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阅读 | 推荐阅读
支持: 天涯论坛、淘股吧

[经济杂谈]自9月13日开始记录国内外经济新闻大事(转载)

原文 | 楼主:昭名 (*)
昭名 @ 2011-02-14 09:29:51
  %2011年 2月 11日 22:50
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创纪录新高
  正文 评论(6) 更多金融市场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发布到 MySpace.cn 字体美国去年12月份贸易逆差扩大;受对华贸易逆差创纪录新高影响,美国去年全年贸易逆差的百分比增幅创10年来最高水平。
  
  不过美国出口仍保持增长势头,有望实现奥巴马(Obama)政府设定的到2015年出口增长一倍的目标。
  
  美国商务部(Commerce Department)周五公布,美国去年12月份国际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扩大5.9%,至405.8亿美元。11月份贸易逆差修正后为383.2亿美元,初值为383.1亿美元。
  
  12月份贸易逆差略高于市场预期。此前接受道琼斯通讯社(Dow Jones Newswires)调查的经济学家预计,12月份贸易逆差为405亿美元。
  
  美国12月份对华贸易逆差从11月份的256.3亿美元收窄至206.8亿美元。当月对华出口增长6.8%,创101.2亿美元的纪录新高;对华进口下降12.3%,至308亿美元。
  
  然而,美国去年全年对华贸易逆差仍创出2,730.7亿美元的纪录新高。
  
  周五公布的报告显示,12月份经通货膨胀调整的实际贸易逆差从11月份的451.7亿美元扩大至460.2亿美元。经济学家通常用该指标衡量贸易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影响。
  
  美国12月份进出口额均创下两年多来的最高水平,表明美国经济去年年底持续复苏。当月进口额增长2.6%,至2,035.5亿美元,11月份为1,984.6亿美元;当月出口额增长1.8%,至1,629.6亿美元,11月份为1,601.5亿美元。
  
  2010年全年美国出口额增长16.6%,至1.83万亿美元。为达到美国政府设定的到2015年出口额达到约3.14万亿美元的目标,出口额每年需增长15%。
  
  但是,2010年进口额19.7%的升幅将全年贸易逆差推高至4,978.2亿美元,增加32.8%,创10年来最高增幅。
  
  受石油价格大幅上涨影响,美国去年12月份原油进口额从11月份的198.3亿美元增至225.4亿美元。原油平均价格每桶上涨2.97美元,至79.78美元。当月原油进口量从2.5819亿桶增至2.8258亿桶。
  
  去年12月份各种能源产品进口额为292亿美元,高于11月份的252.2亿美元。
  
  与此同时,去年12月份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从上月的57.9亿美元扩大至59亿美元,对加拿大的贸易逆差增长超过一倍,从16.8亿美元扩大至38.7亿美元。
  
  去年12月份美国对欧元区的贸易逆差从55亿美元收窄至49亿美元,对墨西哥的贸易逆差从56.2亿美元收窄至46.9亿美元。
  =====================
  说明美国经济开始活跃,人民币升值压力更大了,如果美国不催促我们升值的话,可能就是人民币升值到头儿了
昭名 @ 2011-02-14 09:39:47
  作者:五一的马夹 回复日期:2011-02-13 15:16:38 

    以锁定原始计税价格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房地产税制出笼,正式宣告中国政治史的“库银时段”计时开始。
    
    中国国家经济建设历史上对固定化资产价格的依赖 仿佛是曾经的幼稚园学龄前儿童出游,都要牢牢攥住老师牵着的的那条细细的小绳子!!
    
    这就是中国历史公共财政思想中富于依赖色彩的核心准则,是中国人民财富构想的精神准绳。
  作者:五一的马夹 回复日期:2011-02-13 15:18:19 
  
    “固定化”的资产价格 就是我们民族价值缺陷的体现,更是我们国家利益被数次攻击的要害部位
昭名 @ 2011-02-14 09:46:52
  越南盾巨贬9.3%,汇率战争前哨战打响?[02月14日 09时34分 ]据越南央行网站显示,该央行周五将1美元兑越南盾的官方汇率设定在20693越南盾,高于周四的18932越南盾。
=================
  根据诸多迹象,应该是打响了
  
