
李玲玲瞧在眼里,暗自佩服:“徐幼林真是个聪明的人,做啥事情都有一套。他今后一定能成功!”
聪明人总是讨人喜欢的。
潘国强却不服,他想:“这一次,算你小子走运,下一次,我肯定整得气势比你大。”
聂远新也想:“徐幼林这个人我没有看走眼。这个小伙子以后要多加培养。”
业务上,聂远新也没有给他们太多的指标,毕竟全新的行业,全新的部门,全新的员工,一切都是全新的。这需要时间。
为了提高各会员单位的管理水平,苏州商品交易所组织会员单位周五参观上海金属交易所。当时,上海金属交易所是国内期货业务最火的一个交易所。
当时,沪宁高速公路还没有建成。他们都是坐火车去的上海。上海金属交易所非常客气,派了专车在火车站接他们。
上海金属交易所位于中山北路的外贸中心里。车驶过中山北路的时候,就有熟悉这个城市的老人悄声嘲笑上海人说:“别看中山北路两旁都是楼房,在楼房后面都是棚户区,楼房起了遮羞布的作用。这就像上海人的‘节约领’。”大家都哈哈大笑。
苏州人对上海人非常了解,他们知道是上海人发明了“节约领”。“节约领”又称“经济领”、“假领头”,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上海男人可以靠“节约领”天天换“新衬衫”。
上海金属交易所非常重视兄弟单位的参观。由于总经理余国聪正好有事出差,他特地嘱咐一个副总亲自出面接待。一些优秀会员单位也介绍了他们的管理经验。
经验交流会圆满举行。
最后他们还参观了交易大厅和部分会员单位。在这里,徐幼林第一次看到了通过卫星终端接受信息的路透社终端机。终端机屏幕被切分成多个窗口,左下角是伦敦金属交易所的交易行情,右下角是纽约的行情,屏幕的上部滚动着路透社发布的全球即时财经新闻。由于这个时候,国外的期货交易所都在休市,只有屏幕中部的汇率交易窗口和上部的新闻窗口不断刷新着。
当时互联网这个名词,徐幼林闻所未闻,看到这个信息终端机,徐幼林感觉这就是一个打开世界的窗口。
聂远新的期货营业部由于是新组建的,老人较少,因此也没有一些所谓的职场新鲜人的陷阱。
徐幼林有个同学叫李又新,进入一家进出口公司,跟着一个老师傅学习。老师傅过两年就要退休了,公司的打算就是让这个应届生跟两年后,就能接替他的位置。但是,老师傅有老师傅的打算。他的儿子大学刚毕业,过几年就要结婚了。家里有太多用钱的地方。他打算退休后,公司继续回聘他,这样他还能继续拿到不菲的薪酬。因此对这个徒弟,他在表面上的热情善良下却隐藏着狡诈。李又新到底是初出茅庐,哪里经历过这些。天真的他,别人把他卖了,还感激涕零呢!
有一次李又新上班的时候,接了个电话,家里人告诉他,家里出了点事。事情大不大、小不小。李又新恰好休假用完,舍不得请事假,于是心神不宁地上班。坐在他对面的师傅把一切都看在眼里。
李又新本来是农村人,他到苏州工作后,父母也搬了过来,他们一家在彩香新村附近租借了一套房子。李又新父母一边做点小生意,一边照顾他。李又新担心初到苏州的父母无法处理突发的事情,因此心里老是牵挂着。
恰好,部门领导出去了。他师傅就主动告诉李又新说,“我看见领导出去了,你不是家里有事?还不趁这个机会回家看看?你放心,要是领导回来了,我就说你去其它公司办事了。”
李又新千恩万谢的走了。没想到领导吃完午饭后,又回来了。领导见李又新办公桌上一直没人,就问:“小李哪里去了?”
师傅从容地回答,“小李忽然说家里有事,和我说了声就走了,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谁知道他上班时间溜到哪里去了?年轻人!就是纪律性差,一点也没有责任感!”
等下班前,李又新回来后,他以为这样做天衣无缝的。他师傅又小声地和他说,“你刚一走,就有人给老板打小报告,说你开溜了。都是些什么人啊!在这办公室,只有我一直帮你!”
年轻的李又新这才知道,原来办公室里也有喜欢多管闲事打小报告的坏人,还好师傅是好人。怀着感激,他又追问道:“是谁告密的啊?”
师傅又摆出一副关心的样子,说:“算了!不和你说了,免得你们吵架后,替我惹麻烦。你啊!一直让我操心。以后有事,还是和我说。办公室里其他人少说说。”
李又新诚心诚意地点了点头。
从此,李又新办公室里的其他人都不相信了,只相信自己的师傅。
别人见李又新这个人太实诚,也怕惹麻烦,都不去点醒他。搞到最后,办公室里他自己把自己孤立了。师傅这种小动作又搞了几次,李又新就在这个部门呆不下去了。
等李又新离开这家公司后,一次在路上偶遇一个办公室的老同事。老实的李又新还一个劲地打听师傅的近况,还说这个师傅好,一直照顾他。老同事也实在看不下去了,给他提了个醒,“你那师傅啊!白天要挖空心思地去做人,晚上还要彻夜难眠地想法子去整人。”
说完,他就走了。留下李又新站在那里,慢慢品味这句话。虽然此刻他在喧嚣的人群中,却感受到最刻骨的寒冷。
不过这个李又新的离职还是蛮有个性的。
在这家公司的最后一天,他在电脑前工工整整地打了一封辞职信,递交给了经理。经理接过了一看,差点气得背过气去。原来他的信是这么写的:
尊敬的领导:
先谢谢您这段时间对我的照顾,这使我在公司期间学到了很多东西。
但我夜观天象,发现马上就会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我想在大战之前,回家看看我的父母,以免战乱引起的长期分别造成我们在两地不能相见。
不过我认为战争是必要的,因为现在大量的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只有这些老东西死了,新的一代才能获得利益,更多的人才能享受到群居带给人类的优势。
总之一句话,我要回家了,这个岗位其实真的不错,把好东西留给别人吧,我要回家了。谢谢。
此致
敬礼
李又新
他的经理彻底给“只有这些老东西死了,新的一代才能获得利益”这句话给雷趴下了。他没想到平日里不显山露水的李又新在辞职的时候,居然爆发了一下,消遣了一下老板。
还好, 李又新下一家单位没有提出对他进行背景调查。否则的话,估计这个经理也不会说出对他正面性的评价。
既然走了,就没必要再一鸣惊人了。要一鸣惊人,在工作上好好表现展现自己的能力,让人家刮目相看就可以了。
我们要低调的来,低调的走。既是曾经是办公室里的敌人,临走的时候多说一句感谢的话又如何?毕竟或许正是有了这个办公室里的敌人,你才能在激励中成长!
实际上,李又新接下来几份工作都不大顺利。
他在挫折中也在成长,在失败中也在改变自己。多年后,李又新在回顾这段经历的时候,也惊讶于自己当年的幼稚和情商之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