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阅读 | 推荐阅读
支持: 天涯论坛、淘股吧

[经济杂谈]自9月13日开始记录国内外经济新闻大事(转载)

原文 | 楼主:昭名 (*)
昭名 @ 2011-03-22 13:58:04
  《2》日元在后面2周-4周之间暴跌(证明美国的分化有一定效果,但是还是有经济体联合在打压日元):

   1、在这个周期内中国加息开始刺破泡沫(最好的结果就是中国在刺破泡沫前高位套现黄金):因为这3周很重要,假如这3周内日元没有暴跌,美国基本就完成了国内的各方协调,后面只需要走流程,但是这个已经给了国际一个预期,另外美国在军事、外交、经济等方面的准备会基本上做得差不多了(我上面所说的美国会做的措施,大部分会在后面4周内做好部署,而且日元越是坚挺,证明美国的实力越是强,国际上面都是向强者靠拢的,剩下的基本上就是走流程,因为非正式流程确定好后,后面的正式流程就基本上会沿着前面的非正式流程确定的方向发展),比如和南美的巴西、阿根廷,和欧盟的法国,中东的沙特等国家会在后面个把月搞定(沙特是中国的最大的石油来源国),然后从伊朗向中国输送原油的通道会被遏制等等,这些事情预计在后面6周完成,但是布局会在后面三周进行,所以这种情况下,后面会出现大宗先维持高位,然后日元开始暴跌后,大宗开始暴涨,然后因为中国刺破泡沫,有色、黄金等大宗下跌,但是农产品还是继续维持高位甚至上涨(因为农产品和巴西、阿根廷、俄罗斯等国有关,美国只要和这几个国家把利益交换模式确定好,粮食价格基本上就在美国控制范围内,另外一些粮食出口国,象加拿大等等跟美国的关系不一般,一个电话就能搞定的),原油会进入下跌通道,同时中国的原油进口会变成有钱买不到。但是因为中国刺破了经济泡沫,所以对原油的需求量会剧烈减少,原油的对外依存度也会剧烈减少。
  
   这种情况下,实质就是我们的泡沫和美国经济二次探底同时进行,我们减少了后面承受巨大输入性通胀的时间段,因为日本泡沫提前破,中国提前刺破泡沫,美国的通胀会提前起来,美国必须提前拉升美元,也就是对于我们国家承受的高输入性通胀时间段会减少,对于我国的损害会减少。
  
   2、在这个周期内中国没有加息刺破泡沫:
  
   假如这个周期内中国没有大幅度加息刺破泡沫,基本上大趋势和原来的判断维持不变,时间点上面会推前2周左右(参加下面日元没有遭到打压的情况,把后面要发生的时间点向前推2周)。
  
  
昭名 @ 2011-03-22 14:00:30
  (2)日元没有遭到打压(正常情况下日元在4月下旬进入下跌阶段)

   证明美国的分化措施做得很好,基本上这个时间窗口就关闭了,还是按照原来模型中微观部分运行,图如下:
  
  





昭名 @ 2011-03-22 14:03:11
  补充(其他变化因素和变量,各方博弈后的各种可能情况):

  1、从以上可以看出,我们要联合俄罗斯和欧盟,俄罗斯会保障我们的能源线路,我们可以给俄罗斯援助(因为到时油价肯定下来),欧盟能够给我们资本运作方面的合作和联盟。
  
  2、针对以上内容中中国假如在刺破泡沫前高位套现黄金(不仅仅是实物黄金,主要是撤销对赌盘和衍生品交易等等内容),美国肯定会在这个时候就打压黄金价格,让中国不能全盘套现,这种情况下就是所有的节奏都快速提前,以中国高位套现为时间开始节点,进入美元快速升值,黄金、有色等大宗下跌,但是原油和粮食维持高位,一旦中国刺破泡沫,黄金有色等大宗暴跌,原油进入下跌通道,粮食会下跌一个阶段后维持高位,粮食后市情况要看美国通胀幅度和短期国际形势,但是长期来说美国推高粮食价格的能力还是保持的,后面2年粮食美元将替代石油美元。
  
  3、针对以上情况,假如中国在刺破泡沫前高位抛售美国长期国债套现,美国肯定会对中国进行贸易制裁,并且很有可能在中国南边出现小规模的局部战争,美国会以各种借口锁定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但是这样有个好处是卖国利益集团完全暴露出来了,同时美国国债的信誉会受到很大程度的打击,比我们被迫后面被重置的结果要好多了,2害取其轻,所以要尽快抛售美国长期国债,大量的抛。
  