  黄金难以站稳高位,十年牛市或在此终结?[02月14日 08时59分 ]国际现货金上周受埃及动荡政局带来的避险买兴提振而站上1360美元一线,但随着埃及政局逐渐趋于稳定,缺少更多上攻动能的黄金开始陷入盘整走势。
  ======================
  唱空的声音又一次出现
  
  分析师调高美国2011年第一季度经济预期[02月14日 07时29分 ]费城联储公布调查显示,分析师调高美国2011年第一季度经济预期,但仍预计全年经济仅将实现温和增长。分析师预计,美国经济重陷衰退的几率极低。
昭名 @ 2011-02-14 10:05:44
  外围股市狂跌,中国股市狂涨,真给力
昭名 @ 2011-02-14 10:24:30
  全球股市要反弹一会儿了,美元指数得休息休息,南韩,印度,台湾,巴西都是连续下跌后的反弹
昭名 @ 2011-02-14 10:33:05
  中投董事长:未来15年中国或陷“中等收入陷阱”
www.eastmoney.com2011年02月14日 02:12楼继伟《新世纪》-财新网
  手机免费访问 eastmoney.cn|字体:大中小|我有话说 查看评论(7)   过去15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6%。按市场汇率计算,人均GDP从1995年的600美元跃升到2010年约40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标准,中国已经从低收入国家进入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行列。在未来15年,中国经济能否保持它过去的增长表现?
  
    未来面临的风险
  
     我们不能从过去15年或30年增长趋势简单外推,以此预测中国的未来增长。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表明,从中等收入过渡到高收入,要比从低收入过渡到中等收入更为困难,亦即所谓“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主要源于收入分配恶化。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在近年来持续扩大。经济结构和体制上的一些缺陷,例如,至今依然存在的对城乡劳动力流动的限制,资本、土地等要素市场的市场化改革不完全,部分行业的垄断,财政再分配功能的薄弱等,是收入分配恶化的重要原因。因此,中国必须扭转当前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趋势,在未来几年投资于跨区域的基础设施,建立起有效的社会安全网,以及保证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在地区和城乡间的均等分配。
  
    即使中国能够成功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其经济潜在增长率在将来也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中国在相当早的阶段就开始了人口转型。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就开始了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和少儿抚养率的下降,由此分别导致了劳动力的充足供给和储蓄率的提高,人口转型为经济增长带来了“人口红利”。中国过去的经济高增长即是这一“人口红利”的反映。
  
    在过去30年,中国有两个阶段经历了少儿抚养率的较大幅度下降,分别为上世纪80年代初和从2001年至2008年。后一个周期少儿抚养率的下降,是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并维持高顺差的重要原因。
  
    “人口红利”来得早也去得早。根据联合国预测,2010年以后,中国的少儿抚养率将基本停止下降,而老年抚养率将开始显著上升,总抚养率在2013年到达最低点之后开始上升。劳动年龄人口在2015年以后将进入零增长和下降。发展阶段的转型,再加上人口因素,预示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在未来三四年内,可能会由目前的10%以上,下降到7%至8%,或者更低一点的水平上。
  
    持续增长的动力
  
    事实上,如果中国的人均GDP能在未来保持6%的增长,就可以在未来20年左右步入高收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关键在于增长的持续性。城市化和创新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实现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
  
    城市化推进带来的农村劳动力向现代化制造业和服务业部门转移,将导致中国的有效劳动供给不会因为总劳动力数量下降而下降。城市化发展将改善目前近2亿流动劳动力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使他们融入城市生活的主流,并且有意愿也有能力为下一代的人力资本而投资,从而有利于提高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后劲。
  
    然而,近几年中国各地推进的城镇化,更多属于城市边界的扩张。一部分农村人口被城镇化,仅仅是因为居住地被划为城镇,而其生活方式并没有变化,即只有“土地的城市化”,而没有“农民的城市化”。
  
    在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的同时,城市发展的结构也存在一定问题。首先,大量地级城市规模较小,难以起到有效的集聚作用,不能大规模吸纳就业,也不能更有效率地利用土地资源和各种公共服务。其次,部分由于行政区划条块分割的原因,城市的专业化和分工程度不够,城市间的协作和联系薄弱,大中小城市分工协作、功能互补的城市群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无疑,中国需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并且使城市化推进得更有效率和更具包容性。
  
    随着中国步入中等收入社会,国内市场的扩张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自然也就需要更多的本土企业通过创新,创造出服务于中国市场、适合中国国情的新产品、新服务以及新的经营组织方式。
  
    创新是一项高风险的投资,它需要一个有效的金融市场来分担这些分险。中小企业往往是创新的主体,而在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是一个长期存在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中国需要发展类似于国外的村镇银行和社区银行,它们接触了解中小企业情况,尽职调查成本低,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基本的融资。由于这些金融机构规模小,国家需要帮助提供清算以及再融资等方面的支持。风险投资是创新型企业和重大创新活动的催化剂和孵化器,其发展需要发达有效的股票市场,以保证其可以退出并实现收益。
  
    创新往往是由新进入的企业,而不是由现存的企业来提供的。因此,实现创新需要一个好的竞争环境,保证企业的自由进入和退出。国内一些基础性上游行业和服务业部门,存在较多的行政性垄断和管制壁垒。此外,还有一些地区性的和针对不同所有制的进入壁垒。要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制定一套综合的国家竞争政策框架,以保证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潜力的发挥,保证整体经济的长久活力。
  
    宏观经济政策的挑战
  
    在货币政策方面,中国需要对潜在增长水平具备清醒的认识。在这方面,日本和韩国提供了重要教训。日本和韩国在其经济增长潜力已大幅放缓的时候,试图通过扩张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维持增长。但是,经济增长不可能长期背离其潜在水平,靠政策刺激维持的高增长往往通过金融或经济危机来强迫实现调整。
  
    日本和韩国经济增长的黄金时代,分别因为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而结束。当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下降的时候,政策制定者也需要相应调整对适当的货币总量增长和利率水平的认识。
  
    在财政政策方面,应该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个人所得税应从分类征收最终过渡到综合税制,而不是像目前这样只对工资收入征收累进税。增值税应扩展到服务业,取代现在针对服务业征收的营业税,以支持服务业的发展。物业税(房地产税)的开征将为地方政府提供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有助于引导和改善地方政府的行为,使其更关注于公共服务和民生,减少行为的短期化倾向,有利于城市化的良性发展。此外,改革税费体系以理顺资源价格体系,将有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也有利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的发展,促进区域间平衡。
  
    在财政管理体制方面,应按照管理复杂性、受益范围激励相容等原则,科学界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职能,并通过税制和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保证这些职能有相应的财力支撑。中国政府间职能划分过于分散,许多应该由中央政府承担的职能,如养老保险、司法、海域管理、跨域水利建设等,中央政府没有承担起来。这些都是具有强外部性的跨地域公共品,应当由中央政府提供。医疗保险和义务教育应该在中央政府承担主要费用的基础上,由中央协助地方加以管理。通过地方和中央事权的合理划分,努力达到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地方和社会阶层间的均等化,实现机会平等。
  
    经过30年的改革,中国已经建立了基本的市场经济制度。现在要主动向和谐公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推进。
  
  
昭名 @ 2011-02-14 10:38:02
  提准备金,加息等的五行涵义在于加强辛金银行,财政的力量,对抗卯木的疯长,那么相应的辛金必须跟上,故后续的金融政策将成出不穷。世界各国今年好像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动乱罢工游行,局部战争等等,这与我去年说过的辛卯与己卯之意象,这是内外交加,内忧外乱,有些事真的是意想不到,也无法控制。和平中多年的我们当自求多福,多抄写金刚经可免刀兵之祸!如果有朋友出门远行或出国,就多念莲师心咒:“嗡阿吽,班则(儿)格热班玛色德吽”,可逢凶化吉,一路无忧!