  4、在中国主动刺破泡沫的情况下,一般伴有中国提前做好了军事准备和政治准备和经济准备,美国这个时候会全力对中国进行制裁,同时会遏制中国对于贪官的惩罚(因为贪官里面很大一部分是美国利益的代言人),所以美国不会轻易把贪官名单公布的,因为一公布结果就是让国内的强硬派找到了清洗卖国利益集团的最好的证据,但是美国会拿这张名单来威胁那些贪官为他们办事。假如中国惩处贪官,美国会说中国对于贪官和卖国利益集团的惩处是违反人权的、违反宪法的等等内容(会找出很多理由和借口,就像入侵利比亚一样),就和普京打掉俄罗斯最大的利益集团的头头的时候,欧盟一致的反应就是说普京不讲人权不讲法律。所以我们一定要顶住这些压力,假如真的在国际上面讲法律,小布什早就要以战争罪(入侵伊拉克)被判死刑了,1989年的老布什也要为入侵巴拿马而以战争罪被判死刑,也就是布什父子都是反人类罪的,但是他们现在活的很好,就证明一个道理,国际上面是赢家说话的,这个是关键。
  
  5、以上所有分析大家有没有发觉一点,美国的宏观长期策略大方向没有被打破,但是里面主要的变化是中国,假如中国提前高位套现黄金、抛售美国国债套现,并且紧接着刺破泡沫,惩处卖国利益集团,结果就是中国只是断了一条腿,并且能够快速复原。这个是里面最大的变数,也是中国能否躲过这次致命灾难的天赐良机。
  
  6、香港和台湾经济的先后崩掉的时间点在里面也是一个很大的变量,主要是影响中国,中国越强硬,香港和台湾经济崩盘的时间点会越提前,因为做空香港和台湾的准备手段基本上已经做好。香港和台湾经济的崩盘对于大陆的影响会比较大,都会牵涉到政治、军事和经济层面,会消耗我们比较大的资源和精力,这方面高层要做好充足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层面的准备。我后面会专门写一篇这2个经济体崩盘的影响和我们国家该如何应对的文章。
  
  7、中国千万不能现在高位套现美国长期国债后去购买欧洲的国债,第一,这个不是德国期望看到的,德国期望看到的是欧盟的小国出问题去求德国,这样德国可以要求在财政权上缴的上面获得筹码。第二,这个是美国期望看到的,一个是通过中国的购买维持欧元的高位,同时消耗中国的外汇储备,因为后面这些小国的债券肯定失去流动性,并且有很大的违约的可能。另外我们这些钱建议投到俄罗斯,俄罗斯后面会急需外汇,这个是我们和俄罗斯联盟的铁的保障。更傻的就是去买日本国债,这个就不用说了,假如这样做,只能骂这帮千杀的东西了。
  
  8、国内主要要准备的事情前面一篇《最新事态发展和我们国家的应对措施》里面讲了,这边重复几个关键点:保证粮油的供应和配给,保证原油一定程度上面的供给(这个就一定需要俄罗斯的支持),保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包括水利等等),保证在一个周期内能够打掉卖国利益集团,保证军事的对外主动性防御态势,保证大城市不出现骚乱。
  
  
  据法新社报道,俄总统梅德韦杰夫今日批评俄总理普京,称其把军事打击利比亚评价为“十字军东征”的言论,不可接受。
  博主回复:2011-03-21 23:45:34
  呵呵,美国在挑动俄罗斯内部的矛盾,有空大家了解一下梅德韦杰夫和普京之间的关系,梅德韦杰夫如何上台的就明白了。为何在俄罗斯新一届总统选举的时候打击俄罗斯的经济(2008年,当时对于俄罗斯的打击最凶狠)。
  
昭名 @ 2011-03-22 14:42:47
  中央突然收紧户籍改革 京沪等大城市再加码2011年03月22日 12:17
来源:《新世纪》-财新网 字号:T|T92人参与2条评论打印转发
  “渐进式”改革再度成为现实选择。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仍无法实现“自由迁徙”
  
  财新《新世纪[23.70 -2.11% 股吧]》 记者 张艳玲 杜珂
  
  在中国自由迁徙的梦想何时能够实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均表态推进户籍改革。据财新《新世纪》记者了解,2月底,一份名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通知》,已获国务院常务会审议通过并内部下发。
  