  
  召见军
  
  
昭名 @ 2011-02-14 10:44:59
  未世民评论:最近越南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货币开始贬值,而日元再遭信用警告,韩国正受到通货膨胀的严重影响,五花肉卖到了六十元一斤,这实际上已经给亚洲各国经济与货币敲响了警钟,亚洲实际上正面临着爆发严重的金融危机与货币危机的风险,而此时离我们不远的印度通货膨胀率也已经出现严重问题,股市泡沫已经开始破裂,国际粮食大涨价的风潮遍及整个亚洲,甚至于吹到了北非的埃及,这是这个时期的一股寒流。他的破坏性暗示着亚洲的货币信用灾难实际上已经正式开始上演,由两个亚洲大国经济泡沫支持的亚洲货币信用大泡沫开始了崩盘预演,而美国的减赤计划实际上吹响了资本回流的哨声。各国出现的这种现象会让西方俗语所说的“聪明钱”进行提前避险,而这对美元指数会形成十分明显的影响。

  
  
  
  
  
  
  
  
  日本信用安全再遭警告:债务几近GDP两倍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14日 00:27 《新世纪》-财新网
    庞大的社保体系及人口老龄化问题正侵蚀储蓄池,党派政治角逐又使税改进程异常缓慢,日本主权信用安全度已遭质疑
  
    □ 本刊记者 张环宇 | 文
  
    2月9日,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在东京公开表示,随着时间推移,日本政府债的评级将变得不对称,主要呈下行趋势。
  
    “如果菅直人政府2011年不能通过税改提案,(我们)会将其视为信用的负面发展。”穆迪亚洲和中东地区主权信用风险分析师拜恩(Thomas Byrne)在媒体见面会上警告。
  
    这是日本主权信用展望今年再遭警告。十天之前,标准普尔(S&P)已经将日本主权信用评级由“AA”降至“AA-”。
  
    日本政府的总体负债水平多年来都居高不下,债务占GDP之比已近200%,但由于其国债大部分为国内投资者持有,所以主权评级基本未受损伤,此前只在2002年至2007年,日本主权信用评级一度被调降。
  
    现在,与那些正努力削减赤字和债务总量,以恢复财政平衡的欧洲国家相比,日本政府的“不作为”开始令评级机构和投资者产生疑虑。
  
    按日本政府现有的预算计划,2011财年日本政府一般性支出总额将创历史新高,达到92.4万亿日元,而税收收入可能不会超过41万亿日元。由此导致的资金缺口或将推动日本国债总额由2010财年的943万亿日元,攀升至998万亿日元。以此增长速度来看,日本国债总量在2012财年突破千万亿大关,几乎已成定数。
  
    中国银行(3.27,0.03,0.93%)的分析师称,日本国债收益率的小幅上升,就将给政府的财政状况带来灾难性后果。
  
    目前,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31%左右。
  
    税改路漫漫
  
    对正在谋求推进财政、社会保障和税制改革的日本政府来说,财政赤字并非短期内能解决的问题。日本庞大的社保体系以及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意味着日本和欧洲大陆面临着相似的处境,仅仅依靠“节流”已经难以维系财政的可持续性,更具可行性的方案惟有“开源”。
  
    英国经济研究咨询机构Capital Economics的首席国际经济学家杰索普(Julian Jessop)认为,如果日本政府过快收紧财政,可能会使当前糟糕的局面更加恶化;但无所作为,市场的耐心也将消失,并会助推国债收益率飙升,同样也会损害经济。当今之计,政府应尽快通过提前声明的方式来帮助市场信心恢复,比如在未来几年逐渐增加消费税收入——这种方式相对较为温和,且易于接受。
  
    消费税的提高将为政府增加收入,然而,税制改革很难一蹴而就。
  
    野村证券日本首席经济学家木内登英分析,只有满足两个条件后,日本政府才可能将消费税上调。首先是日本的通货紧缩局面结束,这可能在2011年内出现。另外,日本众议院的选举结束,而这要等到2013年。这也意味着,想要看到日本迈出降低财政赤字的第一步——提高消费税率,甚至可能要等到2014年。
  
    两年多前即已提出的税改动议,至今进展缓慢,这与日本国内的政治格局有关。虽然首相菅直人此前完成了内阁改组,但在国会分裂的情况下,日本执政党民主党和反对党之间的角逐愈显紧张。民调结果显示,日本民众对当前内阁的支持率在30%左右,远远低于反对党60%的支持率。由于消费税上调并不容易获得民众的理解和支持,想要在国会通过这一提案,菅直人不仅要竭力维系本党的共同声音,更要获得反对党的支持。而这种政治斡旋,无疑意味着党派之间的博弈和利益再分配,很难在短期内见到分晓。
  