  自2008年以来,最高决策层和有关部门有意再度推动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开现有制度对于自由迁徙的束缚。但囿于地方政府的财务约束,究竟放开多大尺度,争议仍然强烈。这份文件则明确划定了未来各地的“户改”原则,可谓给户籍改革定调。
  
  接近决策层的人士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鉴于各地已不同程度推进“户改”,步调和尺度不一,还需逐步向文件的规定过渡。
  
  中央收权
  
  针对近几年各地自发的试点,文件遵循一条重要原则,即基本户籍制度由中央确定。“基本户籍制度是中央职权,不是哪个城市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
  
  陈锡文说,有些地方自行制定了自由迁徙的政策,但自由迁徙显然是基本的户籍制度,地方如何实现自己的自由迁徙?因此是否放开自由迁徙,应由中央决定。
  
  在谨守中央划定的原则基础上,文件给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权。陈锡文表示,“分类改革”是这一轮户改的核心精神。文件规定,只要有“稳定就业、住房,社保缴纳一定年限”,城市政府应允许落户,并在社保、子女教育等方面享受市民化待遇;在此基础上,不同的城市可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现有资源承载能力,设定允许落户的不同年限,逐步让外来人口落户,“分类”推进改革。
  
  至于具体分类原则,陈锡文指出,重点是给予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小城镇更大尺度。这主要基于对城镇化策略和资源承载力的综合考虑。小城市和小城镇人口规模小,可以尽可能放开;在直辖市、副省级城市之外设区的中等城市,人口环境压力大一些,则要适当放开;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面临水资源等城市承载力的问题,要加强人口管理,但对常住居民,也要尽可能提供教育、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
  
  陈锡文解释,所谓“稳定的工作”,主要是有工作,就业时间比较长,长期有稳定收入,并不专指“国企等铁饭碗”之类;“稳定的住房”并不一定买房,也可以租房;“社保缴纳年限”则由地方根据情况决定,中等城市要缴纳两年-三年的社保,“北京、上海这种特大城市,会设定更严格的要求,缴纳五年社保也不敢说能落户”。
  
  他表示,城市政府根据社保缴纳年限,允许农民工落户并享受到城市提供的公共服务,在欧洲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也适用,“否则政府承担不起”。
  
  有意思的是,有关官员在提到此轮文件所指向的改革对象时,均更为强调有着农村身份的“农民工”。对于同样需要面对身份认同问题的城市人口迁徙,他们并未过多提及。这显然也与自由迁徙的尺度有关。陈锡文认为,现阶段自由迁徙是“没有办法实现的,例如城里人想迁到农村去,是不允许的”。
  
  陈锡文说,中国现有1.5亿农民工跨省流动,大多从中西部流入东部沿海地区,这才是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
  
  终结路径争议
  
  因户籍与诸多社会福利挂钩,学界的主流观点一直认为,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剥离附着在户籍上面的各种附加功能,回到登记人口信息的基本管理功能;推进户籍改革,应该让公共服务与户口脱钩,“对公民,不对户口”,无论其来自城市或是乡村,都应一视同仁,采取“准入制”,让具备条件的常住公民自由落户,并享受同等水平的公共服务,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自由迁徙”。
  
  对于彻底放开户籍限制,近几年来民间呼声不断升温。不过,根据文件精神,未来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已经十分清晰,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尚无法实现“自由迁徙”。可以期待的变化是,落户门槛会根据城市容量的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放宽。这次文件的出台,不但标志着“渐进式”改革的道路仍将继续,也可看作对“激进路线”明确的回应。
  
  实际上,早在1992年,以公安部为代表的部门就有意推动户籍与福利彻底脱钩,甚至开始起草相关的方案,但始终遭到不同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的质疑,方案至今未能面世。
  
  近几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空前频繁,各地政府的支付能力也有了大幅提高,户籍限制在一些地方开始松动。借此契机,新一轮的户籍改革方案在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重新纳入议事日程,并被作为发展城镇化、扩大内需的主要手段。
  
  参与文件设计的人士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2010年上半年,公安部门和发改委牵头制定一份全国性的户籍制度改革文件,该文件主要从人口管理的角度,对户籍改革提出原则性的指导意见;核心内容仍沿用最初的思路,即户籍回归户籍登记和自由迁徙功能,在全国实行居住证制度。这一思路最终形成一份原则性的方案,在征求农业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部等部门意见后上报国务院,一直在等待批复。
  
  与此同时,各地以“打破二元结构”“统筹城乡”为出发点的地方户籍改革试点,一时成为主流,去年以来发展尤其快速。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户籍改革当中最为突出的矛盾和农民工有关。他指出,长期的二元结构使城乡居民享受的公共服务差距扩大,农民只能通过进城打工增加收入,但他们享受不到城市的公共服务,这个问题不解决,长期看将会造成社会不稳定。因此,当务之急是解决已经在城市工作、生活多年的农民工及其家属,令其能够被城市的公共服务所接纳。
  
  较早试点的有广东、重庆等地,其落户限制大为放宽。如2010年6月7日,广东省首先提出“积分入户”的思路,对农民工入户城镇的条件进行指标量化,当指标累计积分达到规定分值时,农民工即可申请入户城镇。重庆则在2010年7月28日,启动全国最大规模的户籍制度改革,并明确表示转户农民要享受“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等城市待遇。
  
  陕西、吉林、辽宁、宁夏、昆明、河北、四川也相继出台以放开农民入户城市为重点的户籍改革文件,户籍制度改革似乎又驶入一条快车道。
  
  不过,这些地方的试点隐约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农民入户城市要以交出土地为代价。中国公安大学教授、户籍改革专家王太元分析,农民进城需要城市提供社保、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开支不菲,如果失去土地收益的支持,地方政府恐难兑现。据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调查,当前农民工市民化的平均成本在10万元人民币。正因为此,在许多地方,为获得资金平衡,土地成为撬动户籍改革的“杠杆”。
  
  一些进行试点的地区,出现了为获得农民土地,强迫农民“上楼”的现象。这引发了新的担忧。一参与文件制定的人士对财新《新世纪》记者分析,农村稳定是决策层考虑的头等大事,中央担心农民进城没有就业,一旦经济增长减速,不但城里的社保“保不住”,失去土地后农民无法再回农村。
  
  这一担忧促成了目前户籍改革方案的出台,“渐进式”改革再度成为现实选择。同时,无论地方设定怎样的户籍改革策略,文件要求户籍改革必须和土地脱钩。
  
  距离自由迁徙有多远?
  
  接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士分析,短时间内国务院不会再出台让户籍和福利彻底脱钩的改革方案,要等待各地基本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后,真正的“迁徙自由”才有实现的基础。
  
  知情人士称,中央认同户籍跟福利脱钩的大方向,但又惟恐一旦彻底放开,地方政府财力难以承受,会导致出现流民和贫民窟等“城市病”。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政府担心,一旦允许自由迁徙,人口会无限度涌入。2003年,郑州试验放开落户限制,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教育资源无力承担,试验被迫中止,诸如此类的失败案例更加重了上述担忧。陈锡文认为:“如果仅是表面上统一了城乡居民户口,实际上并没有得到相应的福利,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李铁认为,在沿海发达地区城镇,就业机会多,虽然可以吸引农民工落户,但会给当地政府造成巨大的支出压力,很难提供和当地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在中西部中小城市,则面临“没有就业机会、交通不发达、产业过不去”等问题,没有就业机会,即便想放开户籍约束吸引人口流入,也并不现实。
  
  他认为,在现有条件下,可以首先为一部分长期在城市就业的居民,农民、外来人口提供“本地化”的公共服务;但更长期的做法是逐步缩小教育、社保、住房等公共服务的差别,这样才能最终消除“自由迁徙”的真正障碍。
  
  在不少学者看来,要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最大障碍是资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袁崇法说:“中央始终不投钱,地方只能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现在的户籍改革,就像地方政府给开的门,只是门开大开小的问题,并不能敞开。”
  
  据全国人大教科文卫专委会委员马力测算,中国农村和城市福利待遇人均相差33万元,就其中最基本的几项公共服务如义务教育、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公共设施共享以及就业服务而言,农村和城市费用差约为每人3000元,一般来讲大城市是50万元以上,中小城市是十几万元。
  
  如何尽快拉平投入差距?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认为,中央政府应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给外来人口提供创业、就业的优惠政策,帮助地方政府解决财政难题,中央和地方结合。从根本上,需改变现在行政分配资源体制,实行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将资源向需要发展农村基层、县级小城市分配。
  
  一位长期研究三农问题的学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厘清中央和地方的责任,明确进城农民享受的市民化服务哪些属于中央负责、哪些需要地方承担;同时,对外地人落户城市设定具体的步骤和框架。
  