    虽然对日本降低财政赤字的速度,经济学家们并不抱乐观态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的主权债务危机会如欧洲一样失控。在木内登英看来,虽然在发达国家中,日本财政赤字问题是最为严重的,但财政危机出现的可能性仍然很小。“日本的储蓄仍然相当充足,受益于出口复苏,公司盈利能力也正在好转。最为主要的是,日本政府的债务有96%都是由国内投资者购买的。”木内登英对本刊记者表示。
  
    出口福音
  
    虽然在2010年三季度,日本经济展现出了较强的经济复苏动能,当季GDP环比增速1.1%,折年率高达4.5%,但这种快速反弹的趋势能否延续,仍存疑问。按计划,日本四季度GDP数据将于2月14日公布,而目前多数分析师预测,四季度GDP可能环比萎缩0.2%-0.8%。
  
    美银美林日本首席经济学家Masayuki Kichikawa指出,2010年三季度日本GDP1.1%的季度增幅多数来自短期因素,比如环保型汽车补贴即将结束,过热的夏季,税率提升前飞涨的烟草消费。由于夏季气温异常,包括软饮料、空调、电力和冰箱等消费大幅攀升。这些因素对三季度GDP的影响大致在0.5个百分点,而当短期因素影响消失后,四季度GDP环比下降的概率很大。
  
    不过,他也指出,虽然三季度和四季度日本经济增长可能出现较大波动,但日本经济正在从“崎岖”向“稳定”增长的模式转变,亚洲其他国家复苏形势的稳固和日本“去库存”过程的延续,将对日本经济产生持续提振。
  
    作为强烈依赖外需的国家,出口复苏是影响日本经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特别在税改的敏感时点,外需复苏的进度无疑将成为左右政策进度的重要推手。2月8日,日本财务省表示,由于全球经济回暖之际出口开始攀升,日本去年12月份未经季节性因素调整的经常项目盈余为1.195万亿日元,同比增幅达到30.5%。
  
    “去年夏天开始,日本经济开始减速陷入‘泥潭’。到今年春天,日本有望从‘泥潭’中跳出。”野村证券经济学家木内登英对本刊记者表示,日本经济的动能主要归功于出口复苏。“一方面日元贬值很厉害,另一方面,海外经济复苏速度也很快。”他预计,未来日本出口行业复苏速度会快于国内需求复苏速度。日本内需的复苏则可能要等到下半年才会出现。
  
    在标普调低日本主权评级当天,日元汇价一度急跌。此后,埃及抗议活动造成局势动荡等地缘性政治压力攀升,兼之美国国债收益率攀升导致美元买盘增强,美元兑日元汇率出现较为明显的升值趋势。截至2月11日,美元兑日元汇率维持在83.50附近区间。
  
    “目前,日元升值是最大的风险,但这种情况一旦出现,相信日本央行不会坐视不管。” 美银美林日本首席经济学家Masayuki Kichikawa称。
  
    苏格兰皇家银行外汇策略师格雷格?吉布斯(Greg Gibbs) 2月9日公开表示,由于投资者将再次利用日元作为套利交易融资工具投资高收益资产,日元兑美元汇率将在2011年出现暴跌。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日本央行升息遥遥无期。与此同时,某些激进的分析师已经开始揣度,美联储究竟会在今年还是明年上半年重新启动加息。
  
    对日本政府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好消息。日本财务省和内阁的官员,对日元贬值更为欢迎——虽然日元贬值可能带来些许通胀压力,但对仍处于通缩境况中的日本来说,通胀压力并非主要问题。而对疲弱的出口业来说,较低的汇价则无异于甘露一般。
  
    有经济学家指出,未来日本经济能否从低谷中走出,将更多视乎美国和中国等日本主要贸易伙伴的复苏进度。“中国和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仍持续扩张,维持在50%的水平之上,这意味着,虽然日本出口仍可能面临着诸多负面因素挑战,但外需改善将有助于避免出口锐减的局面出现。”从主要产品看,日本出口的重要部门——机械制造业开始显现更多需求增加信号。
  
    “不管是本土消化还是出售到海外,都将对出口的整体表现产生提振。”巴克莱资本经济学家Kyohei Morita称。
  
  
昭名 @ 2011-02-14 10:46:55
  凯恩斯:

  小心人为刀俎我为鱼肉(2011-02-14 08:53:29)转载标签: 股票 分类: 冷眼观潮
   2010年共有82只可投资于中国大陆市场的PE基金成功募集到276.21亿美元,基金数量与募集规模分别为2009年的2.73倍与2.13倍。值得留意的是,新募基金小型化趋势继续,继 2009年规模不足2亿美元的基金占比达到基金总数的66.7%后,2010年这一比例扩大至了74.4%。投资市场上,2010年全年共完成PE投资交易363起,投资总额达103.81亿美元,分别为2009年水平的3.10倍和1.20倍。投资策略亦呈多元化,363起投资案例中包括成长资本类投资 325起、投资上市公司19起、并购投资5起、房地产投资12起以及重组2起。案例数量方面,除并购类投资案例数量较2009年水平小幅回落外,其他几类投资策略均有所提升。
  
  
  
    此外,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不断完善,2010年境内PE投资市场退出案例数量持续稳步增长,特别是去年四季度展现强劲翘尾势头。2010年全年共发生退出案例167起,其中,IPO形式退出160起,股权转让方式退出5起,并购退出2起。内地市场IPO退出案例大幅上升,沪、深两市IPO退出数量占比达全年总数的37.5%。
  
  
  
  
  
  
  
   目前国内很多顶尖高手都被聘到香港了,国内剩下的高手基本上都在一流的机构内,剩下的二流高手都去了私募,基金和券商只能说是三流的了,目前国内金融人才极度稀缺!
  
  
  
   纽约的对冲基金经理的说,目前国内股市的交易中,大约有三分之一是海外资金的身影。他说,海外资金进来,股市会繁荣,但是中小散户赚钱会越来越难,因为海外对冲基金的操作特点就是推上推下,频繁交易。在剧烈波动的市场中,散户赚钱会很难。目前,中国还是散户的市场,但是在海外市场,散户早就死光了,最终人们不得不借助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中国的散户如果还继续像过去那样追涨杀跌,没有团队做顾问运做,也会逐渐的衰落。
  
  
  
   总部位于芝加哥的对冲基金分析信息机构Hedge Fund Research(HFR)11月10日发布的消息称,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专注投资亚洲的全球对冲基金资本总量已达到780亿美元,占到全球对冲基金资本总量的4.4%。这是去年11月的数据,现在估计能到1000亿了,如果放大10倍能达到1万亿的能量!他们已经有能力在亚洲资本市场呼风唤雨,左右股市涨跌,从而进行跨市场套利!从这点来看,我国的资本市场开放仍然要小心,同时散户也要不断的学习进步,逐步走上价值投资之路,否则散户会变成外资的鱼肉!
  
  
昭名 @ 2011-02-14 10:58:53
  为人(2011-02-13 17:40:04)转载标签: 文化 分类: 老王胡侃山
在南方认识官面上人甚多,北方则认识的商人类似官面上人。
   官人圆滑端正,暮气沉沉,原本都属精英,官场上待些年,就各个修行厚黑学,只做人不做事了。
   我少年时即不通人情,中年也未改多少,通人情则损害对事物的深刻了解,丧失追究世界的本源如何,因为事事明白,则丧于人情社会,官场、类官场讲究的是糊涂方正。
   好在现在与市场直接碰撞,经济学的本质是直指血脉,剖骨知髓。金融和自由市场携真实而来,席卷金钱而去,圆滑端正,死无葬身之地。
   凡事力透本质,直追趋势,以狂涛逐浪,破礁石于时空中。
   为人当如虬髯客,力卷江湖。
  
  中东局势:埃及,埃及!(二)(2011-02-13 04:42:27)转载标签: 杂谈
  
  
  穆巴拉克终于下台了。但是看一下他上台的经历,是耐人寻味的。
  
  穆巴拉克可以说是一个职业军人。从空军军校毕业之后,接受了苏联的飞行训练,后来慢慢爬到了空军司令的位置。他在这个位置上,于1973年的中东战争中表现颇为出色,结果成了反以色列的大英雄,就在1975年被当时的总统萨达特任命为副总统。
  