  王太元则指出,任何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变革,只要不变革公共财政制度,就不可能成功。要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但要依法规范公共财政支付与公众自身支付的关系,还要科学范定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关系,同时更要科学界定本地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就目前的制度现状来看,他认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无论进度如何,作为普通的个人来说,生命匆匆几十年,大好年华还是得自己把握
昭名 @ 2011-03-22 14:55:21
  巴菲特:韩国是适合并购的狩猎场
2011-03-22 08:06:43新浪
  字号:T|T
  亿万富翁投资者、"股神"沃伦-巴菲特(专栏)(Warren Buffett)
    北京时间3月21日晚间消息,亿万富翁投资者、"股神"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周一称,韩国是一个适合进行并购交易的"狩猎场"。在过去两年时间里,巴菲特麾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RK)进行了总额超过350亿美元的并购交易,这些交易主要都集中在美国市场上。
    现年80岁的巴菲特在今天于韩国大邱接受采访时称,虽然他对美国市场的熟悉程度意味着他最可能会在这一市场上进行并购交易,但同时他也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进行大规模交易。他表示:"大型公司对我来说具有吸引力,而韩国明显拥有许多大型公司,因此该国是一个'狩猎场'。我们希望自己能在韩国找到一家令人惊奇的好公司。"
    截至去年12月31日为止,伯克希尔哈撒韦持有的现金余额增长至382亿美元,这促使巴菲特在两个月后向投资者表示,他的"捕象枪已经重新装弹"。去年,伯克希尔哈撒韦以26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第二大铁路运营商伯灵顿北方圣太菲铁路公司(BNSF),本月早些时候又同意以大约9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石油化工与润滑产品制造商路博润(Lubrizol Corp)(LZ)。
    韩国资产管理公司KTB Asset Management总裁Chang In Whan称:"巴菲特将有兴趣收购韩国公司,前提是被收购公司能与他已经投资的公司的业务产生合力。虽然一些公司拥有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增长的可能性,但许多韩国公司目前仍是相对便宜的。"KTB Asset Management管理着110亿美元的客户资产。
    Chang In Whan称,巴菲特可能会对造船、化工和钢铁制造业务感兴趣,但他并未透露哪些公司可能成为巴菲特的收购目标。据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布的2010年年报显示,该公司持有浦项制铁(Posco)(005490)的4.6%股份。巴菲特今天表示,他已经向浦项制铁投入了超过10亿美元资金。巴菲特还表示,他持有韩国某些小型公司的股份,但并未透露是哪些公司。
    巴菲特定于今天晚些时候在首尔与韩国总统李明博(lee myung-bak)进行会谈,并定于明天离开韩国。受3月11日地震的影响,巴菲特取消了本周访问日本的行程。但巴菲特指出,日本股市因受到受地震和海啸灾难的影响而下跌,这代表着一个买入机会。(.
  ====================
  对于韩国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说不定韩国又要经历97年的苦痛
昭名 @ 2011-03-22 15:12:45
  评论对象: 黄金摧毁中国房产
【经济转型与不可控制的通货膨胀。】
  经济转型怎么转?汽车转弯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减速,可是我们的速度减下来了吗?看看未来保障房制度出台的核心观点,还是要【盖房子】。我上午的帖子中说了,一个厕所的投资在中国也具有自我膨胀的特征,把保障房建设交给地方政府来做,只能加速通货膨胀的速度。如果此时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是偏紧的,很有可能造成市场利率和名义利率的极大背离。也就是“负利率”极有可能使得人民币津巴布韦化。
  所以中国的经济转型如果还是以地方政府的投资为主导的【盖房子】的话,人民币就没有了国际资本的支撑。打个比方,现在中国的楼市泡沫,就如接客的妓女,那是实打实【干】出来的。如果转型了,那就纯属打飞机行为了。
  2011-03-21
  
  对于日元的后程还要继续观察,现在入场做空日元还是早,除非你是短线高手,呵呵,狗豹兄一定是做短线的,日元那一票做的挺漂亮的。
  1,我前一阵大概计算了一下,这次释放出的日元流动性大约有5000亿人民币规模,平均到每个日本人身上大约为4000元。大约是日本人年收入的1/80。
  如果用这个比例换算到中国,也就是中国劳动人口的年平均收入水平4万,除以80=500*13亿=6500亿。而据说中国去年释放的M2达到了16万亿。所以我从感性上的认识是:虽然很多,但是还不足以对日元国债形成趋势性突破。
  2,能量的集聚和转换都需要时间,一次突破从技术上来说还不能说构成了有效突破,呵呵,虽然俺不懂技术。
  
  2011-03-21
  
  评论对象: 黄金摧毁中国房产
  接着上午的【外汇储备】写。俺们中国人的语言很有意思。比如【人民代表制度】还有就是【外汇储备制度】。
  如果我头上不长犄角的思考,那么我知道,我是被人代表的,我是人民的一份子:外汇储备也是全体人民的,我也是人民之一。可偏偏有的时候我又胡思乱想啊。是【谁】代表了我呢?怎么一个我认识的都没有呢?外汇储备如果是全体人民的,我怎么花不了呢?
  既然那个代表我不认识,好像从逻辑上来说外汇储备也和我这个p民木有关系吗?
  从【非常抽象的语言中】,我被告知外汇储备是国家的?而我又转不过来了,国家是谁的呢?然后又有人告诉我,国家是你这个人民的,你这个人民是被代表的。
  我绕啊绕---终于明白了。tmd,原来外汇储备是人民代表的。我擦,我一边凉快去了。
  2011-03-21
  
  嗯,我的数据很粗糙。51.8万/1.2亿人口=41万日元/人*8.2=33620元人民币。
  嗯,我错了。大约的投放量相对于日本国民收入的1/10水平。那么瞬间的投放量还是很大的。不过从感性上的认识来说,相当于去年6月后中国政府的货币投放水平,继续观察和思考。
昭名 @ 2011-03-22 15:20:24
  震后日本债务危机几何
刘煜辉
  
  
  短短3天,日本政府向市场注入的流动性总额已经达到31万亿日元之巨(约合2.5万亿人民币)。在贷款损失数额确定之前,应该能够保证企业和银行的交易。
  
  这或是次债危机后,全球政府获得的政策共识,即危机一爆发,就立即敞开了融资窗口,用大量收购私人部门债务的方式向市场注入巨量流动性,来防止流动性黑洞形成,避免经济“马鞍型”的硬着陆。
  
  此次天灾对日本的资本存量损失巨大,巴克莱银行的经济学家预计日本经济损失将高达1800亿美元,这相当日本GDP的3%。而较悲观机构的预计,地震最终成本可高达GDP的5%。
  
  灾后重建意味着政府财政开支大幅上升。这对于一个政府负债率已经突破200%,赤字率高达10%的国家来讲,无疑遇到了空前的挑战。全球的观察家都在看着日本的债务困境何时演化为危机。
  
  在过去的20年,日本国债平均每年以40万亿日元的速度增长。据日本财务省和日本银行资金循环统计材料表明,到2010年末,日本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债务总额达1100万亿日元,日本经济合作开发机构推算,2011年日本国家和地方债务总额与G D P之比,将首次突破200%。
  
  之前日本之所以没有发生像希腊那样的主权债务危机,其原因在于其高储蓄的存量,2009年末日本国民的储蓄高达1440万亿日元。日本人把钱存入日本的各个银行和生命保险公司,银行和生命保险公司用来购买国债,从中赚取并不太大的利率差额。因为经济不景气,很多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还不起贷款的风险增加,面向企业的贷款大幅减少;与此同时,金融危机致使证券化商品风险增大,日本金融机构只好投资相对安全的日本国债,虽然日本国家债务总额要突破GDP的两倍,但国民储蓄仍有数百万亿日元的余额可供使用,这是过去的“高储蓄”国家天赐的禀赋。银行、生命保险公司等国内的投资者对日本国债的持有率占95%,而且具有长期持有的倾向。从这个角度讲,日本无疑是幸运的。
  
  同样幸运的还有美国人,尽管政府债务率即将突破100%,但美元的结构性权力使得国内债务国际化,美国人也不用担心国家破产。
  
  不幸的是希腊,希腊70%的国债由海外投资者持有,又没有印钞的能力,所以只能受苦。
  
  在我看来,对于日本灾后短期内会诱发主权债务危机的担心是虚妄的。债务率再升高,它的储蓄存量还能顶住十年。
  
  对于任何政府来讲,债务率想不恶化的情况下,重建资金来源无非加税、出售海外资产和印钱三种。
  
  过去十几年中,提高消费税在日本一直被称为内阁的“鬼门”,每次提出加税的动议,都会导致选举惨败。这场地震如果可能成为内部政治统一体的催化剂,推动提高消费税过会,那么实现日本财政重建将显一线生机。
  
  不能排除出售海外资产是日本筹措重建资金的选项。据穆迪的估计,2009年日本持有的外国资产占该国GDP的比例高达59%。日本是仅次于中国的美国国债的第二大海外持有国,在必要的时候不排除会抛售盟国的国债套现。但套现的结果是日元面临升值而损伤日本的制造部门,这或是大多数观察家们不太相信日本会大规模出售海外资产的可能。所以当前海外日元投机头寸平仓回流日本,导致日元升值,我认为是不可持续的。
  