  然后穆巴拉克的命运发生了重大的转变,那就是在他参与和萨达特主导的和以色列的埃以和平协议生效之后,在1981年,萨达特遇刺身亡。这之后,穆巴拉克变成了总统,开始了他长达29年的铁腕统治。
  
  穆巴拉克第一个面临的挑战,就是他之前参与的,试图推销和以色列的和平计划,受到了沙特和叙利亚的反对。于是在独自和以色列签约后,埃及被阿拉伯联盟开除会籍,一直被孤立了8年,直到1989年才重新恢复身份。
  
  而这个时候的埃及,因为以前和以色列打仗,和经济方面运作太差,外债欠得很重。这个时候就发生了伊拉克的萨达姆入侵科威特事件。
  
  而穆巴拉克头一个站出来响应美国的号召,出兵助美国作战。这一笔投资得到了很大的回报,美国、其他西方国家、以及沙特等海湾国家,给钱的给钱,免债的免债,让埃及得到了140亿美元的回报。
  
  当然这个赌博,也不是没有个人的代价。在这之后,穆巴拉克被伊斯兰激进组织行刺6次,都大难不死。大家也许还记得,当时的埃及,针对外国游客,以打击埃及旅游业为目标的恐怖袭击,发生的相当频繁。
  
  因此埃及在1990年代中期开始的经济改革,是靠了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的优良表现做了投名状。从而在美国垄断,由犹太人占主导地位的国际资本和IMF的支持下,才有机会对经济的困境,进行变动。
  
  埃及经济发展的最好时间段,应该是2004年到2007年。在这个时间段里,埃及经济创造了240万个工作机会。这个上台的纳齐夫内阁,也是前不久被当成第一个替罪羊而下台的内阁。这个内阁里面,充满了俺说的小穆巴拉克系的势了,可以说是埃及新一代里面的比较西化和经济自由化的官员。
  
  当然他们也是埃及历史上身家最可观的官员。纳齐夫本人是IT方面的专家,因此在埃及的电讯和通信方面有很大的动作。这段时间埃及搞的经济改革,基本上就是华盛顿共识下,IMF推行的那一套。
  
  按照IMF的说法,这一段埃及经济相对比较高的发展(GDP到了7%增长率),是得益于几个方面的经济自由化改革。
  
  这些改革包括建立了埃及镑的自由外汇兑换市场,削减了进口关税,大幅度削减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而且改革了税收管理,实现了个人所得税的自我评定。
  
  其他的就是进行了银行私有化,使得埃及一半以上的银行从国有变为私有。当然你有小穆巴拉克这帮银行家做主导(小穆的党内位置是政策委员会主席,相当于发改委吧),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也发展起来。
  
  总之埃及经济由于这些改革,和国际市场更加紧密了,而前面穆巴拉克赌博赚来的红利,使得埃及成为国际资本投资的所爱。
  
  埃及在这段时间里面确实减低了债务占经济的比重,从9%到了7.7%。但是其中的一些政府收入,却是值得商榷的。
  
  一个就是遏制工人工资的增长,另一个就是削减能源补贴。当然搞通信和互联网卖出去的执照,也赚了一笔。税收方面的改革,导致以前没有收到的税,现在也收上来了。只不过埃及军队占埃及经济的30%那一块,你估计是不能收多少税的,而外国大公司要来埃及投资,你要给税收优惠的,那么这些羊毛从哪里割,你用脚趾头都想得出来,就是埃及民间的中小企了。
  
  那个时候虽然国际环境还不错,但是埃及自身的环境却比较差。一个就是大概40%埃及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并没有因为经济有了一段高速发展,就得到了解决。
  
  另一个就是埃及新出生人口的快速生长。从2000年埃及只有6500万人,到了2009年,就增加到了8000万人。
  
  而埃及经济最好的3年,创造了240万个工作,显然没法消化快速增长的年轻劳动力人口。
  
  而经济增长的红利,在能源业、建筑业和电信业等方面,有大部分被新内阁的官员们,和军方给分走了,而政府支出方面的缩减,导致了政府公共服务的不足。结果就是老百姓的日子,没有多大改善。
  
  老百姓的需求得不到照顾,在2007年就出现了埃及纺织业工人的罢工和要求加工资现象。按照IMF的看法,你埃及就应该实行能源价格和国际市场靠拢的方法,因为能源补贴导致政府支持过重,而且形成了浪费,让埃及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的产业(比如说纺织业)继续苟延残喘。
  
  但是这帮经济自由派专家,又不想一下,国际市场油价,埃及老百姓还可以活吗?而且这些没有能源补贴的制造业倒了之后,失业工人你如何安置?
  