  通过印钞把成本社会化,这是美国危机后量化宽松一直在做的事情,我想日本选择的可能性小,至少当前没必要选择,因为它的政府债务的增长并未到不可持续的阶段。真要选择印钞的债务货币化的路径,那么长期盘踞日本的通缩,甚至有可能转化为通胀——中长期利率走高将成为日本经济复苏的梦魇。因为日元毕竟不是美元。差得太远。
  
  我个人的判断,日本可能依然会靠庞大的国内储蓄存量顶着,尽管政府负债率还会继续走高,但短期内也无债务危机的可能。
  
  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潜在的危险是明确的。据瑞穗综合研究所推算,如果按政府预测的日本未来二十年中名义GDP增长率1.5%,由于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费用自然持续增加,如果不进行包括提高消费税在内的税制改革,到2025年,国债将会与国民储蓄总额持平。
  
  现在遇到这么大的灾害,财政支出会大幅超出原来的预期,这个时间点会大大提前。
  
  一旦国内储蓄存量耗尽(因为由于人口老龄化已进入深度阶段,日本的储蓄率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20%降至目前的3%),日本未来政府融资路径就只能靠海外,谁又会把钱投给回报率很低的日本国债呢,大幅提高利息率,意味着引爆危机,跟今天的希腊的逻辑一样。
  
  从长远看,日本未来求赎的机会在于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找到财政重建的路径,否则财政状况恶化下去,将没有归宿。
  ================
  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昭名 @ 2011-03-22 15:25:05
  AEA:福岛核电站20公里处辐射为正常值1600倍
2011-03-22 10:10:21 来源: 中国日报网(北京) 跟贴 151 条 手机看新闻
  日本媒体3月22日援引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报告称,在距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20公里的地区检测到的辐射水平为正常值的1600倍。
  
  国际原子能机构21日就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泄漏事故,召集35个成员国举行特别会议。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近日与4名专家赴福岛核电站调查现场情况。天野在21日的会上介绍了自己的调研结果,反映事故的真实情况,共商对策。
昭名 @ 2011-03-22 15:36:18
  索罗斯:欧盟竞争力协议可能威胁欧洲政治凝聚力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22日 13:59 汇通网
    摘要:投资大亨索罗斯周二表示,欧元区领导人为平息欧元区债务危机而商议的竞争力协定,将会永久造成欧洲经济增长快慢不一的情况,且可能威胁到欧盟的政治凝聚力。
  
    汇通网3月22日讯——投资大亨索罗斯周二(22日)表示,欧元区领导人为平息欧元区债务危机而商议的竞争力协定,将会永久造成欧洲经济增长快慢不一的情况,且可能威胁到欧盟的政治凝聚力。
  
    他在金融时报称,欧盟周四(24日)将展开峰会,届时预料将正式采纳竞争力协议,欧盟可能面临比迷失十年更严重的情况。
  
    他指出,欧盟将面临长期分歧的局面,盈余国家将快速发展,而赤字国家则因债务负担日渐增加而一蹶不振。
  
    欧元区领导人本月稍早就德国和法国2月提出的一系列措施达成协议,呼吁欧盟国家将公共债务和预算赤字上限纳入各国法规中,并重新评估薪资指数和让劳动市场更具弹性。
  
    竞争力协议的要求会在不公平的基础上执行,让赤字国家陷入难以自保的局面。
  
    索罗斯还指出,就算负债比德国低的西班牙,也可能因此受累。欧洲金融稳定机构(EFSF)除了援救成员国外,也要救助金融体系,以在避免造成银行危机的情况下重整主权债务。
  
    索罗斯还称,必须透过设立欧元区债券来消除遵循规定国家的借贷成本风险升水。3月底推出的欧元区危机解决方案,将永久造成两种速度的欧洲成长。这会引起不满情绪,进而危及欧盟的政治凝聚力。
昭名 @ 2011-03-22 15:39:55
  汇通网3月22日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一(21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新西兰经济复苏从2010年年中开始就陷入停滞,随着贸易伙伴面临挑战、地震损失不断攀升、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特别是油价大幅震荡,新西兰还将面临更多风险。

  失守重要技术支撑 美元人气恐继续恶化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22日 08:46 FX168
  
  葡萄牙大限将至 欧债危机第三波在劫难逃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22日 06:20 汇通网
    鉴于葡萄牙政府的融资成本近期居高不下,外界担心葡萄牙将难以支撑太长时间。周一(21日)一位欧元区官员表示,6月可能是葡萄牙政府的大限。若真如此,渐渐弹出投资者视线的欧债危机第三波恐再度来袭。
  
    一位欧元区高级官员21日称,葡萄牙最晚可能在6月向其他欧盟(EU)成员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寻求援助。
  
    如果反对党在投票中否决旨在削减预算赤字的一系列新措施,葡萄牙可能在未来几周内申请援助。投票将于23日举行,葡萄牙总理苏格拉底(Jose Socrates)已表示,如果新的预算削减计划被否决,他将辞职。
  
    这位直接参与欧元区讨论的官员表示,欧元区多数国家几乎都相信葡萄牙将在希腊和爱尔兰之后寻求援助。许多人认为葡萄牙将在4月寻求援助,实际上也的确可能如此。该官员认为,葡萄牙很难扭转市场的看法,最迟可能撑到6月。
  
    葡萄牙一直被认为最有可能步希腊和爱尔兰后尘,成为在债务危机中倒下的第三张“多米诺骨牌”。
  
    本月稍早,随着欧元区二线国家评级频频遭遇下调,欧债危机第三波来袭的担忧一度充斥金融市场,但随着中东危机加剧以及日本突发地震,市场焦点逐渐转移,但一旦葡萄牙求援,欧债危机第三波可能在劫难逃。
  
  
  警惕欧元区:全球经济的震源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22日 10:10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当世人沉浸在日本大地震的哀恸中时,一场新的经济危机正在欧洲大陆暗潮涌动,如果该危机发酵,将比日本地震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更为可怕。
  
    作出上述论断主要出于对经济规模的比较,欧洲经济规模占全球经济的20%,而日本不过6%,两地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可见一斑。另外,鉴于日本在1995年阪神地震中的复苏经验,重建启动后,日本经济的复苏能力可能会比预期更快一些。
  
    相比之下,欧债危机看上去更为严重,只要这一问题无法解决,对"全球经济危机"的讨论便无法停止。就在上周,欧盟领导人在密集接洽后决定扩大援助基金,基金数额由最初的2500亿欧元直升至5000亿欧元。但是通过向负债国放贷以防止其政府债券违约的初衷或许并不能实现,而债券违约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银行的债券投资组合将遭受巨大损失,投资者将陷入恐慌并抛售所有欧洲债券,欧洲以及整个世界将重蹈经济不振的覆辙。
  
    欧元区国家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了。目前,希腊和爱尔兰濒临破产,私人投资者无法以合理的价格购买两国的债券;穆迪调低葡萄牙、西班牙的信用评级,市场再次显现担忧情绪。还有一个问题更加糟糕,援助基金的出资国本身也都负债累累。根据经合组织(OECD)的报告,2010年,援助国意大利的债务占GDP的比例达到131%,超过了援助对象西班牙72%的债务比例。法国和德国的这一比例同样居高不下,分别达到92%和80%。实际上,利用援助基金纡困欧洲就是欠债者向欠债者借钱。而投资者的观点和信心有可能在一瞬间改变。如果投资者判断操作不可行,将大量抛售债券或要求提高利率,援助基金系统可能就此崩溃。
  
    目前,有三股力量正在将欧洲推入无底深渊。其一,高福利国家过于频繁地进行债务融资;其二,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衰退,并已迫使爱尔兰、西班牙等国出资援助银行系统;其三,单一货币欧元渐显不良的副作用。
  
    欠债国与债权国达成的共识通常并不牢固,一旦共识破裂,欧洲国家将在经济复苏道路狠摔大跟头。出资国,特别是德国,对将要付出的花销大感不满,而被援助的国家也对苛刻的援助条件深恶痛绝,目前,希腊和爱尔兰的失业率已经攀升到13%,这些国家还能承受多少预算紧缩呢?事实上,所有欧洲国家都面临同样的困境:过快的紧缩将导致经济萧条,赤字抬升,而过慢的紧缩又将使投资者失去信心。
  
    地震、海啸、核泄露必然使日本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但值得注意的是,对全球稳定和经济繁荣的更大威胁已经渐行渐近,逐渐袭来了。
  
    来源:国际金融报
  
  
昭名 @ 2011-03-22 16:29:04
  美元没有最弱,只有更弱,真要等到周线背驰才行

昭名 @ 2011-03-22 16:50:02
  美日

昭名 @ 2011-03-22 17:00:59
  镑美,欧美创新高,澳美在后面紧赶慢赶,很给力!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