  当然政府支出上面的甩包袱,也导致了公务员队伍和其他国企系统的不稳,而出现不满情绪增加。所以苏莱曼的头一招,就是给大家涨工资,用来稳定队伍。
  
  而没有人理的穷人们,这个时候的服务,被政府甩手之后,就需要有人来补充。这个人,就是埃及的非政府组织,民间慈善团体,叫做穆斯林兄弟会。
  
昭名 @ 2011-02-14 11:03:29
  我勒个去,连猴王的东西也删?
应该没啥违禁的东西啊
昭名 @ 2011-02-14 11:08:18
  作者:上林隐士 发表日期:2011-2-13 18:47:00

   东亚某国的运气不错。
    
    在美国忙于反恐的十年时间里,该国趁机迅速崛起。08年全球金融经济危机,来自该国的大量援助资金,居然成了各资本主义国家的救命稻草。
    
    面对该国的突然强大,美国自然不会坐视不理。正当美国往亚太调兵遣将,要给该国强大战略压力的时候,中东乱了,美国被迫重新花更大精力应对中东乱局。
    
    中东人民的民主浪潮,也将是反美浪潮。从而东亚某国又将赢得宝贵的发展经济的战略时机。
  =====================
  希望接着乱下去
昭名 @ 2011-02-14 11:15:29
  作者:上林隐士 回复日期:2011-02-13 21:21:54 

    以某部长被抓为标志,东亚某国08年为应对全球金融经济危机而开始的大规模经济刺激,及大规模基建,现在开始被某副总猛踩刹车。
      
      除了不断继续加息,隐士没说错的话,大规模的高铁建设、地方债务及城建、房地产建设等,都在被刹车之列。
      
      而经济建设和金融支持的重点,将转向新的领域,除了水利,还有其它行业。。。。。。出去游玩先,有空再码字。
    
    ----------------
    关于这个,不少朋友发来信息,要求隐士继续展开说一下。
    
    OK,也就是说,08-10年的信贷宽松和经济刺激政策,是某国对付全球金融经济危机的必然选择,这个总体来说是正确的,使得某国继续保持了经济、财政、工业、农业、社会、农村、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但,也必然带来某些地区、某些行业的过度扩张和过度投资,比如房地产、高铁、地方债务、城建等等,出现了大量的泡末,以及巨额债务,尤其是地方债。
    
    最近披露的,某国高铁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带来了上万亿的债务。
    
    所以,信贷宽松和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是必然的。具体措施,除了收紧信贷、加息,取消对购房者的优惠贷款利率等等之外,某些领域的建设,比如高铁、城建等等,也必然被踩刹车。
    
    尽量消除已经产生的巨大泡末,消除经济危机发生的土壤为上。
    
    而一些历史欠帐多的基础设施,比如水利,将是未来重点投入的领域;以及一些很有现景或前景的产业,重点民生领域等等,也将是鼓励发展、重点扶持、大力投入的方向。
    
    有收有放,某国调控经济的手法越来越娴熟,隐士对此表示欣慰。
    
    至于收的行业还有哪些,放的行业又是哪些,有空再说。
  
  作者:上林隐士 回复日期:2011-02-13 23:30:23 
  
    从近期的新闻上看到ZF是加大了税收的力度,一些新的税种不断的出现;增加自身的财力,是不是要对房地产崩盘在做准备呢?
    
    -----------
    
    中国最近30年的发展,第一个10年,靠的是农村的改革和发展,以及城市工商业的搞活;
    
    第二个10年,靠的是出口加工贸易的大发展,以及国企改革等;
    
    最近10年,除了以上因素,又加了个房地产及教育科技大发展。
    
    所以,房地产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下一个10年,会有类似房地产这样的产业或行业,继续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房地产不会死亡,只会老去。
    
    就如美国,房地产业在美国发展了上百年,今天的美国,房地产仍然是一个重要产业之一,仍然每天在创造很多产值和就业机会。

最新阅读